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發生在江西吉安的命案,杜甫親叔叔與李世民親外孫同歸於盡

發生在江西吉安的命案,杜甫親叔叔與李世民親外孫同歸於盡

筆者的家鄉江西省吉安市,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吉安在古代,有時候叫廬陵,有時候叫吉州,有時候叫吉安。吉安是著名的才子之鄉,文天祥和歐陽修、楊萬里、解縉等大德先賢,都是吉安人士。

吉安的歷史名人多,歷史上發生的故事也多。筆者今天得空,就給大家講一個唐朝時期,發生在吉安的驚天刺殺案。驚天在這裡不是形容詞,這個案子真的是驚動天子了。

這次案件的受害人,名叫周季童,周季童的爸爸名叫周道務,周季童的母親名叫李孟姜。說到周道務,熟悉唐朝歷史的人,肯定都知道他是唐朝名將。說到李孟姜,熟悉唐朝歷史的人,肯定都知道她是李世民與韋貴妃所生的女兒臨川公主。周季童是周道務與臨川公主的兒子,自然就是李世民的親外孫了。

這次安家的行兇者,名將杜並。杜並的事迹,見載於《新唐書》,說到杜並,很多人不知道他是誰。杜並的親侄兒,就是大名鼎鼎的詩聖杜甫,杜並的親爹就是大名鼎鼎的杜審言。

杜審言以詩文著名於世,他雖然沒有親孫子杜甫那麼有名,但是也載正史《新舊兩唐書》的《文藝志》有列傳。祖孫二人都因為詩文在正史列傳,杜家文風之鼎盛,由此可見一斑。

圖為韋貴妃影視形象

據《新舊兩唐書》記載,杜審言這個人,詩文甚佳,但是不擅長為官之道。別人當官是越當越大,杜審言的官,卻是越當越小。杜審言被從朝廷從洛陽貶到吉州,當了吉州司戶。吉州司戶的差事,主管吉州財政,大致相當於今天的吉安財政處處長。

周季童是李世民的外孫,又是將門虎子,所以被朝廷委任為吉州司馬,負責吉州的軍務工作。杜審言跟吉州所有的同僚都不和睦,跟周季童也是針鋒相對。周季童和杜審言的關係勢同水火,結果被吉州員外司戶郭若訥利用了。

吉州員外司戶的差事,就是準備候補吉州司戶差事的幹活。郭若訥想擠掉杜審言,讓自己早點上位,就聯合周季童誣陷杜審言。周季童和郭若訥捏造罪名,把杜審言抓起來了,準備殺了他。(此事典出《新唐書.杜審言傳》語:「累遷洛陽丞,坐事貶吉州司戶參軍。司馬周季重、司戶郭若訥構其罪,系獄,將殺之。」)

圖為李世民影視形象

周季童和郭若訥見構陷杜審言成功,就得意忘形置酒高會。當時的杜並虛歲13歲,周歲只有12歲。杜並救父心切,就去向周季童替父求情。杜並好話說盡,周季童卻依然不肯放過杜審言。杜並見來軟的不行,就來硬的了。

杜並在求見周季童之前,已經做好了最後的打算。杜並在衣袖裡藏了一把短劍,打算求情不成就與周季童同歸於盡。杜並見到和平解決問題的希望破滅了,就拿出短劍刺向周季童,周季童雖然是出身武將之家,但是沒想到13歲的杜並會殺人,所以沒有防備。杜並一劍刺進周季童的身體,郭若訥等人才反應過來。郭若訥等人一擁而上,把杜並打死了。

周季童身受重傷,彌留之際非常後悔地說道:「我不知道杜審言有一個這麼孝順地兒子,我不應該陷害杜審言啊,是郭若訥害了我啊。(審言有孝子,吾不知,若訥故誤我。)」

周季童說完這句話,就伸腿瞪眼完了。出了這麼大的事情,肯定會驚動天子啊。朝廷派人調查,發現杜審言是被冤枉的,就把杜審言放了,還重新起用杜審言為官。杜並已經死了,朝廷也就不再追究他的責任了。

孔聖人云:「父仇弗與共戴天。」杜並的行為雖然不合法,卻是儒家眼中的孝子。周季童臨死前還誇杜並是孝子,就是明證。蘇頲和劉濟兩個當世大儒,一個為杜並寫了墓志銘,一個為杜並寫了祭文。

《新舊兩唐書》也把杜並作為孝子的典範人物,寫進了正史。杜並用自己的生命為代價,換回了父親的性命,還得到了「孝烈」的美名,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參考書目:《新舊兩唐書》《陪葬昭陵名氏錄》

本文由王福星原創。碼字不易,請尊重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本人已經和維權公司簽約,委託維權公司代理維權。未經授權轉載者,維權公司會代表本人維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福星 的精彩文章:

長孫皇后送給李世民一位大家閨秀,李世民雖然很想要,但是不敢要
長孫皇后的閨蜜給李元吉留下一個兒子,讓李元吉的後代枝繁葉茂

TAG:王福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