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是太平天國元老,越往後名氣越小,戰功不顯赫但結局卻很不錯

此人是太平天國元老,越往後名氣越小,戰功不顯赫但結局卻很不錯

洪秀全發動「金田起義」,核心人物共有八人,即洪秀全、楊秀清、蕭朝貴、馮雲山、韋昌輝、石達開、秦日綱、胡以晄,俗稱「首義八王」。這八人中前面七人從始至終名氣都很大,也是最高權力核心人物,惟有胡以晄地位最尷尬,被定性為離核心最近又不是核心的人物。

說起胡以晄其人,或許有人不是太熟悉,他被譽為「天國第一大財主」。胡以晄出生於1812年,他家是廣西屈指可數的巨富大賈,擁有橫跨平南、藤縣和金秀瑤山的煊赫家產。

胡以晄早年和洪秀全一樣,也想通過科舉之路走向仕途,無奈讀書天分並不高,一直沒能中舉。但他身軀強健,是個練武的苗子,很快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武秀才,不久又到了省城桂林參加了武舉鄉試。考試中,胡以晄在騎射、步射中成績優秀,本以為功名唾手可得,沒想到考拉硬弓時興奮過度,居然把弓拉斷了,自己也受了臂傷,最終落榜,回家養傷。

後來,胡以晄加入了拜上帝會,很快被拉入核心,不但見到了洪秀全,還被天兄下凡賜給了一副盔甲。正所謂士為知己者死,胡以晄對此大為感動,決心以死相報。他變賣自己的家產贊助拜上帝會。

道光三十年七月二十四日,洪秀全在胡以晄家裡住了兩個月,這年九月,由於廣西天地會到處舉事,被清軍多路人馬堵截。誰知清軍針對天地會的防堵,卻歪打正著堵住了洪秀全,逼迫太平軍打了一場「迎主之戰」。

在這一戰中,胡以晄奠定了在天國中的地位。1851年11月,太平軍在廣西永安州封立東、西、南、北、翼五個王,其他各級職官也紛紛設立,胡以晄被封為春官正丞相,排在秦日綱之後,位居第八。

但是說來也怪,胡以晄這位「科班出身」的武秀纔此後便很少有獨當一面的戰例,從金田到永安,在從永安到桂林,連立戰功的是石達開、蕭朝貴、羅大綱;等到了兩湖、三江,則是石達開、李開芳、林鳳祥、吉文元、曾水源、曾天養、羅大綱他們大顯身手,胡以晄幾乎找不到位置。

太平天國定都天京以後,胡以晄才終於有了出頭的機會。當時林鳳祥、李開芳受命北伐,賴漢英奉命西征,胡以晄奉命進取安徽省臨時省城廬州。

胡以晄在江忠源抵達廬州後第二天就神速圍城,歷時36天。最終與十二月初十日攻克廬州,江忠源投水自盡。廬州大捷是胡以晄人生的頂峰,他隨後被封為護國侯、護天侯。1854年四月,又封為豫王,他封王和秦日綱封燕王同步,成為天京事變前僅有的7位封王者之一。

然而,胡以晄的好運到此也就為止了。由於大量太平軍被抽調到其他戰場,廬州空虛,很快又被清軍奪回,胡以晄力不從心,含山、舒城、六安等地也先後失守。這年八月,楊秀清剝奪了胡以晄的王爵,改封「護天豫」,讓他配合石達開。不過「護天豫」排在侯爵之前,事實上仍然是第八號人物。

此後一段時間,胡以晄轉戰於皖江兩岸,雖然打了一些勝仗,但大多無關輕重。1855年正月,胡以晄參加了由石達開指揮的與曾國藩湘軍在湖口的決戰。這一仗太平軍大勝,曾國藩幾乎以自殺而告終,但胡以晄還是以配角的身份參與,風頭被石達開和黃文金、羅大綱等人搶去。

胡以晄運氣不濟,沒有在戰場上發揮應有的作用,這導致了他成了太平天國中的一個尷尬的角色:在核心集團中,他是最邊緣的一個;而在次核心骨幹中,他又是離核心最近的一人。

不過,軍事上沒有獲得突破的胡以晄,在政治上卻顯得很有頭腦,不論是主政安徽還是坐鎮江西,他的轄區得到了很好的管理,不僅治安良好,而且賦稅平和,很有行政管理才能。

更幸運的是,胡以晄死的也是時候,他病死在天京事變之前,這可謂是一大幸事。和元老級的人物馮雲山一樣,胡以晄死後被秘密埋葬,他的墓地到現在也沒有發現,這和那些被掘墓鞭屍的太平軍將領比起來,在向來注重「入土為安」的傳統中國,顯然是令人羨慕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古歷史 的精彩文章:

清代百姓如何納稅交糧,官府又是按照什麼標準加以徵收的?
此軍閥主政貴州三年,治理地方獨樹一幟,雖上不了檯面卻很得民心

TAG:千古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