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數字貨幣提前走出寒冬,但這未必是好消息

數字貨幣提前走出寒冬,但這未必是好消息

進入5月份後,比特幣和其他加密數字貨幣的價格上漲堪稱氣勢如虹。

比特幣交易所Coindesk的數據顯示,從5月1日到5月30日,比特幣的價格上漲了65%,排名第二的以太幣和排名第三的萊特幣分別上漲了68%和56%。

實際上,包括比特幣在內的數字加密貨幣上漲行情從年初就已經開始。全球加密貨幣市值從年初的1257億美元一路上漲到目前的2803億美元。這其中,比特幣作為全球最大的數字貨幣,其市值達到1549億美元。

從今年年初至今,全球數字貨幣市值已經上漲了一倍多。數據來源:Coinmarketcap

這波上漲行情普遍被數字貨幣投資者們認為,從2018年年初開始的「數字貨幣寒冬」已經過去。

比特幣為主的數字貨幣曾經在2017年經過一輪瘋狂的上漲。比特幣價格最高一度接近2萬美元,製造了資產泡沫。隨後泡沫破裂,在整個2018年,比特幣的價格一直處於下滑中。到2019年年初,比特幣價格降至3100美元左右。

數字貨幣成為避險資產工具,是引發本輪上漲行情的原因之一。但這種上漲未必是一件好事。「避險」可能意味著全球整體經濟動蕩,投資者資產保值和增值遇上麻煩;在另一方面,數字貨幣本身的風險也比較大,成為避險工具後有可能給投資者帶來更多風險。

漲價的必然和偶然

稀缺是引發所有物品價格上漲的必然原因。

2009年,神秘的中本聰創建比特幣,將其數量設定為2100萬個。礦工們用礦機進行計算「挖出」區塊後,會獲得一定數額的比特幣獎勵。10年來,成千上萬台礦機不停運轉,總共獲得了超過1771萬個比特幣獎勵。

獎勵數量並非永久不變。按照中本聰事先的設定,大約每挖出21萬個區塊,對礦工獎勵的比特幣數額減半。2013年和2017年,比特幣的獎勵數量已經兩次減半。下一次減半預計在2021年到來。

這就是說,未來可交易的比特幣不僅數量已不多,而且被「挖出」的速度也會減緩。於是,比特幣的交易價格,也隨著兩次獎勵數量的減半而出現上,並吸引了大量資金入場。

從歷史記錄來看,2013年比特幣價格出現了第一次大幅上漲。當年9月比特幣價格從100多美元猛漲至將近1000美元,在隨後的兩年中出現價格腰斬,直到2016年才進入上升軌道。第二次大幅上漲發生在2017年,比特幣價格上升到當年年底近兩萬美元,然後在2018年價格再度腰斬。

「本次比特幣價格再次上升,有必然的因素。這就是它的價格的周期性。」從事數字貨幣和區塊鏈研究的美國Fintech4Good網站創始人張曉晨對36氪說。

但稀缺並不總是數字貨幣上漲的全部原因。

投資分析師們普遍預測,下一輪比特幣價格的行情來臨在2020年-2023年之間。例如,研究機構鏈得得就在2018年年底的預測中認為,本輪數字貨幣的下行周期要延續到2020年5月之後。2019年春天的這輪漲幅,讓人感到有點意外。

一部分原因是在5月之前,比特幣的價格已經走上上行通道。在1月到4月間,比特幣價格漲幅為37.6%,為投資者提供了預期空間。

更主要的原因,如CNBC在5月30日的一篇報道中說,大國之間的貿易摩擦出乎意料的升級,以及人民幣在5月短時間內的迅速貶值,使避險資金選擇轉向投資比特幣及其他數字貨幣。

張曉晨認為,這些來自外部的、偶然性的因素,使數字貨幣價格進入了快速上漲的軌道。

新的避險工具?

