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絕響!兩千多年前的打擊樂器,只比現代鋼琴少一個八度
曾侯乙編鐘,戰國早期文物,1978年出土於湖北隨縣(今屬湖北隨州)曾侯乙墓,現珍藏在湖北省博物館,為該館的鎮館之寶,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境展出的文物清單中。
曾侯乙編鐘,重達五千多斤,是由六十五件青銅編鐘組合而成的樂器,音域寬廣,音色優美。
當時到場的音樂家研究發現,此編鐘僅比現代的鋼琴少一個八度,中心音域十二個半音齊全。
曾侯乙編鐘的主人是春秋戰國時期曾國國君曾侯乙。
曾國舉行盛大典禮時,編鐘是用來演奏的重要樂器。
曾侯乙去世後,將此大型編鐘做為隨葬品埋入地下。
2000多年之後的1977年9月某一天,駐隨縣某部擴建營房,放炮開山,偶然發現了曾侯乙墓。
曾侯乙墓佔地面積二百多平方米,面積超過馬王堆古墓的六倍。
當時炮眼距離古墓頂層只有八十厘米,如果再次放炮,這座千年古墓就會全部損毀,其損失將不可估量。
幸好被及時發現,古墓得到了文物部門的精心保護。
第二年,考古人員將墓室的積水排出,精美絕倫的青銅器——曾侯乙編鐘,呈現在人們面前。
大大小小的編鐘彷彿剛剛演奏完畢,此刻安安靜靜、整整齊齊掛在木質鍾架之上。
鍾架是銅木結構,木質橫樑上面以漆裝飾,兩端有龍紋裝飾的青銅套,中層的橫樑上有三個銅人,以頭和手托舉著梁架,為了堅固起見,中間部分加入銅柱。銅人佩戴寶劍,身著長袍,神色莊嚴肅穆。
編鐘是我國古代漢民族發明的大型打擊樂器,源於西周初年,興盛於春秋戰國及秦漢時期。
大大小小的編鐘根據高低次序,代表了不同的樂音,宮女用丁字形的木錘擊打編鐘,演奏樂曲,發出美妙動人的聲音。
我國出土的編鐘,多為商代至春秋戰國時期的器物,無論從鑄造工藝上看,還是從氣勢上看,曾侯乙編鐘堪稱最為精美珍貴的重量級國寶。
曾侯乙編鐘出土後,共演奏三次。
第一次是1978年8月1日,由音樂家演奏,音樂語言表達得淋漓盡致,在場人員嘆為觀止。
第二次演奏是在1984年,為慶祝建國三十五年,曾侯乙編鐘被護送到北京中南海懷仁堂,音樂家為各國駐華大使演奏了《春江花月夜》、《楚殤》、等名曲,贏得了大使們的極高評價。
1997年,為慶祝香港回歸,國家特批,第三次奏響曾侯乙編鐘,演奏了音樂人譚盾創作的大型交響樂《交響曲1997:天·地·人》,和平鐘聲響起,彷彿天籟之音,人們禁不住心潮澎湃。
我們期待著曾侯乙編鐘第四次響起,向全世界發出中華民族的盛世強音。
※父親和哥哥都是皇帝,她卻不叫公主,叫鴉女
※成語典故《半面之交》,與一面之交又有什麼區別?
TAG:漢周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