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時此人帶200農民攻入皇宮,且留下一物,歷經百年至今仍在

清朝時此人帶200農民攻入皇宮,且留下一物,歷經百年至今仍在

聽一段傳奇,講一場經典,歡迎來到台台說歷史。

說起清朝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他是我國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從滿清入關以後,歷經康熙、雍正、乾隆歷代皇帝的努力,確實也達到了一個「康乾盛世」,但封建社會也有它本身的弊端,就是體制內的腐化和皇帝的個人意志很容易導致王朝腐敗讓一個國家走向下坡路,比如在乾隆的晚期其實已經算是清朝衰落的開始,而乾隆之後上任的這位皇帝卻遇到了一件奇事,並且還在故宮的隆宗門上留下了一支箭,留存至今。

而這件事情也開始創了「唐、宋、元、明」未見之事先河,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說所有封建王朝里發生的事情,這件事情可能就是歷史上獨一無二的了,故事的最初還是要說到白蓮教的一個分支教派上來,也就是今天的主角「天理教」。「天理教」是個什麼教呢?個人覺得天理教應當還是承襲白蓮教「真空家鄉,無生老母」的理念,而在嘉慶時期的天理教主要是由一個叫林清的人掌管。

這位林清是如何成為天理教教首的已經無從考據,只是在一些閑談野史里說過林清此人手段卑鄙,好像是用的一些見不得人的方式成了教首,但這個人很奇怪,你說他笨吧,可能夠在競爭者眾多的情況下做了一教的教首,怎麼看都不像一個笨人,而你說他聰明吧,但接下來他做的一件事情可就是大概只能人頭豬腦的人才做的出來,啥事情呢?就是在嘉慶年間造反,而且還是區區的200個農民。

在嘉慶時期,土地吞占、社會動蕩等現象頻發,有些活不下去的人受到邪惡教派蠱惑加入,這其中也有林清的天理教,當時還發展了一些內侍太監,在仰仗有內侍太監的情況下,天理教認為發動叛亂的時機已經成熟,所以用了現代人很流行的一種打法,叫「斬首行動」,於是組織了200個農民軍,去攻打清朝時期的紫禁城,也就是今天的故宮。大家覺得一直區區200人的農民軍,怎麼可能成功嘛。

但事情居然峰迴路轉,這支農民軍在林清和內侍太監的帶領下,居然還真的打進了紫禁城,並且一路打到隆宗門這裡,也就是說這支軍隊已經打倒乾清門前面的廣場西側了,不過這畢竟是一支農民軍,在清軍短暫的懵逼之後,隆宗門的侍衛開始奮力抵抗,最終,這支基本上就是去送死的農民軍被清軍剿殺。

而隆宗門的匾額上也留下了天理教射上去的一支箭,這件事之後嘉慶皇帝還專門下了個「罪己詔」,就是說自己有罪的詔書,並且在《遇變罪己詔》中,嘉慶自己也說為「漢、唐、宋、明未有之事」,而正是因為這件事,隆宗門匾額上的那支箭嘉慶也下令不准許拔下來,用以告誡後世子孫們,所以這支箭能夠在隆宗門上留存幾百年之久。

當然,這支箭的由來已經說清楚了,但我們從這一個事件可以看出來,在中國古代農民的思想還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並且最早的「天理教」並沒有發動叛亂的思想,僅僅只是作為一個斂財的宗教存在,他只說以發動叛亂主要還是因為自身的盲目,就好比今天人說的「想起一出是一出」了。讓人不得不感嘆。

每天多點歷史談資,與您共同進步,希望您能關注評論,我是台台說歷史,我們下期再見。

參考資料:《靖逆記》、《欽定平定教匪紀略》、《清史稿》、百度百科:天理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台台講歷史 的精彩文章:

TAG:台台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