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屈辱的王朝,一路挨打一路求和,拿錢養肥敵人,最終亡國
每個朝代都有著自己一本「難念的經」,對於宋朝來說,雖然依舊是漢人掌權,但是卻沒能與之前的朝代那樣統一整個華夏大地。北宋南宋都僅僅佔領了一小部分的土地,說這是一個朝代,但卻並不統一,除宋以外還有著諸多並存的國家。
當年趙匡胤建立宋朝,與其他開國皇帝一樣,他主要也是選擇了效仿前朝的政治經濟政策。不過,他也根據自己的理解和需求從中做出了一些調整,比如他為了避免發生與前朝一樣將領擁兵自重的情況,就專門制定了許多「重文輕武」的政策。而且宋發展到中後期時又出現了「三冗」問題,就更加削弱了宋的軍事力量。儘管也有人看出了如此發展所帶來的問題,並且也提了出來,不過直到最後一刻都沒能得到解決。
宋所處的歷史大背景並不是和平安定的,恰恰相反,是混亂不堪的。就是因為這種歷史大背景,宋朝才更加應該發展兵力,如此才能守護好自己的國家。但是,宋周圍的少數民族政權卻都十分強大。宋自身強大的經濟實力以及豐富的物產資源早就已經讓周圍的國家垂涎已久,因此這些國家總是會想要欺負兵力弱小的宋朝。
在這麼多次戰役中,宋幾乎未有過勝利。但是,為了保住自己的國家,就只得用錢財、土地甚至簽訂許多不平等的條約來換取暫時的和平,殊不知這麼做只會增加掠奪者的慾望並且加速自己國家的滅亡。許多人看到的都是宋朝繁榮強大的經濟實力,但是在這繁榮的背後其實也是有著許許多多的無奈的。
在所有條約中,最有名的莫過於是「澶淵之盟」了。當時遼軍派出三十萬大軍一路南下,大有要將宋朝滅國的勢頭,一路打到了澶淵。皇帝本想就此舉國逃離,但是在寇準的勸導下最後他還是無奈地選擇御駕親征。恰巧運氣站在了他們這一方,遼國的大將中了宋軍的埋伏而死,頓時使得遼軍軍心大亂,也就沒了繼續攻打的心,於是就心生議和的念頭。
宋真宗本就沒有什麼戰爭經歷,如今親臨前線,心中其實已經非常惶恐了,所以他的心裡也是盼望這能夠議和的。這時候,遼國表示議和簡直就是正中他的下懷。於是,在這一戰中,宋明明是有著十分有利的優勢,但是卻答應了遼國提出的所有條件選擇了議和。如此就簽訂了「澶淵之盟」,並且為此損失了一大筆錢財。
儘管在簽訂了這次條約以後,在很長的時間裡雙方都很少發生矛盾摩擦,百姓也因此得以安居樂業,但是對於朝廷來說,卻並不是一件好事。北宋的軟弱,其他各國都看在了眼裡,他們都想要從北宋這塊肥肉身上分一杯羹。由此也開始了北宋的亡國之路。
北宋建立之初,在趙匡胤的帶領下,周圍的國家非但不敢欺負宋,反而還要向宋進貢。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宋朝一直在走下坡路,但是周圍的國家卻始終在向上攀升著,其中尤以西夏國發展最為迅速。
公元一零零六年,西夏與遼聯合起來攻打宋,兵力薄弱的宋怎會有還手之力?因此只得放棄好幾座城池。不過,常年戰爭也使得西夏內部疲憊不堪,因此後來他們就提出了議和。在這次的條約中,北宋表示只要不打仗,什麼賠償都可以接受。於是,就又是大堆金銀財寶賠償了出去。
西夏在得到了一點甜頭以後慾望非但沒有得到滿足,反而是更甚從前。自一零四零年起,他們就頻繁發動戰爭。不斷攻城略地,不斷索賠財富。一零四四年的時候,雙方再次簽訂了停戰協議,這一次賠償的東西比上次條約中的東西有過之而無不及。
北宋就在這樣的欺壓中苟延殘喘著。直到一一二零年,北宋去找金簽訂條約,希望共同抵制遼國。於是,雙方簽訂「海上之盟」,並且還將遼徹底消滅了。但是,當北宋國內出現暴亂起義的時候,希望金國能夠派兵增援,金非但沒有幫忙反而趁火打劫,索要了許多的錢財。
一直到一一二七年,北宋終於被金軍踏破了城門。有一些皇室血脈以及大臣向南逃竄,重新建立起了南宋。雖然重新建立了政權,但是只是換湯不換藥,南宋依舊沒有吸取北宋的教訓,還是在和其他國家簽訂著契約,希望藉此來求得安生。他們根本沒有明白,就是當初不斷地賠償不斷地退讓才讓金國發展得如此迅速,他們就這麼一直用錢供養著自己的敵人。
不斷與周圍國家簽訂議和條約,最後也讓南宋步了北宋的後塵。一二二七年,蒙古滅了西夏,後來又與南宋聯手將金朝消滅。宋朝又開始看蒙古的臉色過活,直到一二七六年,南宋終於死在了蒙古的手裡。
在宋朝存在的幾百年中,與周圍的侵略者總共簽下了九次大型條約,皆是割地賠款,無論是怎樣過分的條件他們都會答應。其實也正是這一次次退讓,一筆筆財富把他們的敵人越養越肥,最後宋朝只得作繭自縛。
※名將一戰平定10年禍患,皇帝:棄用吧!被雪藏20年才重新出山
※中國一小山村有一獨特姓氏,揭開一支皇族失蹤之謎:沒被殺光
TAG:靜說歷史L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