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美債跌,美聯儲服軟發出最強金錢信號,中國買家撤離加澳等國
5月31日,油價繼續下跌,美國WTI 7月原油期貨收跌2.22美元,跌幅達3.77%,報56.59美元/桶,布倫特7月原油期貨收跌2.58美元,跌幅3.71%,報66.87美元/桶,亞太盤初,美國突然宣稱,伊朗試圖推高油價,受此消息影響,美國WTI原油期貨交投於55.90美元附近,日內當前跌幅達1%。
另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在5月30日公布的最新數據,美國5月24日當周EIA原油庫存下降28.2萬桶 ,預期下降136萬桶,前值增加474萬桶。
與此同時,COMEX 8月黃金期貨收漲0.5%,報1292.40美元/盎司,創5月15日以來主力合約收盤新高,而作為傳統避險資產的美債價格也再度集體上漲(收益率和價格成反比關係),5月30日紐約尾盤,美國10年期基準國債收益率大跌4.72個基點,報2.2133%,創2017年9月以來最低收盤水平,過去六個交易日有五日為下跌。
稍早前,美國第一季度GDP下修,美國商務部公布的報告數據顯示,由於消費和出口強勁,美國一季度實際GDP年化季環比修正值3.1%,低於初值的3.2%,略高於預期的3%。但有跡象顯示,出口和庫存累積帶來的暫時性提振已經消退,工廠生產放緩。
此外,報告公布的當季企業獲利數據顯示,去年的減稅政策效果正在逐漸消退,企業稅前利潤環比下滑2.8%,為2015年以來最大跌幅,另外,一季度核心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和消費指數年化季環比也均下修至1%。
這些數據正在加深投資者對美國經濟正在失去動力的擔憂,這一點在部分美國國債收益率曲線倒掛中得到了強調,經濟前景更加黯淡,對此,美國財經網站Forexlive分析師表示,通脹下降開始令人擔憂,如果第二季度表現疲軟,美聯儲可能會將通脹作為今年晚些時候降息的理由,另外,由於債券收益率下跌,市場目前正在全面反映美聯儲2020年年底前將降息三次,這是該周期的一個新的溫和極端。
目前,美聯儲的貨幣政策立場已經「服軟」,最新消息顯示,美聯儲即將正式重啟QE(或變相的量化寬鬆),這就意味著向投資者發出了最強金錢流向信號,這是自2015年12月開始的貨幣緊縮周期將提前結束的最清晰信號——美聯儲宣布縮表計劃結束之後的債券購買計劃。
美國紐約聯儲在5月31日表示,美聯儲將通過二級市場把機構債券和住房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的本金再投資國債,此行動將從2019年10月份開始。對美債的再投資將從屬於每個月200億美元的上限,任何超出的金額都將被再投資到機構MBS。計劃10月11日發布購買操作的首批安排,而稍早前,美聯儲已經宣布,9月份將結束縮錶行動。
另外,亞歐主要央行的貨幣政策立場更趨鴿派,特別是美國經濟將陷入衰退感到擔憂的背景下,使得部分從部分發達市場房地產和美債市場撤出的資金流入中國,比如,A股和中國債券國際化進程動能提速也吸引外資流入中國。
對此,MSCI亞太區執行董事兼中國研究主管魏震在5月30日表示,自A股被納入MSCI指數以來,數據顯示,有超5600個新開設的滬港通/深港通賬戶,北上投資組合總值增加840億美元,這些都表明國際投資者對A股信心增強。
與此同時,中國買家也正在成為一個影響全球投資的重要風向標,這在中國買家提前從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國的撤資進程中對這三國房地產市場和經濟的影響就可以說明問題。
對此,據華爾街日報在上個月(4月23日)報道稱,中國買家一直在撤回從紐約、倫敦再到舊金山的房地產投資,但上述情況並非個案,據畢馬威與悉尼大學聯合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4月8日發布),2018年,中國對澳投資金額持續下滑接近40%,房地產已經不再是中國買家最受歡迎的行業。
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對澳投資額為62億美元,較2017年的100億美元下降37.6%,達到2011年以來的新低,同時,商業房地產投資滑落到第二的位置,佔據中國對澳投資總價值的35.8%,投資金額同比下滑31%。
而同樣的景象也發生在加拿大市場上,似乎更加悲觀,據加拿大金融郵報4月17日稱,今年1至2月投資下降了2.7%,而住房投資更是下降了3.9%,加拿大樓市被國外買家買爆的市場如今已不復從前。
事實上,華爾街日報早在今年初就預測稱,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及美國經濟見頂的背景下,中國買家在全球主要樓市的撤資潮或將貫穿於很長一段時間,而部分從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美國等房產市場撤出的聰明資金卻在強勁的流入中國市場。
據環球資產管理公司稱,自4月初以來,中國債券正式納入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債券指數和其它國際債券指數在年內被納入的預期,料將吸引約1.2萬億美元資金在未來五年流入中國規模達13萬億美元的債市,因中國維持了人民幣的高價值,而隨著外資興趣進一步增強,也大幅提振海外投資機構加倉中國資產的信心。(完)
※美國高粱船掉頭返航,498個美國農場破產後,事情又有新進展
※印度人:無法忍受沒有中國貨的日子,美國製造自食惡果,事情進展
TAG:商業見地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