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張作霖能成為北洋政府最後一個掌權者?
作者:呂井旺
北洋軍閥自袁世凱小站練兵開始,影響了中國政局幾十年。然而北洋政府最後一任元首張作霖卻是綠林土匪出身,他既沒參加過小站練兵也不算北洋嫡系。張作霖的奉系大本營是在東北,他能進關入主北京,就不得不說兩次直奉戰爭。
奉系的崛起
張作霖出生於奉天(現在遼寧)海城,13歲時父親因賭錢被人打死,他和二哥去報仇卻將仇家傭人失手打死。二哥被抓,他和家人逃到外祖父家。歷經艱辛後他在清軍宋慶部當兵,清軍換防後他又當過獸醫干過土匪。
八國聯軍侵華時,沙俄出動14萬人佔領整個東北。此時東北基層瓦解治安混亂,張作霖組織起「保險隊」維護地方治安收保護費。後來張作霖的武裝被清政府收編為地方武裝巡防營,日俄戰爭後清政府在東北設省加強統治,他積極剿匪得到了清政府的賞識。
張作霖
辛亥革命爆發後,張作霖抓住機會帶兵入瀋陽鎮壓革命黨支持東三省總督趙爾巽,還通過趙爾巽搭上了袁世凱。之後被袁世凱任命為27師中將師長,他更加積極支持袁世凱。
袁世凱稱帝時被封子爵,當護國戰爭爆發袁世凱遭舉國反對時,他又將袁世凱的親信段芝貴驅逐出奉天省。1917年他的老對手馮德麟參與張勳復辟,他趁機吞併了馮德麟的部隊完全控制奉天省的軍政大權。
袁世凱
此時直系的馮國璋和皖系的段祺瑞互相爭鬥,張作霖加入了支持段祺瑞的督軍團。張作霖和段祺瑞的心腹徐樹錚勾結搶了北京政府購買的軍火,大大擴充了部隊。之後北京政府任命他為東三省巡閱使,張作霖控制了東三省成為東北王。
張作霖曾經依附過段祺瑞,但是直皖戰爭中卻出乎段祺瑞預料聯手直系一同進攻皖系。皖系倒台後直奉兩家共同控制北京政府,張作霖也和直系領袖曹錕結為兒女親家。
段祺瑞
第一次直奉戰爭
兩個利益訴求不同的軍閥集團共同控制北京政府只能是一種臨時措施,雙方很快在北京政府內閣成員及軍費分配上爆發矛盾。張作霖在反皖系時把矛頭對準段祺瑞的心腹徐樹錚,對付直系又和曹錕手下大將吳佩孚不睦。
吳佩孚是當時中國的風雲人物,此人好大喜功沽名釣譽,還自詡「關公」。在直皖戰爭中他抨擊皖系政府擺出為民請命的姿態博名聲,後來甚至登上美國《時代周刊》被稱為最能統一中國的人。
吳佩孚
吳佩孚是北洋軍閥里一流的武將,在指揮作戰與練兵上頗有造詣。直皖戰爭時他僅是第三師師長,面對張作霖時苦於實力不足,於是退到河南洛陽擴軍練兵積極備戰。
直奉兩系對關內各省的爭奪中,由於奉系根據地在關外鞭長莫及,陝西安徽等皖系地盤都歸了直系。而吳佩孚在湘鄂戰爭中,坐視湖北的直系王占元被擊敗,繼而出兵打敗湖南軍隊控制了湖北一省。這時北京政府靳雲鵬內閣因無力解決財政困難和黨爭下台,張作霖趁機推粱士詒當總理組閣。
而吳佩孚出於反奉的目的,拉攏一幫直系將領頻頻抨擊粱士詒內閣,逼其下台。而張作霖則聯繫孫中山的南方政府和皖系的殘餘勢力,組成反直三角聯盟。曹錕才能平庸又貪財好利,但是面對野心勃勃的梟雄張作霖,最終放棄調停和部下吳佩孚一起對奉作戰。
曹錕
1922年4月28日直奉正式開戰。直系在戰爭中聚集起了10萬人,奉系有近12萬人,而且直系以步兵為主,奉系還有遠超直系的騎兵和炮兵。直軍兵分三路出戰,結果奉軍在中路先敗,東路軍也受挫。
