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papi醬:有錢女性的婚戀觀,好「自私」啊!

papi醬:有錢女性的婚戀觀,好「自私」啊!

向下滑動

聽說長得好看的都關注我了~

如何跟對方的家庭相處,

何時成了婚姻標配的技能?

papi醬上《拜託了冰箱》,談到自己和老公相戀10年、結婚5年,兩家父母從沒見過面。

papi醬解釋說:

對於你的父母來說,他們的兒子是最重要的;對於我的父母來說,女兒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們先去陪各自的父母比較好。

許多人看了她們的婚姻狀態,直呼沒有孩子的年輕夫妻過得還蠻爽的,甚至表示自己的恐婚症都被治癒了。

這種擺脫了「婚姻是兩個家庭的事情」的觀念的婚姻觀,像一道光一樣,立刻引爆了互聯網,獲得眾多年輕人的追捧。

papi醬:我們結婚5年,親戚沒見面

這給大眾看到一種希望:原來結了婚還可以這樣過!現代人的婚姻,放眼望去,因為婆媳矛盾,丈母娘和姑爺的矛盾等等,普遍的叫苦連天。

更多人陷在這樣的泥潭中,似乎結了婚如何跟對方的家庭相處已經成了婚姻的標配技能,但是忽然有個人跳出來說「我們結婚5年了,親家從來都沒見過面」,一下就刷新了大家對婚姻的認知。

結婚5年,親家從來沒見過面,對一對小夫妻來講意味著什麼呢?

意味著不會有人批評你們——你爸媽這裡做的不對,那裡做的不對;也不會有人批評——你老婆的娘家應該多付出多少……

同時,也意味著兩個人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出面擔著的,完全靠自己解決,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完全的自我負責任,而不能指望當伴侶遇到問題的時候,靠父母出面來解決。

這樣的伴侶關係其實既是一種自由,也是一種挑戰,這兩者是一體的兩面。

父母的邊界感,在焦慮中喪失

會有很多人抱怨父母對兩個人的關係干涉太多,什麼事都管。甚至經常有人提這樣的問題:遇到控制型的父母,怎麼處理跟伴侶之間的關係?

對小夫妻干涉太多的父母,常常會被定義為過度控制。這種過度控制跟Papi醬夫婦的父母是完全不同的父母類型,他們恨不得一手操辦小夫妻倆所有的事,同時還在為自己無私的付出而感動。

毫無疑問,他們是愛孩子的,他們所有的控制其實都是基於對孩子的愛,本意是希望孩子更好,但是他們愛孩子的方式卻是被焦慮控制的。

他們對自己的孩子是有很多的擔心、害怕的,比如擔心孩子會受委屈,擔心孩子處理不好夫妻關係,擔心孩子會吃虧等等。

這些擔心其實會傳遞出兩點想法:

第一:他們不相信自己的孩子行。他們不相信孩子的能力。

第二:他們擔心和害怕的時候,不知道如何處理自己的這種情緒,常常會被這些擔心和害怕推著走,並嘗試通過幫孩子一把,來解決自己的焦慮問題。

所以,他們在兒女的婚姻中,總想使一把勁,總想做點什麼,來緩解自己的焦慮,結果就會造成前面所說的控制。

當一個人越擔心的時候,眼睛會看到更多自己相信的東西。比如,越是擔心孩子不行的父母,就會越能看到越多的證據,證明孩子是不行的。

攪合的父母大多數是焦慮型的父母,因為太怕放手之後,孩子會吃虧,會受委屈,會被傷害,所以總是要站在孩子身邊,像老母雞保護小雞一樣,隨時應對周圍的潛在威脅。哪怕小雞已經長大了,卻仍然被放在被保護的位置上。

很多父母覺得兒女不行,就直接上手,代替兒女去處理當下的困境,結果兒女們就失去了一次很好的練習機會,更不行了。

然後就會形成惡性循環:孩子越缺少機會解決,能力越沒有被培養起來,就越來越像父母擔心的樣子。

最可怕的父母是攪合的父母

很多父母的攪合體現在,拿著長輩的架子找存在感。

他們覺得你結婚了,就是自己人了,你就應該想當然的做到什麼什麼,可是這忽略了一個真相,那就是:

