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備伐吳並非為關羽,多少是因為私心;劉備改變戰術給了陸遜機會

劉備伐吳並非為關羽,多少是因為私心;劉備改變戰術給了陸遜機會

夷陵之戰是三國時期重塑格局的一戰,此戰之後蜀漢徹底失去了爭奪天下的實力,只能在舔傷當中維持艱難的北伐,劉備也是在這次戰役中,被後世認為是為自己魯莽愚蠢的行為付出了代價。

首先要說的是,劉備可不是庸才, 劉備一介草根、流竄大江南北、次次絕路逢生、肯定武力、軍事水平不是一般強、而是相當強、兵微將寡時能夠生存就是能力、有人談劉備軍事水平差、我卻不這麼認為、夷陵之敗雖慘、英雄也有落幕之時呀,陸遜曾評價劉備,」備是猾虜,更嘗事多,其軍始集,思慮精專,未可干也。「 這確實是事實,劉備征戰一生,連陸遜都小心翼翼,當時除了曹操本人以外,比劉備厲害的還真沒有幾個。

劉備伐吳雖說名義上是為了關羽,但是實際上卻絕非那麼簡單,只能說關羽之死給了劉備一個天大的借口,《三國志.先主傳》初,先主忿孫權之襲關羽,將東征,秋七月,遂帥諸軍伐吳。孫權遣書請和,先主盛怒不許,劉備建立政權的口號和宗旨是什麼?「光復漢室」「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而劉備伐吳真的是所謂的「報仇」嗎?我不這麼看,如果是為了報仇,孫權都求和了,劉備完全可以通過和談來獲取自己想要得到的,包括荊州。我認為他只是想吞併或重創東吳,佔據長江天險,謀求與曹魏劃江對峙的資本,並非為關羽報仇,可以說多少是為了自己的私心,劉備伐吳時已六十有餘,在那時代已是高壽,時不我待,備只想有生之年完成一生的志向而已。想有生之年完成一統,但北邊曹魏太強,只有先出擊弱小一方,所以才確定伐吳的。曹丕最後一次伐吳也是同理,知道自己時日不多。

多說一句,夷陵之戰前,魏國朝堂之上曾有過一場爭論,當時朝中分三派觀點:一派以司空王朗為首主張坐山觀虎鬥,一派以侍中劉曄為首主張聯蜀攻吳,一派以曹丕為首,主張聯吳攻蜀。後來曹丕的態度改變,因為不贊同劉曄,曹丕選擇了坐山觀虎鬥,原因很多,曹丕不是曹操,能力也不如曹操,雖說曹魏本身的國力就超過了另外兩國的總和,巴不得吳蜀兩兩敗俱傷,但是這也是結束三國局面最好的一個時機,只要一國被滅,那就再也沒有三國制衡的態勢了。

話說回來,劉備的志向是統一天下,而關羽事件給了劉備一個出兵的借口,這是他唯一一次也最有可能進軍中原的機會,即使風險很大他也執意伐吳,目的就是想吞併東吳隔長江對抗曹魏,這也看得出來劉備為什麼舉全國之精兵,雖說大概只有5萬,還包括蠻兵,但是在諸葛亮提起法正的時候痛哭流涕,如果孝直在,一定可以勸阻主公不出兵伐吳,即便是不能勸阻有孝直在也不至於敗的這麼慘啊,劉備伐吳損失的人馬是他多年積攢下來的精銳部隊,用諸葛亮的後出師表的里一句話說,此悉數面糾和四方之精銳,非一州所能得也。

蜀軍在夷陵之戰前幾已經面對進退兩難的境地,至於連營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但是戰術上還是有一些錯誤,《三國志.陸遜傳》記載尋備前後行軍,多敗少成,推此論之,不足為戚。臣初嫌之,水陸俱進,今反舍船就步,處處結營,察其布置,必無他變。劉備捨棄了水陸並進的戰術是有問題的,這給了陸遜反擊的機會,在陸戰上,連營雖然沒有八百里,但是可以看出戰線過長,士兵分散,所以說東吳出兵五萬,劉備失敗原因就是因為沒有佔地理優勢,部隊都在山區,戰線過長,兵力分散,陸遜集中優勢兵力就可以輕鬆擊破,這才是失敗的根本原因。可見劉備此戰帶兵打仗還是有些偏執的,本來黃權提出過,吳人狡猾,黃權願意為先頭部隊探吳人虛實,劉備帶領大軍緊隨其後,但是劉備根本不聽。夷陵之戰把最後的蜀國家底全部扔進去了,損失的除了士兵,土地,更重要的是蜀國的將領基本損失殆盡,諸葛亮一直用了五年時間平定蜀國內亂。

這裡有網友會有些納悶,就是當時劉備身邊怎麼沒人勸諫,避免兵敗呢?只能說能說服劉備的人,龐統和法正在劉備伐吳前就死了,三國演義中那個馬良則是沒有機會勸諫劉備,馬良本身就不是謀士型人才,擅長的還是內政和外交,蜀漢擅長軍事的謀士是龐統和法正,從結果看,劉備也是個飽讀兵書之人,但他把營寨扎在茂密的叢林之中,嚴重犯了兵家大忌,只能說多少也是為情勢所迫,馬良估計也說不動劉備,最終他也死在了亂軍之中,會先主敗績於夷陵,良亦遇害。先主拜良子秉為騎都尉。可以說夷陵之戰是劉備孤注一擲要實現一統天下的夢想,賭上蜀國的未來,結果敗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塵封 的精彩文章:

馬謖棄城上山,或是想擊潰魏軍;趙雲間接導致第二次北伐失利!

TAG:歷史塵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