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孔融四歲讓梨,長大後卻因「不孝」被曹操處死,真相是什麼?

孔融四歲讓梨,長大後卻因「不孝」被曹操處死,真相是什麼?

孔融四歲讓梨,長大後卻因「不孝」被曹操處死,真相是什麼?

導語: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謙讓的時候,都會說一個故事,那就是孔融讓梨。但是關於孔融的結局,卻很少有人知道。孔融一直以來被視為孝順的典範,然而他被處死卻是因為不孝,這實在有些奇怪。難道說人心會變,小時候孝順的孔融長大後就變了?一起來了解下孔融死亡的真相吧。

在孔融四歲的時候,他的父親拿出幾個梨,讓兒子們選,當時孩子們都是拿最大的梨,只有孔融選了最小的。孔融的做法十分奇怪,他的父親問其原因,他說自己年紀小,就應該拿小一點的梨。這麼懂事的孩子,也讓長輩們十分喜歡,於是我們常常聽到父母教育我們學習孔融。

孔融小時候就這麼聰明懂事,長大後一定也很優秀,事實證明的確如此,他也被列為「建安七子」之一。孔融的孝順是鄰里皆知的,他的父親去世後,13歲的孔融悲傷哭泣,甚至自己都無法起身。能夠悲傷到這樣的程度,絕對不是偽裝出來的。

孔融不僅孝順,還十分講義氣。他哥哥孔褒有一個朋友張儉,被官員陷害,他想要孔褒收留自己,當時孔褒沒在,孔融便收留他,後來張儉躲過一劫。但是營救他的孔家兄弟被抓了起來,當時孔融和孔褒爭著認罪,後來官府又叫來他們的母親,問到底是誰包庇了張儉。孔母認為自己是一家之主,孩子犯罪,她應該受懲罰。母子三人爭著承擔罪名,官府也不知道該如何判處,於是向朝廷詢問處決結果,最後孔褒受到了處罰。通過這三件事,也可以看出孔融是真的孝順。

漢獻帝在位期間,孔融也因為舉孝廉入朝為官。東漢時期,官員選舉制度中最重要的便是舉孝廉,很多人認為這是全國提倡孝順的好政策,然而當時社會的風氣並不好。很多人都是假裝自己孝順,實際上他們卻將長輩安置在其他地方,因此有民謠「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

孔融對此非常的不滿,他寫了文章來揭露這種制度,而他的這種做法自然也觸及到了統治者的權益,所以曹操對他也是諸多不滿。同時曹操當權期間,他挾天子,令諸侯的做法也被孔融斥責了一番。曹操容不下孔融,同時曹操也知道孔融孝順,便給他潑髒水。所以孔融雖然是因為不孝被處死,但實際上,他才是真正的孝順之人,比那些假仁假義之人強了千倍萬倍。

結語:孝,是我們千百年來一直傳承的美德,但是也有一部分人,他們在別人面前裝作孝順,背後卻換了另一副嘴臉。曹操之所以判處他不孝,也是畏懼孔融的美名,擔心社會輿論會譴責他,但是給他加上不孝的罪名之後,曹操的這些擔憂就不存在了。孔融被冤枉不孝,只是因為他觸及了曹操的底線,曹操要的是權力,而孔融向著東漢的舉動,成了他的絆腳石,因此孔融的死,恰恰是他忠於漢室造成的,也正好印證了他是忠孝之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三國 的精彩文章:

中國名人第一村:出了600位名人,有59位宰相,59位大將軍
三國中的「攪屎棍」,先投降劉備,後投奔曹丕,結果敗給司馬懿

TAG:看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