婚前其實婆媳、翁婿原本都是陌生人而已,彼此之間是沒有任何感情的。

感情都沒有的時候,就一下子靠這麼近,彼此之間會有很多誤解和猜測是一定的,同時還要處理很多的差異和衝突,矛盾當然就會接踵而來。

比如說,你是兒媳婦,就應該如何如何,如果你不做,那就是你不尊重我。在種種行為上,要求孩子的伴侶尊重自己,其實是一種對關係的過分期待。

當然,我並不是說尊重父母是不應該的,正常的尊重父母,照顧父母的感受是合理的。

我這類特指的,父母在方方面面過度滲透到孩子的生活中,試圖在孩子的婚姻中,滿足個人的自我需求,或者因為對孩子的過分擔心,而承擔太多孩子本來應該承擔的責任,然後拿自己的付出,來提要求的父母。

這類父母是主動融合到孩子的生活當中的,這種融合就像吃大鍋飯,你的需求、我的需求,你的問題和責任、我的問題和責任,全都攪合在一起。

很多夫妻關係問題開始變糟糕,都是從父母攪合進來開始的。

他們不知道小夫妻出現問題時,人家是有自我修復關係的能力的,就像我們常說的夫妻床頭吵架床尾和。

但是很多父母介入的時候,只看到了夫妻床頭吵架的部分,就馬上撲上去要護著自己的孩子,結果就小夫妻就失去了床尾和的機會,也抑制了床尾和的能力。

父母的介入,讓小夫妻的關係越來越疏遠,越來越彼此不信任,也漸漸失去解決問題的能力。

越敢於放手的父母,

越能培養出獨立自主的女兒

當papi醬的父母說女兒是最重要的時候,他們清晰地知道女兒能夠搞定她自己的婚姻,也能搞定她的老公,他們不需要操心。

退一步來講,就算她的婚姻出現問題了,他們也知道那是她學習和提升的機會,他們不應該剝奪。

越是對女兒這樣信任,女兒便會有更多的機會去體驗和嘗試。

父母對孩子失敗或做錯不那麼焦慮的時候,才會敢於放手讓孩子去做。

Papi醬在接受《人物》的採訪提到自己的婚姻:

她和愛人老胡之間經歷過很多,她自己是敏感的,情緒比較容易波動,而丈夫老胡偏向穩定,這種穩定感是他們婚姻中非常重要的東西。

不管Papi醬自己怎樣面對人生的起起伏伏,大風大浪,當她找不到根基的時候,回看一下,只要老胡還在,她心裡就是踏實的。這份關係是他們自己找到的獨特的、最適合他們的相處方式。

但假如有父母參與其中的話,就可能會有因為不了解,而亂幫忙,比如父母插嘴說,你看我女兒的年薪是你的好幾倍,你是不是應該如何如何?

這種因為不了解而產生的自以為是的指手畫腳,其實對關係是最危險的。

如果當事人有清晰的認知,有自我的想法還好;如果自己都不能看清這段關係,就會容易被這些人帶偏了,而迷失自我,最終失去自己的判斷,出更多的昏招。

所以,要想不掉入到那樣的惡性循環中,很重要的是:

一方面父母要清楚自己的界限在哪裡,當自己焦慮的時候,什麼是自己可以做的,什麼是自己不可以做的。

另外一方面就是年輕人自己清楚自己要什麼,自己身處的環境是什麼樣的,關係的真相是什麼,自己的短板和長板分別是什麼,對方的短板和長板分別是什麼,兩個人是如何契合到一起的,未來要想更好,方向在哪裡。

Papi醬不是完美的,老胡也不是完美的,像每一個正在婚姻中的你我,都不是完美的,但是他們是清晰的,清晰地知道兩個不完美的人如何融合到一起。

兩個人敢為自己做主的年輕人,背後也常常會有敢於對孩子放手的父母。

這樣的關係,是孩子和父母合謀完成的,彼此都有打破的權利和機會。

自我越清晰的人,越不容易被別人所帶著走。

祝願所有的婚姻都越來越少有父母參與其中。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天一堂婚姻課 的精彩文章:

TAG:每天一堂婚姻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