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我校專家團隊為傳統醫學納入世衛國際疾病分類發揮核心作用
日內瓦時間2019年5月25日上午,第72屆世界衛生大會審議通過《國際疾病分類第十一次修訂本(ICD-11)》,首次納入起源於中醫藥的傳統醫學章節。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報告》指出,ICD-11包括一個題為「傳統醫學病證—模塊1」的補充章節,將起源於古代中國且當前在中國、日本、韓國和其他國家普遍使用的傳統醫學病證進行分類。
世衛組織傳統醫學、補充醫學與整合醫學處處長張奇表示,這標誌著世衛組織對來源於中醫藥傳統醫學價值的認可,也是對中醫藥在中國、在國際上應用越來越多這一現實的認可。國內外多位專家表示,中醫正式進入世界衛生體系,這將是中醫走向世界的「里程碑」。
國際疾病分類(ICD)是由世界衛生組織制定頒布的國際統一的疾病分類標準,它根據疾病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和解剖位置等特性,將疾病分門別類,使其成為一個有序的組合,並以編碼的形式來表示其系統性。2009年,基於全球範圍內中醫藥越來越大的服務量和市場,世衛組織意識到,在ICD體系中應有符合傳統醫學需求的分類代碼體系,由此提出在第11次修訂中增加傳統醫學章節,啟動傳統醫學國際疾病分類項目。
為推進傳統醫學國際疾病分類項目(ICTM)的實施,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於2009年8月委託當時的上海市衛生局、上海中醫藥發展辦公室牽頭承擔ICD第11版中醫藥部分的研究制定工作,並由上海中醫藥大學2010年組織成立了包括全國近20個省100餘位專家組成的「ICTM(中國)項目組」,同年經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批准在上海中醫藥大學成立了「傳統醫學國際疾病分類研究與服務評價中心」,承擔項目日常工作,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竇丹波教授任中心主任。同時,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文組建了由上海中醫藥大學嚴世芸教授等牽頭的ICTM項目審評專家團隊和各專業專家組以全面配合落實項目相關工作。我校朱邦賢、李其忠、嚴雋陶、蔡淦、唐漢鈞、周永明、施建蓉等一批教授入選專家團隊,承擔了大量的工作任務。為傳統醫學章節最終形成以中國方案為主的工作原則、協調各國實際形成共識、推動WHO最終頒布並在全球範圍內實施奠定了基礎。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2010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ICD傳統醫學章節第一次會議
上海中醫藥大學國際疾病分類研究與服務評價中心是WHO傳統醫學國際疾病分類中國項目組,全面參與傳統醫學章節的制訂工作,並與WHO傳統醫學、疾病分類、信息處理等工作團隊,以及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美國、英國等參與國家的專家保持著密切的溝通和交流。項目研究歷時近10年,中國專家組創新地建立了「病、證內容模板和病證分類框架」。這一框架構建不僅反映了中醫理論體系特點,符合中醫傳統醫學病證內容,同時也兼顧了相關國家傳統醫學內容。傳統醫學章節共有具體疾病名150條、證候196條。
2013年10月,我校國際疾病分類研究與服務評價中心成員參加WHO-FIC北京年會
中國專家組完成中醫病、證國標英譯8萬餘字;完成2次術語審評工作,收集整理專家意見4928條,先後選派12名志願者赴世衛組織總部參與工作。
嚴世芸教授等項目審評專家召開審評會議
在十年間,經過數十次由WHO組織,各個參與國專家參加的國際會議爭論、協商和討論,構建了既符合ICD原則,又以中醫藥理論為基礎,兼顧日韓傳統醫學內容的傳統醫學病證分類體系模板。模板得到了WHO的採納和各國專家的認可,在此基礎上組織國內近百位專家,共同參與WHO面向各國專家的ICD11傳統醫學章節α版、β版的審評。
2017年項目工作組在上海,由WHO官員指導進行了實地測試,共計完成1280例樣本,為傳統醫學章節的發布實施提供了中國樣本的專業數據支撐。WHO於2018年6月18日正式發布包含傳統醫學章節的ICD-11預覽版,供各成員國先行試用。2019年5月,項目組上海專家在上海選取所有二級以上中醫、中西醫結合醫院以及4所西醫醫院,用ICD第11版傳統醫學章節病證編碼體系與中醫相關國標代碼庫比較測試。在中醫類醫院內,病證編碼體系疾病分類匹配率為90.18%;證候匹配率為71.77%,相關數據佐證了病證分類框架體系的科學性、合理性。
2017年,WHO ICD-11傳統醫學章節Beta版第一輪實地測試暨傳統醫學章節分類與應用培訓班
2019年世界衛生大會進行成員國表決通過後正式發布。根據WHO工作指南,其中傳統醫學章節可以單獨在臨床中使用。至此以我國中醫藥病證分類體系為主的ICD-11傳統醫學章節制定工作已經全部完成,即將進入實施和應用。
2018年4月,世界衛生組織ICD-11傳統醫學章節第三次編輯工作會議在我校召開
源於中醫藥的傳統醫學進入ICD家族後,可與ICD體系同步推廣傳播,以形成中醫病證分類體系的國際標準化語言,促進中醫藥在臨床、科研、教育、管理、保險等領域形成國際共識,為中醫藥維護人類健康服務作出持續貢獻。
供稿來源:傳統醫學國際疾病分類研究與服務評價中心
圖片來源:傳統醫學國際疾病分類研究與服務評價中心
TAG:上海中醫藥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