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虛調理中醫使用哪些方劑
園藝
05-31
臨床和生活中,不乏見到氣短喘息、心慌,訴述疲乏無力,脈快或慢,甚至畏寒、手足冷、面色白等患者。其中,疲乏無力、氣短喘息、心悸心慌為心氣虛癥狀,面白、手足冷、畏寒為心陽虛癥狀。心氣虛繼續發展,就會形成心陽虛,這是氣虛發展為陽虛、血虛發展為陰虛的規律。
心氣虛也為心氣不足,一臟虛就會打破五臟陰陽平衡,心氣虛後最容易致肺、脾、腎功能失調,出現氣滯血瘀、痰濁壅盛等病理性變化和病理產物。所以一旦有心氣虛癥狀,就應及時就醫找中醫師調理,否則就容易致心陽虛、影響到肺脾腎等他臟功能,出現一系列病理反應,患者痛苦增加,使調理難度加大,甚至難以康復。
中醫方劑調理心氣虛,內服和外敷共用,效果不錯,內服基本主方有宅中湯、養心湯、炙甘草湯等,臨症可結合癥候等客觀因素分別應用和進行加減。宅中湯主要用於心氣虛而無寒熱徵象患者;養心湯(養心湯用草芪參,二茯芎歸柏子尋,夏曲遠志兼桂味,再加酸棗總寧心)適宜於心氣虛較重,已出現心陽虛的患者。
炙甘草湯(炙甘草湯參薑桂,麥冬生地與麻仁,大棗阿膠加酒服,虛勞肺痿效如神)適宜於心氣虛偏陰虛火旺的患者。心氣虛外敷,非常適宜於心氣虛有厥心痛、真心痛等,分別有心絞痛寧膏、冠心膏,或是用王不留行子外敷於耳部心血、小腸穴、冠狀動脈後、前列腺後等穴,12~24小時換一次,並每日按壓4次,每次40下左右,(6小時1次)。貼敷10次為一個療程,視心氣虛病情而確定中藥方劑療程。
TAG:禹番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