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食 > 只要簡單四招,就能讓一款好茶,面目全非,無論白茶岩茶普洱茶!

只要簡單四招,就能讓一款好茶,面目全非,無論白茶岩茶普洱茶!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對於愛喝茶的朋友來說。

一天當中,最愜意的事莫過於喝茶的時間。

閑適時分,小憩過後,插一枝花,泡一杯茶。

裊裊茶香間,內心漸漸安靜下來。

邁進一個恬淡放鬆的世界,煩憂全消。

一杯吻喉潤,清甜淳和的茶湯,才下喉頭,卻上心頭。

滿溢的清香回味,清潤心扉,倦意全消。

食罷一覺睡,起來兩碗茶。實乃生活至味。

有人說,泡茶,隨意就好。

品質好的茶,根本不講究泡茶方法,怎麼泡都好喝。

但,想必任何一位愛茶人,聽到這句話,都會忍不住搖頭。

試想,對喝茶品質有講究的人,哪裡會隨意隨意糟蹋好茶,隨意沖泡呢?

若是不講究泡茶方法,隨意泡茶,對好茶來說是最大的浪費。

泡好一杯茶,不易。

但毀掉一泡茶,卻很簡單。

不信,請看,只要簡單四招,就能讓一款好茶,面目全非!

《2》

隨意投茶,抓一把就泡!

泡茶喝茶,不少人的習慣,是直接抓一把茶葉,進行投茶泡茶。

這樣的做法,本無可厚非。

但,若是對待好茶,這樣的隨意投茶,難以得出口感濃淡最為適宜的茶湯。

隨意投茶,投茶量容易過多,或是過少。

投茶量過多的情況下,茶湯滋味容易濃釅,白白浪費好茶;

而投茶量過少,又達不到最佳的口感要求,難以將茶湯的最佳風采呈現。

可見,對待好茶,泡茶的時候,投茶量一定要精準。

選一把小巧的家庭克稱,準確把握投茶的多與少。

根據不同的茶類,不同的茶具泡茶,搭配好相應的茶水比例。

若是認為好茶就該怎麼泡都好喝,那實在是扯淡。

試想,哪怕是再好的美味珍饈食材,灑上十倍鹽和恰到好處的滋味,那能一樣嗎?

隨意投茶,除了直接影響茶湯的濃淡外,還難以得出對一款茶的嚴謹判斷。

量變才能引起質變。

像進行科學實驗的時候,各方面的變數數據要精準嚴謹,才能得出準確判斷。

若是變數沒有控制好,離開劑量的準確性,又何談科學的嚴謹度呢?

前段時間,有位茶友神秘兮兮的說,你們家的白牡丹,拿去給當地的喝茶大師看過了,大師說你們家的茶不好,喝著有苦底。

有苦底?這是說茶泡出來有點苦嗎?

在試茶的時候,是怎麼泡的呀?

沒想到,茶友回復里說,那位「喝茶大師」,直接用手抓了一把就按常規泡。

一想到這清香淳和的白牡丹,遭受到這樣的粗暴法泡茶,就唏噓不已。

這「大師」的手,難道可以堪比精準的克稱儀器?

這款被「大師」判了死刑的白牡丹,實在太冤!

用隨意投茶的方法試茶,哪裡能準確檢驗出一款茶的好與壞呢?

《3》

泡茶工具,能裝茶就行!

泡茶,若難也難,說易也易,左不過是投茶注水這兩步。

只要能讓乾燥的茶葉,接觸到水,從廣義範圍上說,都可以算是泡茶。

一個容器,可以能裝得下茶與水,都可以是泡茶。

但,若是認為,好茶就該怎麼泡都好喝,不用特意挑茶具,那就太片面了!

日常生活里,泡茶的茶具,可謂是五花八門。

白瓷蓋碗泡、白瓷壺泡、紫砂壺泡、玻璃杯泡、飄逸杯泡、大碗泡、保溫杯泡、甚至於煮茶等,泡茶方法紛繁多樣,應有盡有。

但,這各式各樣的泡茶工具,都能將好茶的最美風采,展現出來嗎?

那可不一定!

不同的泡茶方法,得出來的茶香和茶味,必然有著差別。

良禽擇木而棲。

好茶自然要選對工具,才能成就金風玉露一相逢般的佳話。

若是讓茶與器之間,牽錯了紅繩,得出來的只能是一段孽緣。

像是內質豐厚的優質白茶,若是直接拿去用保溫杯悶壞,在長時間的高溫悶泡下,白茶內部的大量養分,容易被消耗喪失。

最後泡出來的茶湯,必然比不上白瓷蓋碗沖泡出來的效果。

長時間待在保溫杯里的白茶,原本的鮮香醇爽風味盡失,塵滿面,鬢如霜。

可見,若是認為好茶怎麼泡都好喝,不挑泡茶工具,實在是謬論。

若不然,最為適宜做清蒸的新鮮大龍蝦,拿去了做糖醋風味,那該變成怎樣的黑暗料理?

