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豬被馴化了,美洲野牛為啥沒有?
在被人類馴化的14種大型動物之中(平均體重45公斤以上),牛亞科動物有5種,佔大型馴化動物的35.7%。現代的各種家牛,比如黃牛、水牛、氂牛、巴厘牛、白肢野牛,都是由野生的牛類馴化而來。它們的祖先也曾剽悍好鬥,但經過長年的選育,這些牛在體型、性情、產肉產奶量等方面都與野生祖先產生了巨大差異。它們被人類馴化,成為了溫馴的家畜,為人類提供奶水、肉食、皮張和畜力……
可以說在馴化之路上,牛亞科動物成績斐然。但令人疑惑的是,曾經廣布北美的美洲野牛、遍布東歐的歐洲野牛,同樣也是牛亞科動物,為何古代人沒有馴化它們呢?
美洲野牛和歐洲野牛外形相似,但基因差別很大。不過,它們二者雜交能產生具有生殖能力的後代。
「馴服」和「馴化」的區別
遠古時期,野牛數量眾多,可供人類馴化的機會並不罕見。但時至今日,所有關於馴化野牛的努力都徒勞無功。可能有些人會說,北美的印第安人有過養野牛,擠牛奶、吃牛肉的事迹,這難道不是馴化的成果嗎?但類比一下野豬和家豬的區別,我們就不難發現,印第安人飼養的野牛,體態和性情幾乎與野外的同類沒有差別。它們還遠不是溫順的家畜,只是被人類「馴服」了,而不是「馴化了」。
同樣是自古常見的野生動物,為何野豬被馴化了,野牛卻沒有?野牛馴化的技術難點在哪裡?
第一塊「絆腳石」是它們巨大的體型。
美洲野牛身長約為2.5米,肩高約1.7米,體重可超過600公斤。歐洲野牛(低地亞種)的體型更大,身長約為3米,肩高約1.8米,體重可達1000公斤,它是歐洲現存最重的陸生動物。巨大的體型是一種威懾,讓大多數食肉動物對野牛望而卻步。想要捕捉、圈養這類巨型動物,不要說在刀耕火種的古代,即便是在持槍實彈的現代,也是相當危險的。
即便從剛出生的小牛犢開始飼養(初生體重約為20千克),你很快也會發現,野牛不是省油的燈。出生三個月之後,小野牛的體重便會翻倍,2-4年左右性成熟,它們體重飆升到400公斤以上。隨體重上漲的還有野牛的食量。一頭成年雄性野牛每天要吃32公斤草料,食量遠在家牛之上。在野外,野牛會佔有廣闊的家域以確保食物充足(家域可能彼此重疊)。而想要人工馴養,草料是不得不考慮的成本之一。
野牛具有驚人的速度和敏捷,這是馴化的另一重障礙。
野牛體重近噸,身材魁梧,它們的肩胛骨之間有肌肉包裹的胸椎棘突,這讓背部看起來異常高聳,前半身比後半身更大,四條牛腿相比之下就顯得很細了。但是,如果你僅從側面觀察就斷定野牛是個胖子,那就大錯特錯了。野牛的身體是「扁平」的,臉對臉從正面看過去,你會驚訝於它們的身體左右很窄,比想像中瘦很多。這種側面和正面的視覺差異是一種進化策略,不僅保留了野牛巨大的外形輪廓,威懾側方的捕食者,還極大限度地保留了野牛的速度和敏捷性。
生活在森林之中的歐洲野牛,長期在植被茂密、地形複雜的環境中進化。它們能在「立定起跳」的情況下,跳過3米寬的河流,躍過1.8米高的障礙物。一般牛羊用的矮柵欄根本擋不住它。美洲野牛生活在北美的大平原地區,主要在草原、灌叢之中活動。為了躲避捕食者,它們能以每小時60公里的速度奔跑,鐵絲圍網若不經加固,也難以抵擋它們的衝撞。在沒有鋼製圍欄的古代,想要捕捉、圈養野牛,難度可想而知。
歐洲野牛、美洲野牛都有陰晴不定的暴脾氣,它們會攻擊任何看不順眼的東西,這使馴化工作更加困難。
雖然在大多數情況下,野牛是平和、淡定,慢節奏的動物。可一旦有什麼事撥動了它們敏感的神經,這些龐然大物就會毫無預兆地發起攻擊。1980年到1999年間,美國黃石公園野牛傷人的數量,比熊傷人的數量還要多。一些受傷者傷情嚴重,被牛角刺傷或者被撞骨折。
有位博物學家曾描述:「野牛是好鬥、危險而野蠻的動物。」特別是在發情期季節,每年的夏季到秋季,雄性與雌性合為一群,公牛們摩拳擦掌,蠢蠢欲動。激烈的鬥毆在雄性之間時有發生,不論是牛角角斗,還是頭部衝擊,威力都是巨大的。在這個時候接近暴躁的野牛群絕非明智之舉,野牛衝擊進攻時,兩隻犄角輕易就能將人頂飛,如同挑飛一個沙袋。
此外,較長的生育周期也是野牛馴化中的一個問題。
雖然理論上說,野牛的孕期大約9個月,雌性每年能生下一隻小牛(一胎一隻)。但從野外觀察的結果來看,常見的生育周期是2-3年,比家牛要慢,這使育種的周期也不得不延長,飼養成本上升。
綜合一系列負面因素,我們不難看出,野牛雖然體型巨大,魁梧有力,是具有潛力的肉用、役用動物,但它們的馴化成本很高。遠古時代,野牛的數量眾多,肉和皮張可以通過狩獵獲得,而馴養則顯得不那麼緊迫了。更何況,還有其他易於馴化的牛亞科動物作為備選呢。
從古至今,人類都將野牛作為狩獵對象,這在考古發掘中找到了諸多證據。不過,我們也可以追問一句,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對於野生動物的管理、飼養能力都在提高,古能實現的野牛馴化,在現代能否成功呢?如今,科學家們正在積極嘗試美洲野牛與歐洲野牛、野牛與家牛之間的雜交,希望以此改良野牛的體型和習性。也許在不遠的將來,人類對野牛的利用和飼養將會迎來進一步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Desmond Morris. Bison.[M].UK:Grantham Book Services, 2015:21-24.
[2] Ma?gorzata Krasińska,Zbigniew Krasiński. European Bison: The Nature Monograph[M].DE:Springer-Verlag,2013:8-15.
作者:張楠
TAG:蝌蚪五線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