薩爾滸之戰明軍和朝鮮軍為什麼敗的那麼慘?朝鮮軍直接投降求饒
文|羅山
1618年夏季,炎熱一如既往,可此時的漢城王宮裡充滿了秋日般的寂寥肅殺之氣。大明遼東巡撫李維翰一封咨文送到朝鮮,要求朝鮮加緊備戰,並在北方邊境秘密布置7000名精銳火器手,一旦時機成熟,則讓朝鮮軍配合明軍,「合兵征剿」。這「合兵征剿」四個字讓朝鮮國王光海君李琿眉頭緊鎖,並且戰況並非預想的順利。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喬一琦,大明遼東鎮江衛游擊,在薩爾滸之戰中為東路軍監軍
東路明軍到達深河,遭遇小股後金軍,劉綎與朝鮮軍合力擊敗了這五百人的小部隊,但此後朝鮮軍又斷糧了,停下休整一天,而劉綎則繼續前進,這給了後金各個擊破的機會。距離深河戰鬥的勝利才過去兩天,喬一琦狼狽地逃到了朝鮮營中,姜弘立從他口中得知了劉綎戰敗的消息,「傳說天兵盡歿,提督亦不免」,正當姜弘立猶豫之際,後金兵馬竟然已經殺到陣前,「賊騎齊突,勢如風雨」,朝鮮軍的火槍手只開了一槍,後金的騎兵已經沖入陣中,就在轉瞬之間,朝鮮軍「兩營皆覆」!其中,朝鮮左營將金應河率部3000人力戰,該部得以展開布陣,打得很有章法,陣前布置了拒馬,在拒馬後從容射擊,但隨後狂風大作,朝鮮火槍手的火繩被吹滅,無法繼續射擊,陣型大亂,後金兵馬殺入陣內,金應河取出弓箭殺敵,最終被繞到身後的後金軍用長矛刺死。金應河的英雄事迹此後成了朝鮮王朝時代長盛不衰的愛國詩歌題材。
姜弘立率部登山據險,此時的朝鮮軍已經斷糧兩日。後金軍將朝鮮軍團團包圍在山上,朝鮮軍此時只剩4000多人。在朝鮮的官修《李朝實錄》中,這些朝鮮「士卒知必死,憤慨欲戰」,但根據姜弘立的幕僚李民寏的日記記載完全是另一場景。此時朝鮮崩潰的中營距離山上殘兵不足千步,山上殘兵眼睜睜看著僅在千步之外的後金騎兵像割草一樣成片砍倒漫山遍野的朝鮮敗卒,死傷者的哀號聲聲入耳。姜弘立和諸將還想激勵士氣,但「百無一應者」「無不喪魄,至有拋棄器械,坐而不動者」,完全是坐以待斃。此時的朝鮮軍,「屢日飢卒,焦渴兼劇,欲走則歸路斷絕,欲戰則士心崩潰!」
插畫,薩爾滸之戰中東路軍的朝鮮軍在都元帥姜弘立帶領下投降後金,出自《滿洲實錄》
此時後金軍中一騎衝上山來,在朝鮮軍陣前連聲高喊「通事」「通事」!通事即翻譯,朝鮮軍中的漢語通事黃連海馬上應答。朝鮮人大叫,「兩國自前無怨,今此入來,迫不得已,汝國豈不知之乎!」後金軍自然心領神會。很快,姜弘立派出軍官與後金大將代善(努爾哈赤之子)會面,這位負責談判的朝鮮軍官名叫朴從命,很直觀地反映了朝鮮軍現在的處境,除了從命之外別無他求,自然是投降求生。躲在朝鮮軍中的明軍將領喬一琦很明白,自己已經沒有別的出路了,就在短短十多天前,他還和姜弘立談笑風生,毫不忌諱地把劉綎與楊鎬不和的八卦相告,而此時的他已經窮途末路,便跳崖而死。投奔在朝鮮軍中明軍敗卒很快也被交給後金,全部遭到砍殺。姜弘立很快前去拜會努爾哈赤,才走出四五里,又看到了極為血腥的一幕:有幾千浙江潰兵屯據山上,早無戰意,數百後金騎兵馳突而上,浙軍立即崩潰,「須臾間廝殺無餘,目睹之慘,不可勝言」,姜弘立明白,如果自己昨天沒有立即投降,同樣的命運也會降臨到朝鮮軍頭上。這一路上,姜弘立等朝鮮降將目睹了地獄般的景象:「殭屍如麻,數十里不絕,乃戰歿之地也」。
※「不可能打贏吧」:面對桌面上的「戰爭」,日本有兩種態度
※個頭最小,能量最大:這款軍用口糧被稱為「烤過兩次的麵包」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