《4》

隨意注水,不講究方法

這個世間,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實在是個未解之謎。

但,泡茶的時候,若想泡出好茶的風味,順序必然是先投茶,再注水。

若是用隨意注水的方式,難以將茶葉內部的美好滋味釋放出來!

茶,並非隨意泡泡就會好喝。

諾,簡單的注水方式上若是出了錯,一樣會讓茶變得不好喝。

一、投茶注水的先後順序,為什麼要講究?

泡茶,一般是先投茶,再注水。

投茶過後再注水,能將茶葉打濕浸潤,讓茶味可以得到更好的釋放。

合格的茶葉成品,含水量大多處於較低的狀態。

這時,若是注水結束後,再投茶,茶葉很容易漂浮在水面上,影響滋味的釋放。

可見,想要泡好一杯茶,細節之處可是半點也不能少。

二、蓋碗泡茶的時候,為什麼不提倡一開始就定點注水?

定點注水,顧名思義,就是固定一個位置,將水注入。

但,在一開始泡茶的時候,蓋碗內的茶葉處在乾燥狀態,體態是較為輕盈。

一開始的時候,只往同一個位置注入水,在水流的翻滾下,會有不少茶葉浮起來。

這部分沒有被打濕浸潤到的茶葉,內質物無法順利釋放,泡出來的茶湯,少了這部分茶葉的參與,自然難以達到最佳狀態。

蓋碗泡茶,在前面四五沖泡茶的時候,需要採用環壁注水的方式。

提起燒水壺,沿著蓋碗內部,快速的畫一個の字,將干茶均勻的打濕和浸潤。

等到後面幾沖泡茶的時候,乾燥的茶葉喝飽了水,馴服的待著蓋碗內。

這時可以根據個人的泡茶喜好,任意選擇環壁注或定點注的方式。

泡茶注水的時候,若是不講究方法,哪裡能泡茶好滋味呢?

《5》

泡茶時間長短,高興就好!

好茶,就該怎麼泡都好喝,悶泡後不苦不澀才是好茶。

這是不少人對於好茶的最大誤解。

甚至於,在買茶試茶的時候,一昧奉行這條悶泡法則。

不知白白錯過了多少好茶。

隨意泡茶,注水結束後,長時間的讓茶與水待在一起,不留意是泡茶時間的長與短。

殊不知,這樣的泡茶方式,對茶湯風味的表現力,會有很大的影響。

用悶泡後不苦不澀來判斷好茶,是騎驢找馬,難以找到真正的好茶。

眾所周知,一款好茶,內在的養分物質十分充足。

按照浙大王教授的說法,茶葉里,可溶於熱水的三大類茶味物質,主要有三種。

茶氨酸——滋味清甜鮮爽;

茶多酚——味澀;

咖啡鹼——味苦。

一杯好喝的茶,必然是茶氨酸含量豐富,茶多酚和咖啡鹼含量適中的狀態。

但,在泡茶的時候,尤其是一開始前幾沖泡茶時,泡茶時間無限量延長,會讓茶多酚和咖啡鹼過多釋放,造成茶味苦澀。

內質豐厚的好茶,在長時間悶泡之下,面目全非,難以達到絕佳的風味狀態。

對於好茶,更為科學的檢驗方法,是快出水的泡茶方式。

注水結束後,快速的倒出茶湯,一衝沖感受茶香和滋味的變化。

通過香氣、口感、耐泡程度等多方面進行綜合考量,才更能準確找出好茶。

若是用悶泡後不苦不澀的標準衡量茶葉好壞,最終容易遇到的,是內質寡淡的庸茶。

這些產地一般,工藝不精,儲存一般的茶葉,由於內質物的缺失,經過長時間的悶泡,也只能泡出零星的茶味物質,毫無喝茶的趣味體驗。

這樣的茶,確實可以說不苦也不澀,但也無味,能說它是好茶嗎?

隨意泡茶,忽略泡茶時間的講究,難以邂逅到真正的好茶!

《6》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枝頭無花空嘆息。

一去不留頭的時光里,不珍惜當下,會白白成為那個錯過花期的「空折人」。

一朵花的美,綻放得是多麼驚艷?

若是白白錯付了,實在有負良辰美景的饋贈。

好茶,一碗喉吻潤, 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

幾杯好茶下肚,思緒偏偏,勾人心神。

曼妙的好茶,若是拿去隨意沖泡,實在是錯付。

品質好的茶,不講沖泡方法?錯!

越是好的茶,更要用心泡,才不負茶味!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陳茶事 的精彩文章:

不是所有帶「棗香」的白茶,都是優質老白茶!
孟母三遷的現實版,排除影響白茶儲存的五大外因,存出老白茶!

TAG:小陳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