推動本輪數字貨幣快速上漲的這些偶然因素,對全球經濟大環境而言,並不是什麼好消息。

貿易摩擦可能會導致2019年全球經濟增速大幅放緩。5月22日,經合組織宣布第二次下調對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至3.2%。最早的預期為3.5%。

在過去的一個月中,受貿易摩擦等各種因素影響,美股道瓊斯、標普和納斯達克指數分別下跌了5.5%、5.6%和6.6%。但通常作為傳統避險資產的黃金價格幾乎沒有發生變動。這是因為美聯儲無降息計劃,美元沒有產生通脹預期,黃金的保值功能無從發揮。

股市的下跌仍讓市場避險情緒大增。充滿變數的情況下,選擇什麼投資工具,才能確保資產保值和增值?

「如果對主流經濟的保值需求不能被主流經濟滿足,通過數字貨幣對資產進行保值這件事情才會有深刻需求。」張曉晨說。

數字貨幣的去中心化特徵,使其擺脫了以央行主導的法定貨幣發行體系,不受法幣發行和匯率變化影響,理論上不存在通貨膨脹、匯率損失,同時交易費用低廉,可以快速跨國交易,適用於避險資產。

於是各個媒體上就出現了「央行屯黃金,江湖屯比特幣」這一說法。

《紐約時報》在今年2月份的一篇報道中提到了一位委內瑞拉比特幣用戶的經歷,可以作為參照。在委內瑞拉法定貨幣玻利瓦爾每天貶值3.5%的情況下,此人通過在美國的比特幣交易所定期售出自己持有的比特幣,換取必要的玻利瓦爾維持生活。整個交易過程大約持續10分鐘。如果持有黃金的話,兌換玻利瓦爾的過程既麻煩又不安全,還得交手續費。

數字貨幣的投資者們,大部分可能不會到以此維持基本生活的程度。但是作為一種保值投資選擇,數字貨幣的角色與黃金大體相當,但是數字貨幣交易起來更加方便,交易成本更低。

福布斯雜誌在近日的一篇報道中說,位於倫敦乾草市場附近的一家比特幣交易中心最近出現過一位客戶,希望從該中心購買全球25%的比特幣——大約價值380億美元。

雖然交易中心不可能提供如此多的比特幣供交易,但旺盛的購買需求自然會大幅推高比特幣的價格。

新變化,舊風險

數字貨幣價格上漲,對於其投資者來說還有另外一層危險的含義:數字本身也是有風險的,而且它的風險很難預測。

大多數數字貨幣沒有錨定法幣或者黃金等資產,刨除掉「挖礦」成本後,其價格主要取決於交易數量、頻率和進場資金。由於缺乏監管,交易所違規和發幣方坐莊操縱價格的情況並不少見。這導致它的價格經常大漲大落。截至本文發稿,比特幣的價格從24小時前的8736美元下跌到了8308美元,跌幅達到4.9%。這個跌幅跟美股指數一個月的跌幅也相差不遠。

其次是數字貨幣的交易所以及錢包本身的安全堪憂。日本的比特幣交易所Mt. Gox在2014年被黑客攻破,被竊走相當於4.5億美元的比特幣,直接將比特幣打入為期至少兩年的熊市。從誕生至今,大約有300萬到400萬個比特幣因為被竊、密鑰丟失或者其他原因沒有進入流通。它們的數量太大,為比特幣交易定價帶來了不確定性。

張曉晨認為:「除了安全和漲幅,對數字貨幣最大的風險是政策和法律的風險。」各個國家和地區對於數字貨幣的監管政策還處在變化的過程中。美國的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從2018年至今,數次推遲表決設立基於數字貨幣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這限制了數字貨幣衍生品交易的發展。

更重要的是,隨著數字貨幣屬性的演進和改變,很多國家的監管政策還會出現改變。這又是另一重不確定性。

"如果僅僅為了(資產)多樣化配置,你不妨持有一點數字貨幣。」紐約大學研究數字貨幣的經濟學家David Yermack在2017年對媒體說。他隨後補充道:「如果你不了解它,那就算不上安全。」

或許這就是數字貨幣作為避險工具的價值所在:風險控制需要多元化,數字貨幣是選擇之一,但既不是必然選擇,也不是全部選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服務消費者場景化需求,「圈圈科技」為商家提供運營中台
農貿批發經營管理SaaS服務商「菜小秘」,切入批發交易服務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