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印光大師說凈土 33

印光大師說凈土 33

第三章 凈土修持方法

五、評修持各法

146、佛為九法界眾生說法,我們怎麼可以不自量力,而專門以最難的觀想為主呢?超過常人八尺的丈六金像,佛已為我們說過了。下品將要墮地獄之前,大開持名之法,因此《觀無量壽經》仍然以持名為最重要的修行。《無量壽經》詳說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以及極樂世界清靜莊嚴之相,是作為依小本《阿彌陀經》修行的要訣。正是因為有了這兩本經,我們才知道《阿彌陀經》的內容只是上述兩本經的要點罷了。因此,雖然是依小本《阿彌陀經》修行,但也不能忽視這兩本經,認為它們無關緊要。至於修持,果然真正至誠,一頂禮一稱名,都可消滅無量罪過,增無量福德,並非一定有什麼固定的方式啊!心地清凈,聖境現前,是我本來就具有的,怎麼可以如貧兒拾金,顯出喜得發狂的樣子?既然有這個樣子,完全是凡情氣概。若不省察,難免著魔。

147、信願念佛,求生西方,是萬修萬人去的最直捷穩當的法門。我們心中,必須先要清楚明白這個法門的所以然。如果還有餘力,再去參究一切經論。各種法門,都可作為這個法門的輔助。

148、今天既然發心念佛,就應當以心佛相應,生前得一心不亂,(欲得一心不亂,在於心專註與懇切罷了。見文鈔三編答幻修學人問。)報盡登極樂上品為志向。不必求自己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禪宗以開悟為事,凈宗則以往生為事。開悟而不往生的,百有九十,往生而不開悟的,萬無有一。

149、沒有做到一心不亂之前,千萬不能萌發見佛的想法。能做到一心不亂,則心與道合,心與佛合,想要見即刻可見,不見也完全沒有妨礙。倘若急著想要見佛,心念紛飛,要見佛的念頭,牢固結於心中,便成修行大病。久而久之,則多生怨家債主,趁你有這個急躁妄念,現作佛身,企圖以報宿怨。自己心無正見,全身都是魔氣,一見便生歡喜。從此魔入心腑,著魔發狂。即使有活佛來,也無可奈何了。

只要能夠一心不亂,何必就要預先想著見佛?一心不亂以後,自然知道善惡好壞。不見佛固然能夠工夫上進,即使見了也能更加息心專修,一定不會有誤會的事情發生,只有更加精進的好處。世間不明理的人,稍有一點修持,便懷越分的期望。譬如磨鏡,塵垢若盡,一定會光明顯露,照天照地。若不致力於磨,而只希望發光,本來是一塊渾身垢穢的鏡子,若有光產生,也屬於妖光,不是鏡子本身的光。我恐怕你不善於用心,以致不但自己失去利益,並且還退人信心,因此補寄一信告訴你如何做。永明大師說:「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今依照他的話這麼說:「但期心不亂,不計見不見。」知道了這個,就應當能夠致力於心與佛合之道了。

150、閉關中用功,應當以專精不二為主。心果然歸一了,自然有不可思議的感通,在沒有歸一之前,千萬不可以急躁妄心先求感通。一心之後,一定會有感通,感通則心更加精一。所謂明鏡當台,遇到的事物都會從鏡子裡面反映出來,形形色色,可它是它,我是我,與我有什麼相干呢?心未歸一而急求感通,即此求感通的心,便是修道的第一大障礙。

151、近來的人常常好高騖遠,稍微有一點聰明,便學禪宗,相宗,密宗,大多將念佛看作無用。他只知道禪家機語的玄妙,相宗法相的精微,密宗威神的廣大,卻不知修禪之人即使到大徹大悟的地位,若煩惑未盡,則依舊不能了斷生死。相宗不破盡我法二執,則即使明白種種名相,也如人只說食物卻吃不到,只數珠寶卻得不到一樣,究竟有什麼利益呢?密宗雖然說現身可以成佛,可能成的人,決非地上的凡夫。凡夫妄生這種想法,則著魔發狂的,十有八九。因此必須專志於念佛一門,它是千穩萬當的無上第一法則。

新浪微博:@昌義法師

微信公眾賬號:昌義法師

訂閱即能第一時間獲取最新佛訊,及昌義法師每日法語!

歡迎大家轉發,分享也是一種功德!

恭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西省大同市廣靈縣九龍山極樂寺 的精彩文章:

06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千佛圖頌並序-218

TAG:山西省大同市廣靈縣九龍山極樂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