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年僅25歲年輕人,只用了短短3年,便葬送掉大清國276年的江山
1908年12月2日,清朝最後一任皇帝溥儀登基,是為宣統帝。根據慈禧太后臨死前安排,醇親王載灃擔任攝政王,這年載灃25歲。作為晚清末政改革派的領袖,載灃給人的印象卻是目光短淺,是一位不學無術的王爺。
我們不以人品來評價,僅從載灃的能力來說起,他真的是如此不堪嗎?很遺憾,筆者必須要告訴大家,這是真實的。一句話,大清276年江山就斷送在載灃手上。溥儀在自傳《我的前半生》中記載了清朝滅亡那一天,載灃的反應。
當隆裕太后宣讀《退位詔書》後,載灃沒有一點難過,反而時感到無官一身輕。當天回到府後,載灃笑著對家人說:「從現在開始,我自由了,可以回家抱孩子了!」用現在的話來說,載灃心態一流,那時超級的好。
載灃擔任攝政王三年,碌碌無為的少壯派們充斥朝廷,他們佔據著顯赫位置,明爭暗鬥。而缺少手段的載灃,夾在中間無所作為。徐世昌曾說:「清王朝之亡,並不是亡於革命黨,而是亡在一班『小爺們』身上。」
徐世昌只說對了一半,他忘記了載灃才是罪魁禍首。載灃遇事優柔寡斷,看似忠厚老實,實則一無是處。以載灃的為人處世來看,讓他做一個太平時代的王爺尚可,可要是讓他來攝政,則決難勝任,更別提扶大廈之將傾挽狂瀾於既倒。
事實上,慈禧太后正是看中了載灃的懦弱無能,「著攝政王載灃為監國,所有軍國政事,悉秉承予之訓示,裁度施行。」這樣,隆裕太后就能繼續垂簾聽政,自己就不會被秋後算賬。
載灃攝政後,最大的對手就奕劻、袁世凱集團。為此載灃做了以下行動,自代宣統帝稱全國海陸軍大元帥、任命胞弟載洵為海軍大臣、載濤為軍諮府大臣,把軍權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同時,把六部大臣進行全面整頓,多以自己心腹擔任要職。
新官上任三把火,實屬正常情況,任用親信是古代皇帝的通病。然而,當時的清廷和地方的關係日趨緊張,矛盾愈演愈烈,大有一發不可收拾之局面。當載灃把袁世凱打發回家後,表面上載灃掌握了朝政,朝局也相對穩定,實則波瀾雲詭。
載灃資歷淺、年紀輕輕,且生性懦弱。反觀當時的袁世凱,「已成為全國政治重心,一朝罷斥,政治重心便失去了平衡。」慈禧太后在世時,大清就已經風雨飄搖,大廈將傾。
載灃上台後,又一頓亂折騰,處理政事「苦不得要領,往往辭不達意。有入覲者,常坐對無言;又進言者,分不清是非曲直;即請機宜,則囁嚅不能主斷;且所言常不切主旨,多為從何處來,到何處去之類,無關宏旨。」因此,大清斷送在載灃手中,絲毫沒有誇大。
※我國最小的烈士:8個月入獄8歲遇害,僅有一張照片存世,令人落淚
※錢學森抵五個師,但錢老卻認為此人抵十個師,回國前燒掉所有手稿
TAG:歷史李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