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Uber,為什麼VC和其它投資者想的不一樣?
編者按:
《外媒頭條》是創業邦新推出的海外欄目,服務於廣大創業人群,為他們提供專業、有啟發性和實用性的海外訊息。
欄目通過分享優秀的行業熱點文章,幫助創業者打開新思路,洞悉全球市場動向,掌握大企業背後的秘密。創業不應盲目,張開眼睛看世界,才能找到新風景。
語音合成技術:標貝科技
Uber已經上市了,任何人都可以購買其估值約700億美元的股票。
對於一家每年虧損幾十億美元的公司來說,目前的市值還算不錯。但與IPO時1200億美元的估值相比,差的太遠。
本期推介《大西洋月刊》上的一篇文章《為什麼矽谷最喜歡Uber》(Why Silicon Valley Loved Uber More Than Everyone Else)。作者ALEXIS C. MADRIGAL提出了一個有趣的觀點,即風險投資者和二級市場的投資者對這家公司的看法存在著巨大分歧。
通過探尋其原因,或許可以更加了解科技行業是如何運作的。
作者認為背後的原因有很多,或者是Uber上市太晚,或是被先期上市的Lyft搶了風頭,或許是上市時機不佳,或者是因為企業的管理不當影響了品牌,等等。
但作者相信,最根本的一個原因應該歸咎於矽谷文化與商業現實的背離。
投資者喜歡這家公司,不是因為它是一個普通的商業企業,而是因為這家公司代表著世界應該如何發展的一種理念。
Uber的一位投資人在2014年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它幾乎是一家完美的科技公司,因為它在現實世界中實現了資源的最優配置,提升了一些真正低效的環節。」
相當多的投資者都認同上述的說法。正因為如此,Uber的融資比其他任何公司都多,而且投資方都是大牌機構和個人。
除此之外,Uber的聯合創始人加勒特·坎普(Garrett Camp)和特拉維斯·卡蘭尼克(Travis Kalanick) 都是經驗豐富的企業家,有良好的過往業績,包括成功出售過企業。
然而,作者認為,更重要的是VC從內心裡特別喜歡這項服務,他們只需靠直覺就願意做出判斷,而不是通過觀察Uber的目標市場,用標準的方法計算出公司的價值。
創投之神彼得?泰爾(Peter Thiel)就曾取笑過矽谷的玩家傾向於投資於自己喜歡的領域。
他說:「風投經常對一些事物存在盲點,他們會高估自己喜歡使用的東西的價值,低估他們不用的東西的價值。Uber估值過高,是因為投資人就喜歡坐小車。」
因此,作者認為很多經驗豐富的創始人深諳此道,專門做一些VC們喜歡做的事情。
其實,Uber與眾不同的地方在於它的模式,這也是它在很多領引發Uber-for-X現象的原因。
這種模式不僅對21世紀初在矽谷接受過思維訓練的人來說有經濟意義,在意識形態上是有道理的。
對於早期的Uber投資者來說,Uber是顛覆性的。
一個APP消除了過去一直橫亘於買家和賣家之間的服務性行業,這就不僅僅是一家公司,它是純粹的、未經刪節的入門經濟學,是資本主義應有的樣子。
在Uber的世界裡,不存在集體行動,每個人都是市場個體,自由地與其他所有人互動。
作者說,Uber實際上是關於個人主義的勝利,這種精神如此徹底地融入了矽谷,以至於人們很難自察。
符合這種模式的公司更有可能獲得VC們的關注,獲得資金,並取得成功。這就是矽谷塑造世界的方式。
但矽谷不可能將一家公司永遠護在羽翼之下,一旦這些公司離開巢穴,進入公開市場,它將接受人們基於盈虧標準的嚴格評判。
到目前為止,市場認為,Uber的市值應該比IPO時的估值低500億美元。
在Uber的世界裡,市場永遠是正確的。
TAG:創業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