最重要的奉軍西路在長辛店被吳佩孚出精兵包抄了後路,混亂中原是馮國璋舊部的16師臨陣投降。結果奉軍三路全部瓦解潰散,只有張學良和郭松齡的部隊保存稍微完整。奉軍在8天之內戰死2萬人,受傷逃散1萬人,被包圍繳械4萬人。
奉軍大敗後,張作霖回到東北宣布閉關自治,直軍追到山海關後由於國內外的因素也放棄追擊。與奉軍有聯絡的孫中山發起北伐後,遭遇粵軍總司令陳炯明的叛變,孫中山的北伐也再度失敗。
孫中山
張作霖本身沒有文化也沒受過正規軍事教育,他的長項在於識人用人,他當上東北王靠的是投機取巧和權謀機變而非戰鬥。而對陣的吳佩孚是北洋一流的戰將,直系部隊也是北洋歷次戰鬥的主力。而且奉軍將領很多不懂現代步兵戰術,用的還是土匪戰術再加上軍紀渙散,失敗在所難免。
獨掌北京政權的直系統治
直系取勝後為了趕跑總統徐世昌,又把下台多年的黎元洪扶上台當總統。黎元洪雖然是直系傀儡,但是曹錕急於上位對他多方逼迫,黎元洪一怒之下攜總統大印逃跑。直系出動軍警追堵,成為一時笑談。曹錕隨後花了1350萬大洋的天價賄賂議員,如願以償被選舉上了民國大總統。
黎元洪
這時退到關外的張作霖則一直整軍經武,準備再度入關。他深感老派的奉軍將領不堪大用,提拔訓練了一批經過正統軍事教育的人才。在軍中停招土匪淘汰老弱,加強訓練。他還大規模向外國購置軍械,並將東三省兵工廠建成亞洲首屈一指的規模。同時奉系、皖系和孫中山的反直三角聯盟加緊反直活動。
這時皖系的盧永祥仍然控制浙江一省,而且行政上隸屬江蘇的上海也在他控制下。直系的江蘇和皖系的浙江因為上海的控制權爆發衝突,直系兵分數路圍攻盧永祥。最後浙江為直系孫傳芳佔領,孫傳芳也由此成為東南一大勢力。
第二次直奉戰爭
1924年9月看到屬於三角聯盟的皖系被圍攻,準備已久的張作霖調動17萬大軍向直系的山海關長城一線發起進攻。吳佩孚則帶25萬直軍北上抵抗。
奉系有富庶的東三省支撐財力雄厚,整軍經武后的奉軍也面貌一新。而直軍一直苦于軍費短缺,最重要的是吳佩孚一家獨大同直系其他將領矛盾加深。直系馮玉祥就受到了吳佩孚排擠,並且遲遲拿不到軍餉。而張作霖答應給馮玉祥300萬,張學良一次就給了50萬。
奉軍一部向長城北的熱河進軍連戰皆捷,本該接應的馮玉祥則按兵不動。雙方主力對戰山海關一線,奉軍拚死進攻拿下了天險九門口。吳佩孚不得不精銳盡出親至山海關一線對敵,然而仍未擊敗奉軍。
馮玉祥
馮玉祥抓住機會回師北京,一舉抓獲了總統曹錕,並派部隊襲擊山海關直軍後路。前線的直軍被兩面夾擊全軍崩潰,大部被包圍繳械,吳佩孚只帶了兩千殘兵從天津坐船逃往南方。
此戰直系的主力幾乎全軍覆沒,損再沒有爭奪北京政府的能力。奉系控制了北京政府,張作霖推舉段祺瑞當臨時執政,將馮玉祥排擠出了北京。戰後奉軍甚至一路南下佔領了上海,此時奉系除東三省外還有關內的河北、山東、江蘇、安徽等地成為當時中國最強大的勢力。
張作霖最終在1927年過了一把元首的癮,在北京組織安國軍政府,當了安國陸海軍大元帥。不過這已經是張作霖最後的風光了。
張作霖
直奉戰爭改變了當時的中國政局,也讓中國陷入更大的混戰之中。直系的北洋政府雖然倒了,但是直系在地方各省仍有相當的實力。北洋軍閥無休止的混戰,也給日後國民革命軍的北伐成功創造了條件。
TAG:冷熱軍事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