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實的建寧公主:丈夫兒子被康熙屠殺,死後只剩下一罐骨灰
《鹿鼎記》是金庸先生筆下的名著,韋小寶與先生筆下以往塑造形象大有不同,與康熙小皇帝的種種互動更是令讀者捧腹大笑。雖然,著作的內容是假的,歷史上有無韋小寶這個人都另當別論,但是,著作里談到的康熙的妹妹建寧公主卻是切實存在的。影視劇里塑造的建寧公主是一位刁鑽活潑的人,而且,韋小寶還陪著建寧嫁給雲南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
那麼,真實的歷史是這樣的嗎?
康熙十三年四月的時候,康熙帝下旨賜死了吳應熊、吳世霖。可以說,吳三桂叛亂的代價是慘痛的,他間接的葬送了兒子與孫子的性命,吳三桂恨死了康熙,於是,他將魔爪伸向兒媳建寧公主。歷史上,建寧公主的原型是和碩恪純長公主,是清太宗皇太極的小女兒,自小受到哥哥和父親的寵愛,算是康熙帝的親姑姑。公元1653年嫁給了吳應熊,跟其妻妾一起侍奉夫君。
可以說,她的一生很是不幸,但究其原因,都是她的公公吳三桂一手造成的。
那麼,這究竟為何?
吳三桂可謂是響噹噹的風雲人物,當時,他引得清軍入關,按說吳家會得到清王朝的庇佑,保他家萬年太平。但就是這樣一位為大清立下汗馬功勞的名將,最終,以無比悲哀的結局走完了他的人生道路。隨著吳三桂身首異處,為之難過的有和碩恪純長公主。那麼,作為兒媳,為何為藩王而苦?這裡有何隱藏的故事?
那就要從和碩恪純長公主下嫁給吳應熊說起了。真實的故事與鹿鼎記描繪的相差甚遠,吳應熊和公主非常恩愛,公主也明白,婆家是她唯一能夠依靠的靠山。而且,自己已然嫁為人婦,就算與夫君不合,這個皇室身份也幫不上她什麼,與其這樣,不如和駙馬相安過日子。令她欣慰的是,駙馬與之相親相愛,雖偶有摩擦,但是,對她卻是極好的。
這段政治婚姻,其實,就是康熙牽制住吳三桂的手法,正如滯留吳應熊在京為官一樣,雖說,吳應熊升職很快,從三等子爵到一品大員沒有用多長時間,但是,這也改變不了吳應熊是康熙「人質」這件事的本質。起初,吳應熊對公主並不抱什麼希望,只是完成父親的要求而已,難得的是二人很甜蜜。並且,公主與駙馬過了相愛的十八年,育有一子吳世霖。
最終,真正把公主的命運推向一個悲慘結局的人就是她的公公吳三桂。
吳三桂與清廷的關係逐漸惡化,在他六十大壽之際,康熙特許公主駙馬和吳世霖三人前往雲南為他慶壽。公主知道,這一行不單單是祝賀生辰,自己也擔任使臣向公公示好,以恢復吳三桂與清廷關係,所以,公主立志完成使命。吳三桂幾十年里,一直駐守雲南貴州兩個省,可以說,簡直就是當地的土皇帝,雲貴二省就是他的所轄一樣。
康熙為杜絕與吳三桂兵戎相見,先以求和的姿態示好,打破他做土皇帝的夢想。如果,他繼續這樣做,輕者會引起不滿,重者就會引發悲劇。公主一家抵達雲南之時,整個雲南都因皇親貴胄的到來而沸騰,城內張燈結綵十分熱鬧。吳三桂攜妻子早早地夾道等候。幾十米外,見到隨行大部隊,立即跪下磕頭迎接公主駙馬,而和碩恪純長公主也趕緊下車給公婆施了扣頭大禮。
公主苦口婆心勸誡公公,駙馬吳應熊在旁煽風點火,也勸導父親不要與清廷繼續作對。吳三桂似乎聽進去一些了,兩年後主動上書康熙希望撤掉三藩、其他兩人完全以吳三桂馬首是瞻。因此,他主動要求撤三藩的舉動也令康熙想了很久,不知道他是故意演戲還是真有此意。於是,康熙乾脆將計就計,同意了他的要求,順便派人去雲南商討撤藩事宜。
和碩恪純長公主知道後終於送了口氣,在她看來,只要老公公跟清廷合作家裡就會一切安好。就在和碩恪純長公主憧憬美夢之時,吳三桂的舉動徹底讓她失望了。吳三桂扣留了康熙派過來的兩位官員,自己揭竿起義招募兵馬,建國號為「周」,自此,吳三桂正式叛亂。和碩恪純長公主知道後,心裡也很明白:自己與吳家的緣分盡了。
康熙十三年、吳三桂周王元年,康熙下令處死了吳應熊和吳世霖,但據朝鮮《燕行錄》、《康熙起居注》和清人王沄的《漫遊紀略》記載:公主及幼子被幽禁宮中,年僅三十三歲的公主淪為寡兒孤母,吳三桂的舉措無疑將兒媳婦也推向了生命的盡頭。康熙二十年雲南平定,公主所出的兩個幼子及其他庶子被全部處死,康熙下令吳三桂「二幼孫縊殺,諸庶孫斬首棄市」 。
在之後將近三十年時光里,公主活的鬱鬱寡歡。儘管康熙心疼妹妹,儘可能彌補她的缺失,多次下詔書請其回宮,但是,康熙怎麼做都彌補不了她失去親人的苦痛。最終,公主於六十三歲離世,恭親王常寧的兒子海善貝勒代為安排身後事。可悲的是,和碩恪純長公主死後也沒得安寧,她的墓地被盜墓賊挖墳掘屍,之後只剩下了一個骨灰罐,園寢今已平毀。
所以,真相是:歷史上沒有韋小寶,但是,建寧公主是切實存在的,一生悲慘。
參考資料:
【《鹿鼎記》、《三藩之亂》、《漫遊紀略》】
※本是戲台拉二胡的可憐娃,搖身一變成了北洋軍閥之一,還當了總統
TAG:山川文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