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帝國全面崩潰的導火索是什麼?神宗幾十年怠政,大明幾近癱瘓
文| 原廓
在2017年上映的古裝武俠電影《綉春刀Ⅱ:修羅戰場》一開頭,主角沈煉從戰敗的屍山血海中爬出來,救下了差點被敵人屠殺的明軍軍官陸文昭。在屍橫遍野的戰場,陸文昭感慨萬千地說了這樣一句話:「幾萬條人命,割草一般就沒了!」
電影中所呈現的這場戰役,就是明末影響最大的一場戰役——薩爾滸之戰,其結果也如影片所表現的那樣,以明軍慘敗告終。然而,這場戰役失敗的後果,還不僅是「幾萬條人命」這麼簡單,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場發生在遼東的血戰成了一個導火索,最終引發了大明王朝的崩潰。
遼寧撫順市薩爾滸的風景,今天已被開闢為旅遊景區。
據考證,薩爾滸一帶現今是撫順市大夥房水庫,許多地點已沒入水中,但從現有地形依然可以看出,此處群山環繞,山谷之間河流蜿蜒,不利於大軍行軍與展開。不熟地形的明軍在此中伏覆沒,也在情理之中
努爾哈赤使用過的龍虎將軍寶劍,現藏瀋陽故宮博物院
從事後的角度來看,如果此時明朝能夠意識到後金政權已經站穩腳跟,轉而選擇長期抗戰的策略,或許還有機會。然而,此時的明帝國,在立國兩百多年後早已經喪失了早年的銳氣和眼光,自身的問題已到積重難返的地步。皇帝怠政,對遼東問題沒有正確認識,導致大明對後金一直沒有穩健可靠的長期戰略,而下面主持日常工作的群臣不是庸庸碌碌,就是陷入黨爭和腐敗,使得大明在遼事上一直處於一種被動的局面。最終,由遼東問題引發的一系列問題愈演愈烈,最終讓已經腐朽到極點的大明帝國走向了滅亡。
薩爾滸之戰前,明廷對後金的政策基調就是速戰速決,滅此朝食,因此才制定出一次性投入大軍,以泰山壓頂之勢消滅敵人的戰略構想。不過在明神宗看來,江山雖然是他的,但要為了自家江山花自個兒錢,那是萬萬不能的。因此在前期準備階段,明神宗自己不肯出錢,所以朝廷只能根據先例加稅,這就是明末著名的「三餉」之一的「遼餉」。1618年,全國按萬曆六年統計的700餘萬頃土地開徵遼餉,每畝權加3厘5毫,除貴州苗變地區,「其餘勿論優免,一概如額融通加派」,根據《明神宗實錄》記載,當年遼餉共徵收到230萬31兩4錢3分8毫,至於貪官污吏私下又撈了多少,那就不知道了。
瀋陽故宮大政殿及十王亭,現為遼寧瀋陽故宮博物院
在朝廷的計劃中,遼餉只是「暫累吾民一年」的臨時加派,但隨著戰事的不利,結果就變成一年又一年,甚至到了南明弘光朝都還沒有徹底取消。加派數額也從萬曆四十六年(1618)到四十八年(1620)兩年共520萬餘兩白銀,一路飆升到崇禎四年(1631)一年667萬餘兩白銀,平均每畝1分2厘!由於明代士紳有免稅的權利,明末土地兼并嚴重,因此具體到收稅的時候,這些稅收壓力必然轉嫁到普通農民身上,加上官吏在其中的上下其手和貪墨侵吞,名義上只是每畝增收幾斤米的稅收,實踐中卻是「民田一畝值銀七八兩者,納餉至十兩。」(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
沉重的且不公平的分攤方式,已經讓大多數完全靠天吃飯的北方農戶處於破產的邊緣,而此時明廷更是在沖往地獄的車輛狠踩了一腳油門:經過神宗幾十年怠政,整個大明政府已經幾近癱瘓,從上到下充斥著因循苟且的氣氛,農業水利常年不修,政府組織救濟系統完全崩潰,讓農民在自然災害到來之時毫無任何抵抗能力,只能大批淪落為破產的流民——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並不存在什麼所謂的「小冰河期」,主要還是此時以神宗為首的整個上層統治階級製造的人禍。
在當時明廷糟糕的統治下,這些活不下去的流民最後必然只能鋌而走險,變成所謂的「流寇」。結果,朝廷為了編練新的軍隊鎮壓這些「流寇」,於是又加征了為鎮壓農民起義的「剿餉」和為鎮壓農民起義練兵的「練餉」(「剿餉」「練餉」「遼餉」合稱「三餉」)。結果不問可知,只能是為淵驅魚,為叢驅雀,加征田賦讓活不下去變成「流寇」的農民變多;而「流寇」越多,明廷就越需要更多軍隊鎮壓,就又增大加征的額度。在這個過程中貪官污吏鄉賢還趁機加大負擔,使得更多的農民破產變成「流寇」,大明也就在這種惡性循環之中不可抑制地滑入了地獄。
※薩爾滸之戰除了大明和朝鮮的「合兵圍剿」,還有後金的一個老仇家
※天使面孔魔鬼身材的芭比娃娃:現在可以停止談論我的身體了么?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