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人近視眼是如何正常生活的?

古代人近視眼是如何正常生活的?

在我們現在的生活中,近視是一個再常見不過的視力問題,據統計,中國的中學生在高中班十個人里只有兩個人不近視,其他全部是多多少少有一定近視度數。作為一個高度近視,10米外六親不認,50米外雌雄不變的人,必須要感謝如今有各種近視眼鏡。甚至還有激光手術可以把一群近視眼從朦朧美中解救出來。比起我們今天,除非先天原因,整體來說古代近視的可能性比我們現代要小得多,近視眼比例也只有比較小的一部分。

眼鏡早就有了,而且還是我們老祖宗發明的。據說春秋戰國。墨子已經記載很多有關光和對平面錘、凸面鏡和凹面鏡的論述,那時是忽然發現用一塊凹凸的水晶對著看字,能變大,就用一塊水晶磨一磨,然後來當近視眼鏡用,沒有拿的把子,只一塊水晶。最遲在漢朝時有了帶把的單個近視眼鏡,東漢時期大科學家張衡發現了月亮的盈虧和月日食的初步原因,也是藉助透鏡。當時是用水晶磨成面,裝進q形里。可以掛在脖子上,當項鏈用。

古人講究儀錶,尤其是能夠讀書寫字的文人,更是特別注重自己的儀態,寫字、讀書的坐姿都是十分規範的。而且古代的字也都是固定大小,看起來很舒服。現代可就不這樣了,你看躺著看,趴著看,歪著看,各種高難度姿勢應有盡有。孩子從小不注意坐姿,老師家長也不注意糾正,現在的孩子沒有近視眼的反而成了極少數。古代的文盲率很高,能夠上得起學,讀得起書的人相對較少,既然連文字都看不到,整天面對著山山水水,眼睛自然保養的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年輪唱片機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的郭松齡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
古代任何人拿著虎符都可以調兵嗎?

TAG:年輪唱片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