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戰場偽裝加重「戰爭迷霧」,要因勢而變發展偽裝技術

戰場偽裝加重「戰爭迷霧」,要因勢而變發展偽裝技術

來源中國軍網綜合

據外媒報道,一些軍事強國正在研究開發能規避覆蓋整個地區精密感測器的新一代偽裝網系統,並裝備部隊。可以預見,未來高新偽裝器材的研發將在世界範圍內持續升溫,並給偽裝技術及其裝備發展帶來新的機遇與挑戰。請關注今日《解放軍報》的報道——

戰場偽裝加重「戰爭迷霧」

史 飛? 程 雪

隨著高解析度偵察與精確打擊系統的威脅日益加劇,偽裝作為提高部隊生存力的重要手段,不僅是世界各國軍隊關注的熱點,也是偽裝裝備建設與發展必須考慮的因素。

據外媒報道,一些軍事強國正在研究開發能規避覆蓋整個地區精密感測器的新一代偽裝網系統,並裝備部隊。

可以預見,未來高新偽裝器材的研發將在世界範圍內持續升溫,並給偽裝技術及其裝備發展帶來新的機遇與挑戰。

在電磁環境複雜的信息化戰場上,武器裝備通過科技手段扭曲折射電磁波,達到隱身突襲的目的。製圖:劉 程

「仿生」靈感,軍事偽裝的科學啟迪

善於偽裝,自然界里有很多物種藉此生存壯大。這些生物不僅了解自己周圍的環境,而且會將自己恰如其分地融入環境之中。

「善變」的爬行類動物變色龍,常在不經意間改變身體顏色,以逃避天敵或接近獵物;「擬態章魚」依據所遇到的危險,至少能模仿15種海洋生物的模樣,可以做到瞬間「消失」;烏賊則把偽裝術上升到一個新高度,膚色多變更勝於變色龍。這些生物「偽裝」的背後,是「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在進化過程中,各種生物不僅努力使生活習性更適應自然,也讓外形色彩更趨近自然。

將「保存自己」作為戰場法則的軍事鬥爭也不例外。自然界生物運用「擬態」和「保護色」巧勝天敵的「仿生」意識,是軍事偽裝器材的靈感來源。軍事偽裝可追溯到上古時代。比如,《荷馬史詩》中提及的「特洛伊木馬」就是軍事偽裝的早期表現,即將人員和裝備偽裝成無害的事物,使得戰術行動出其不意。

可以說,古往今來,軍事偽裝在戰場上的作用尤為重要。巧妙地運用軍事偽裝技術,隱藏自身真實的作戰意圖,往往能取得令人稱奇的勝利。當今戰場,「發現即摧毀」早已成為現實,兵家不僅要「保存自己,消滅敵人」,也應懂得「發現敵人,偽裝自己」。

你「探」我「隱」,偽裝技術出神入化

隨著偵察監視與打擊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有機融合,尤其是反偽裝技術手段與能力的進一步提高,傳統偽裝方式正面臨著空前挑戰。但現代偵察絕非「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只是給戰場偽裝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達到更高境界。一方面,在高解析度的偵察衛星和紅外、微波、激光、熱成像等先進技術裝備面前,再靠插幾棵小草、幾束樹枝進行偽裝顯然不行了,必須提高偽裝的技術含量;另一方面,信息技術在促進偵察技術發展的同時,也給偽裝技術注入了新的活力,給隱真示假手段插上了翅膀,使偽裝更加出神入化。現代偽裝融電磁、光學以及信息技術於一體,進入陸、海、空、天、電磁以及網路等全維空間,堪稱「戰場魔術師」。

近年來,原始的自然偽裝經發展演變,形成了以偽裝網、偽裝塗料、假目標、偽裝煙幕、偽裝迷彩、角反射器、單兵偽裝器材等為代表的偽裝裝備體系,構成了現代軍事偽裝隱真示假的物質基礎。以先進技術為牽引,現代偽裝技術正加速向多譜性、多樣性、自適應和智能化等方向發展。例如,納米和等離子體等新材料技術的出現,使目標更難以被發現,生存能力也隨之提高;自動化技術的發展,提高了各類偽裝器材的機動性和作業效率;生物工程模擬技術和隱形技術的發展,更使偽裝變得「隨心所欲」。

尤其是涉及等離子體物理學、磁流體力學、材料學、現代雷達等多學科知識的等離子體隱身技術,在軍事上具有極高的潛在應用價值,已成為世界各軍事強國競相研究的焦點。這也使得等離子體隱身技術逐漸從實驗室走向武器裝備工程化應用,應用範圍也從航空領域逐漸走向艦船以及地面武器裝備。

有的國家等離子體隱身技術已進入實用階段,開發出了等離子體隱身天線。特別是俄羅斯已歷經三代等離子體隱身產品的研發,可將飛機周圍的空氣變成等離子云,藉此來吸收和散射雷達波,使戰機達到隱身效果。去年,俄羅斯的克爾德什研究中心還在研究可供人體攜帶的離子發生器,既能躲避雷達偵察,又對紅外偵察有很好的偽裝作用。該產品還有一個神奇的特性:能使飛行中的子彈攻擊路線發生改變,從而確保戰鬥員不被子彈擊中。

此外,各國偽裝部隊在高技術條件下的隱真示假技術發展迅速,不僅具有對各種兵器、機場、碼頭、永備工事等重要目標實施反光學、反雷達、反熱成像偵察的隱真能力,還具有構築假陣地、假車場、假炮場、假指揮所、假城鎮、假道路等點狀、線狀、面狀目標的示假能力,正在實現從靜止目標向運動目標、從簡單偽裝技術向全波段偽裝技術、從戰術目標偽裝向戰役戰略偽裝的全面轉變。

因勢而變,透明戰場適者生存

因勢而變發展偽裝技術,有利於在未來戰場上知己知彼、搶佔先機。英國研發電子偽裝技術,通過將周圍環境影像反向投影到車體外部,達到隱身效果;多國科學家聯合研製新型石墨烯偽裝系統,可在不同溫度下,重塑自身熱成像系統,完成偽裝;俄羅斯裝備特種工程偽裝車輛,可清除運行軌跡,確保不被發現。

在等離子體隱身技術方面,各國的研究成果大多集中在飛行器、雷達天線及導彈等方面,而在陸軍部隊的應用研究尚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有專家指出,如能搶佔先機,率先將該技術運用於陸軍裝備的研發,將會在這一領域處於國際前沿水平。

隨著偽裝與反偽裝技術及其裝備的發展,「偽裝」的內涵與外延也正在發生質的變化。未來作戰,技術偽裝所帶來的戰術優勢正在日益縮減,如果不能實現行動的隱秘,將無法達成作戰的突然性。因此,對「偽裝」的理解應當是:通過技術、戰術等多種途徑,實現作戰力量、作戰行動的全過程偽裝,力求實現技術偽裝與行動偽裝的有機統一,通過周密的戰術行動規劃,降低被探測的概率,以彌補偽裝技術上的不足。

先進的信息技術雖然能使對手看到「山那邊的事情」,卻未必能及時看懂真實的意圖。如果能夠在裝備技術上應用到位,在戰術謀略上運用得當,並在時機選擇上恰到好處,多法並舉巧擺「迷魂陣」,則完全可能騙過對手的「大腦」,大大提高軍事行動的成功率。「假作真時真亦假」的偽裝魅影,將在未來戰爭舞台上發揮愈來愈大作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慢了0.8秒:輸了比武,贏了實戰
可愛萌娃走進鋼鐵軍營

TAG: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