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艦導彈如果縮小到只有石子大小,航母能不能進行探測和攔截?
航母能不能發現並攔截石子般大小的反艦導彈,關鍵在於雷達有沒有能力探測到這一目標。雷達從本質上講其實就是一個無線電發射和接收儀器,通過發射出去電磁波對目標進行照射,然後再接收並分析返回的電磁波信號,分析出被探測目標的大小、速度、方位等信息。
(艦載防空雷達引導防空導彈進行攻擊)
因此雷達要準確的探測出來襲目標,就必須要收到有效回波,而回波的關鍵在於目標的雷達散射截面積(RCS),如果RCS面積過小,那麼雷達發射出去的電磁波大部分會繞過目標,回波的信號會很弱,甚至會被海面和雲層雜波所覆蓋,那麼雷達的接收分析裝置也就會將這部分雷達波給自動過濾掉,目標也就不能出現在雷達顯示屏上。那麼石子大的反艦導彈能不能反射回有效的雷達波呢?
(AN/SPS-48三坐標對空搜索雷達)
目前雷達對於微小目標的探測依舊是個難點,我們以美軍尼米茲航母上的AN/SPS-48三坐標早期預警雷達進行分析。這種雷達目前是主流水面艦艇對空搜索雷達中比較先進的,雖然它對5平方米RCS反射面積的目標探測距離可以達到220公里,但是目標RCS面積如果縮小至1平方米,探測距離就將會大幅度縮水至90公里,如果目標RCS面積直接縮小至0.1平方米以下,那麼在AN/SPS-48雷達界面上就會直接消失,因為被當做雜波過濾掉了。而反艦導彈如果只有石子大小,那麼RCS反射面積肯定小於0.1平方米,航母上的雷達肯定是探測不出來的。
(各國五代機RCS面積,純屬推測,可能與事實不符)
我們所說的五代機隱身性能其實和石子大的反艦導彈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都是通過減少自己的RCS反射面來達到隱身性能。我們都知道第五代戰機有一個標配的性能,那就是隱身性能,而這個隱身並不是肉眼看不見,而是讓雷達探測不到。五代機通常採用小反射外形設計、外附隱身塗料、內置彈倉、發動機出氣口隱藏或彎曲等方式盡量減少自己的RCS反射面積,美國的F22隱形戰鬥機據說平均RCS反射面只有0.01平方米,也正因為如此,美國才敢公開叫囂,F22可以突破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防空網,因為目前絕大多數雷達確實無法對其進行有效探測。
當然了,如果要探測隱身目標,還可以使用米波這種不容易被隱身塗料吸收的波段雷達,可以增強對隱身飛機的回波信號。但是石子大小反艦導彈並不是利用吸收折射等手段刻意隱身,而是本身RCS面積就小,你不管使用任何波段雷達,它能夠反射的雷達波就是這麼點,你根本毫無辦法。
(國產反隱身米波雷達成功發現並捕捉F22航跡)
事實上,別說是石子,就算是飛鳥大小的目標,以現有的雷達技術也很難探測出來。舉一個很典型的例子,飛鳥一直都是民航乃至軍用飛機起降的重大安全隱患,它們經常撞擊導致飛機前擋玻璃破裂甚至發動機空中停車,可謂防不勝防。儘管飛鳥問題已經存在了許多年,但是機場目前對於飛鳥的驅趕還基本上限於目視搜索然後人工驅趕,原因就是雷達對於這類小型低速目標太難做出判斷了,即使是利用雲數據進行信號類比分析,飛鳥群微弱的雷達反射波也經常被當做地面雜波直接過濾掉了。目前西方最先進的Merli和Accipiter機場探鳥雷達雖然已經投入了使用,但是有效距離不過十幾公里,還經常產生誤判,要探測石子大小目標更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探鳥雷達)
如果有朝一日能夠發明出可以探測石子大小目標的雷達,那配合航母上所搭載的防空武器還是可以擊落這麼小的反艦導彈的。航母防空導彈雖然對付這樣的的小目標有點大炮打蚊子的無力感,但是另一種近程防空武器則是對付這類目標的剋星,它就是近防炮!目前不管是美國的密集陣、歐洲的守門員、俄羅斯的AK630,這些近防炮系統都能夠打出每分鐘數千發的射速,我國的1130近防炮射速甚至超過1萬發/分,能夠形成高度密集的彈幕,即使是石子大小的反艦導彈,也將最終被密集彈幕所絞殺!
(感受一下730近防炮的恐怖射速吧!)
※用原子彈摧毀航母編隊,水下爆炸和空中爆炸,哪種更容易團滅?
TAG:軍史吐槽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