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虛懷若谷自在人心,南山有夢!
流芳百世,是對一個人的最大的認同。
或許陶淵明,他並沒有想過要流芳百世,他只是活得最為遵從內心,最為真實、自然,卻實實在在被一代代後人傳頌。
生命應該是鮮活的。
陶淵明,活成了太多人想要活成的樣子!
01、與眾不同,至情至性
木心說過,每一個中國文人一定要讀的一個詩人,就是陶淵明。
「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與鳥獸草木之名。」陶淵明擁有一顆與眾不同的詩心。
尊崇一個人,或是他的不從於眾,或是他做的,你想做,卻不曾做到,這恰巧彌補了韶華易逝里的遺憾,陶淵明做到了。
誰都有年輕的時候,誰都有刻骨的愛情。情書,誰還沒寫過?你寫過,我寫過,大家都寫過,可人家陶淵明的情書,一寫就是絕唱,把相思寫進骨里,把愛寫進生命里。
願在衣而為領,承華首之餘芳;悲羅襟之宵離,怨秋夜之未央!
願在裳而為帶,束窈窕之纖身;嗟溫涼之異氣,或脫故而服新!
願在發而為澤,刷玄鬢於頹肩;悲佳人之屢沐,從白水而枯煎!
願在眉而為黛,隨瞻視以閑揚;悲脂粉之尚鮮,或取毀於華妝!
願在莞而為席,安弱體於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經年而見求!
願在絲而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節,空委棄於床前!
願在晝而為影,常依形而西東;悲高樹之多蔭,慨有時而不同!
願在夜而為燭,照玉容於兩楹;悲扶桑之舒光,奄滅景而藏明!
洋洋洒洒字字珠璣,真情坦露,這就是陶淵明的千古第一情書《閑情賦》的魅力:愛她,就化身為她的衣領、她的腰帶、她的髮油,化身為她描眉的粉、她身下的席、她腳上的鞋;愛她,就化身為時時刻刻跟隨著她的影子,化身為照亮她美麗容顏的燭光,化身為她手中的涼扇,化身為她膝上橫放著的琴,讓她的手指從身上滑過,去感受她的香氣、她的呼吸、她的體溫、她的真實。
這是陶淵明人生中留下來的唯一的一篇關於愛情的文字,通過文字發現,少言的陶淵明,原來在少年時代曾經擁有過一段如此刻骨銘心又如此唯美浪漫的愛情。如此這般,有幾分像年輕時,那個懵懂而有著倔強堅持的自己呢?!
深情如初,是唯一!
他的詩,有他的生活態度,有你,也有我所嚮往的個性。
愛,就是唯一,多好!
02、淡然洒脫,自在人心
年輕的心,有一股忍不住的衝勁,奔向理想。陶淵明也是。
只是陶淵明不是那麼幸運,出生在四分五裂的魏晉南北朝,歷史上有名的亂世。作為受儒家影響頗深的儒生,偏的遇上王凝之這樣的上司: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結果,孫恩了結了王凝之,陶淵明只得另謀出路。如果,陶淵明遇上的是謝道韞的兄弟這樣的上司,而不是她整天迷信求神的丈夫,結局也許會不一樣吧。
之後的仕途,陶淵明走得異常曲直心酸。好在陶淵明的心態很是豁達:做不好官,咱回家做好一個農民。有道則見,無道則隱嘛!
豪華落盡見真淳,是詩歌的魅力,更是陶淵明的魅力。於是,陶淵明歸隱了。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都說愛酒的人,性情洒脫,不拘一格;都說愛菊的人,心性淡然,隱逸高雅。陶淵明愛酒,也愛菊,他有一顆大自在的心。
竹籬邊,菊花叢。晚秋里,南山氤氳在層層雲霧之中,恍如一幅漫漶的水墨畫。登高回來的陶淵明,就坐在籬前的菊花叢中,摘菊盈握,樂然自賞,久久不肯離去,這菊,是他生命的知己。
恰在此時,遠遠地來了一個白衣童子,是好友王弘打發來給陶淵明送酒的。於是,陶淵明便在菊花叢中痛飲一場,酩酊大醉,好不愜意!
果真是智者樂山山如畫, 仁者樂水水無涯, 從從容容杯中酒。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太多太多的人,嚮往的的生活!
03、別具匠心,流芳百世
陶淵明的詩,辭語最為簡凈,含蘊最為豐美。他是一個懂得變通,懂自己,懂生活的人。
經歷了五仕五隱的徘徊,陶淵明從此徹底拋棄了原先的濟世蒼生之夢,歸隱田園。他的門前種著柳,笑稱自己為「五柳先生」。
沒有逝去的荒涼,沒有當下的掙扎,沒有明日的迷茫,陶淵明擁有一個悠然、舒適、自在、愜意的靈魂。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節選)
在桃花源里,天高地迥,春光秋色,晨暉夕陰,清風徐來陣陣花香,清新雅緻,優雅醉人。
在桃花源里,沒有爾虞我詐,沒有紛擾鬥爭,大家都能夠和睦相處,怡然自得,寧靜祥和。
從出仕到歸隱,《桃花源記》是陶淵明靈魂成長後的歸屬,這裡,融入了他對人生、對生命的終極思考。
在他陶淵明的筆下的桃花源,虛構了這樣一種理想社會:這裡景色優美,土地肥沃,資源豐富,風俗淳樸;這裡沒有壓迫,沒有戰亂,社會平等,和平安寧。正因為如此,陶淵明的桃花源才顯得尤其令人心馳神往,漸洇漸大,終於化為歷史文化天空中一個璀璨的標記,一個超然的符號,一直蔓延、紮根至你我的心靈深處。
這就是社會主義的模樣,桃花源匯聚升華了我們的田園情感,這是千年之後,我們現在的生活。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是從他靈魂疆域里生長出來的一個精神坐標,是他靈魂的影射。
世間並無桃花源,可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桃花源。這個可望而不可即的桃花源,至今仍在撥動我們的心弦,打通了潛伏在你我內心深處的某種美好情感。其實,陪著你的,一直是那個了不起的自己。人生的圓滿,就是做極致的、真實的自己!
心安處即家,桃花源其實並不遙遠。或許它就在你的書桌邊,或許它就在你的小屋裡,或許在江邊,或許正在你行走的跑道上……
願你我的心中都住著一個陶淵明,都藏著一個屬於自己的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