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溥儀遣散太監後,竟有一批太監到上海參加工作,最後卻成了笑談

溥儀遣散太監後,竟有一批太監到上海參加工作,最後卻成了笑談

溥儀在建福宮大火後,曾一度將宮中太監驅散。太監們生活艱難各自為生,然而就是這群「不受待見」之人,卻依然有人對其「大加欣賞」,甚至將他們招至上海做「體面工作」。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太監們最後結局又如何?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1911年,清王朝在辛亥革命的槍聲中徹底土崩瓦解,隆裕太后為遜帝溥儀擬寫退位詔書,並接受《清皇室優待條例》,讓溥儀繼續做其小朝廷內的帝王。

隨著清廷影響力日漸式微,民國政府答應給溥儀的歲費也逐漸拖延,致使溥儀小朝廷內巨大的開支受限。溥儀為了維持日常開銷,只能將主意打到紫禁城府庫內,盜取其中的文物變賣典質。宮中的太監見此舉可發大財,便跟著上行下效,竊取府庫中的財物,到外面換錢花,以充實自己的錢袋子。

隨著日久天長,府庫中珍寶的數量減少,太監們怕露出馬腳被溥儀追查,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一把火燒了珍寶庫,溥儀便開始下定決心驅逐太監。

太監們自小進宮,一直未與外面接觸過,被趕出皇宮後,99%的下場都慘不忍睹,他們基本上有五條路可走。

1.極少部分太監受不了外界社會的歧視與壓力,自己又沒有任何求生的能力,只能「咕咚」一聲,跳進金水河,悲慘地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2.太監們沒有後代,一旦出宮,養老就成了問題。為此,不少有遠見的太監們就成立了養老義會,專門僱人伺候年老太監,雖然養老義會的日子清苦,但還是勉強可以度過後半生。

3.有些太監在宮中混得極差,出宮後也是身無分文,為了能混口飯吃,只能沿街乞討,受盡別人白眼。

4.混得好的極少數太監則大為不同,他們出宮後住豪宅、開洋車,甚至還有的娶了姨太太,生活奢侈令人羨慕。

5.當然,絕大一部分太監還是能夠靠勞動養活自己的,因為在宮中學得都是伺候人的本事,在太監出宮之後,不少達官貴人都想享受一下宮中貴族的待遇,太監們也就成了「搶手貨」。

甚至在當時的市場上還會明碼標價,根據太監們曾經伺候主子的等級來收費,從嬪妃到皇上,價格一路上漲。

1931年春,北京珠市口的飯店前,有一個操著上海口音的朱姓男子,舉著喇叭大肆招工。飯店門口立著牌子,寫著招聘太監的標語,並宣稱要找來二三十個太監赴滬就業,每個月給光洋40元到60元不等。

此事一出,只一個上午的功夫,淪落在北京街頭的太監們便蜂擁而至,朱姓男子一一為其登記,隨後便組織太監們上車,奔赴上海而去。

到了上海,太監們才知道,原來朱姓男子說的都是假話,他們哪裡是來伺候人的?這分明就是被騙來做護工的,屬於照顧病人的辛苦活兒。

此時的上海還有不少租界,因此也開辦了不少醫院機構,可是僱用專業的護士實在是支付不起高工資。這個朱姓男子得到消息後便靈機一動,想僱傭這群曾經伺候過達官貴人的太監,充當廉價勞動力。

太監們見事已至此,便只好硬著頭皮答應了下來,畢竟每個月四五十塊的光洋收入,還是相當具有誘惑力的。太監們能勉強將就,可病人們卻集體抗議,他們給出的理由很簡單,太監們都是伺候宮廷貴族之人,學的也只是封建社會的繁縟禮儀,根本不具備醫務護理的專業知識,與悉心照料病患有著很大的區別。更何況這些太監成天說話陰陽怪氣,總是讓醫院充滿著「不和諧」的味道。

面對病人們的強烈抗議,院方也很無奈,只能就此作罷,給太監們每人發些路費,將其打發回京。

這一次的「太監護工」事件,引起了當時上海不小的輿論風波,一時間成為上海居民茶餘飯後的笑談。

在延續了兩千年的封建社會中,太監是皇權之下的畸形產物,他們忍受身體的磨難又被人歧視,到了老年又孤苦無依。其實在小編看來,太監都是一群苦命人,我們更應該以同情又客觀的心態去看待他們,這不但是對歷史的尊重,也是進步與文明的表現。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解密 的精彩文章:

曹操也想收諸葛亮當軍師,可是這計劃卻因為一個原因落空了
在黃河博物館,為何一塊有孔的「普通」磚頭,成為該館的重要寶貝

TAG:歷史大解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