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罪犯拒絕透露章瑩穎屍體的下落?|心理學分析犯罪心理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每當我們翻開沉重的卷宗,或是歷年的犯罪案例報道就會發現,罪犯並不是特例,他們並非異於常人,他們外觀上和我們一樣,最大的不同在於心理。
為了研究罪犯的心理動態(psychodynamic),犯罪心理學這門學科應運而生,這裡將對2017年章瑩穎受害一案進行犯罪心理分析,從法理和犯罪心理學角度看,這都是一個相當值得研究的案例,為什麼嫌犯拒絕透露章瑩穎屍體的下落?
罪犯克里斯滕森,自2017年接受調查以來,對章瑩穎屍體的下落閉口不提,原因是什麼呢?美國法律有一個「疑罪從無」原則,即找不到屍體或者明確證據便不能定罪,罪犯自然不會傻到給自己定罪。
雙人格
有心理學家指出,罪犯可能已經分裂為雙人格,犯罪狀態是一個罪惡人格,犯罪結束後是一個善良人格,在被羈押時,善良的人格不願去接受罪惡的人格,因此,他不願意說出章瑩穎屍體的下落。
案情
利用犯罪心理學對罪犯進行分析時,首先就是了解案情。在2017年6月9日,26歲的章瑩穎打算在距離學校近一點的地方租房子,她與租房機構約定在離她住所較遠的位置簽約。
但是,行程中發生了事故,導致她無法按時抵達約定位置,開始了焦急的求助。而這給了罪犯克里斯滕森可乘之機,克里斯滕森以幫助章瑩穎為由,載她上車,隨後他將車開至人跡罕至之處,實施了犯罪。
犯罪心理學原則:人生來便是有罪的
根據犯罪心理學的原則,「人生來便是有罪的。」每一個人的慾望都是不可消除的,可能克里斯滕森對自己的行為和想法也掙扎過,他心裡明白,自己一旦做錯,就無法挽回,但是最終慾望還是戰勝了理智與道德。
克里斯滕森
我們再詳細了解一下克里斯滕森的生活環境。克里斯滕森28歲,出生在一個美國中產家庭,父親從事建築業,母親是家庭主婦。
克里斯滕森還有一個哥哥,一個妹妹。小時候,父親經常帶他和哥哥去上武術課,一家人不定時的去天主教會。克里斯滕森高中時期學習優秀,考上威斯康星大學,世界排名第19位。
克里斯滕森本科畢業那年,家庭出現變故,父母離婚。克里斯滕森研究生就讀於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就讀凝聚體物理專業,全美排名頂尖。
妻子米歇爾是克里斯滕森高中校友,兩人住在距離香檳分校3英里處的一處公寓樓內,夫妻兩人的生活開支拮据。
在生活上,他連續三年被評為優秀助教;喜歡重金屬和格鬥遊戲,喜愛日本一個 「Babymetal」的少女組;相貌也極其正常,不變態,不兇悍。
從表面的生活軌跡上看,克里斯滕森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一切正常得不能再正常的理工男。但是黑暗裡,他在自己的社交賬號上標明接受一切的情人,約炮等一夜情。
他的妻子對他是放縱的,她默許克里斯滕森在外擁有情人,這也可能是對克里斯滕森恐懼之下的屈服。
克里斯滕森的Facebook賬號里記錄著他最近看過的書,其中一本是《美國精神病人》。這本小說的主人公或許是克里斯滕森心理的寫照。
小說主人公在外光鮮亮麗擁有光明的前途,而在不為人所知的暗地中,有著不能為外人所知的秘密,這可能是克里斯滕森心中嚮往的生活,成為一個兩面人,兩種生活互不影響,卻又共同存在。
痛苦的童年回憶
研究克里斯滕森的犯罪動機和犯罪心理時卻容易產生困惑,人生道路一帆風順的人生贏家,怎麼就產生犯罪的偏差心理呢?
誠然,大多數罪犯往往擁有痛苦的童年回憶。在人格形成關鍵期,也許是家人的虐待、不重視導致安全感和愛的感知能力缺失。
取而代之的是恐懼、不安、不信任之類的負面心理反饋。因此,他們往往具有怪異的性格、畸形的三觀與人格障礙等心理疾病。
長大後仍然無法擺脫童年陰影,犯罪也就成為他們一種最直白的宣洩方式。而克里斯滕森在童年時武術課上可能被欺凌,在父母離婚時的心靈創傷,會成為他長大之後心理畸變的雛形。
性虐傾向
從克里斯滕森的行為中,我們不難順推出他有性虐傾向。日本SM文化對他的影響深遠,他經常瀏覽相關網站,他喜歡用暴力來滿足自己的性慾。
2017年4月份,克里斯滕森開始在網上搜尋綁架的信息,從這時開始他可能就已經在謀劃如何完成一場沒有證據的完美犯罪,從受害者人選,犯罪方式和犯罪地點的選取,可以看出,作為一個高智商,邏輯性強的罪犯,克里斯滕森是有預謀的。
和章瑩穎就讀一個學校的他,有非常長的時間和機會用來觀察章瑩穎的行動和性格,甚至是有預謀的旁敲側擊她的生活狀況,或許可以很輕易的得到章瑩穎的行程,從而開始犯罪。
犯罪心理學講,性虐犯一般發生在25歲以後,並且大多數都有知識,擁有高智商。像克里斯滕森學物理的,他年輕,高學歷,喜歡健身,樂於助人。
很多性虐行為會導致對方死亡,因為手段太殘忍,會引起女方慘叫,一慘叫性虐犯就興奮。初次犯罪的性虐犯很容易殺人,因為他特別害怕喊叫,一遇到喊叫就會加大傷害力度來阻止喊叫,這會極大的增加受害者的死亡率。
結合現有的證據,我們可以推測,他對章瑩穎造成了肉體、精神層面的傷害,至於屍體,或許在性虐結束後已經被破壞了,當然,也有一定的可能進入了暗網(Hidden Web)。
作者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
《犯罪心理學》
微信公眾號:第一心理
※忍氣吞聲就可以換來人際關係?心理學解析滑坡謬論
※忍氣吞聲就可以換來人際關係?|心理學解析滑坡謬論
TAG:第一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