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論語》里老農懟子路:你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哪個是你的老師?

《論語》里老農懟子路:你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哪個是你的老師?

歡迎關注《寫乎》,您的足跡就是《寫乎》!

作者必看:採用即有稿酬,每月6000元等著您:《閱讀悅讀》作者獎勵標準(2019年第一版)和徵稿選題

作者:閆楊虎

(子路)

根據人們對這則小故事的習慣性叫法,我們姑且將其稱作《荷蓧丈人》(選自《論語》)。

反覆閱讀文本之後,我認為這是《論語》里最為奇怪的一段文字。

文中幾處敘述似乎不合生活遇輯,令人疑惑甚至發笑——怎麼會是這樣?不應該是那樣的嗎?這是敘述者的無心疏漏,還是文中人物有悖生活常識的言行背後,竟還潛藏著一些我們容易忽略的什麼?

我們一起,在這簡短的文本里,檢尋這些頗耐尋味的地方,並試著給出一些解釋。

(老農懟子路)

(一)子路問得奇怪,老農回答得奇怪

子路跟從老師孔子等人,不小心落在了後面。路上遇見一個老者,用拐杖(此處存疑,稍後討論)挑負著一隻「蓧」(一種竹製的除草工具)。就問老者:「子見夫子乎(請問您見過我的老師嗎)?」

這一問可真怪,一般人向別人打聽一個人,開口大多是「(請問)您見過一個什麼什麼樣的人嗎?」哪有這樣,一上來就問別人見過他老師沒見過的?

子路問得怪,老人回答得更怪——「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

生活中,我們回答類似的問路者,差不多是這樣的吧:「(基於子路的那一問)你的老師長什麼樣呢?穿什麼樣的衣服?有什麼其他較為明顯的特徵嗎?」恐怕很少這樣直接懟人家一句「四體不勤快,五穀分不清,誰是你的老師?」一點也不客氣,這老人家怎麼回事,對一個問路者這樣生硬的態度?

(孔子)

仔細想想,這十分怪異的問答里,也許隱藏著這樣一個事實——孔子等人在當地恐怕有些時日了,人們都知道有這麼一群人,整天不事生產,跑來跑去,只以口舌鼓動一些有才華有德行的人,走出自我生活的小圈子,要為民做官為國做官。

這樣才能解釋子路上來就問人家見沒見他老師的問題,他認為人們應該都知道他問的「夫子」就是孔丘;同時也能解釋老人的傲慢無禮了——只有實際參與生產勞動的人才對社會有用,才可以稱得上夫子。

孔子等人的不懼風雨,周遊列國,宣揚禮樂治國的抉擇,與老人(類似觀點的還有長沮、桀溺、接輿等)務實於勞作的抉擇產生了碰撞,孰是孰非,一時也不好說清。

站在今天的角度上看,都有道理。

從後來的老人家熱誠招待子路和在子路回訪時「行矣」(走啦)的舉動,以及孔子等人後來的行動看,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雙方都是對社會有清醒認識和儘力而為的人,都堅持認為自己的抉擇是正確的,並不是我們一般所見解說文字里的一味的批判老人家是「消極避世」者的。

誰見得有德行智慧而躬耕于田就錯了呢?

(二)老農幹活,子路站在一旁看合適嗎?

子路在老人家「植其杖而芸(耘)」時「拱而立」,恭敬謙謹,不失孔子弟子風範。

但他不找他老師了嗎?

從後面的老人「植其杖而芸(耘)」,大略可以猜想,老人家是挑負農具趕往田間勞作,時間應該還早,離天黑也許還有一段時間,子路問過老人有關自己老師孔丘的消息後,按理是該繼續前往找尋老師才對。

他之所以「拱而立」,停下來恭候在老人的身邊,看老人勞作,最大的可能是老人對他老師的評價「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引起了他對老人思想上的極大興趣,意識到這老人家不簡單,傲慢的態度背後,藏著一個智者對社會人生的認識。

而這種認識又與他及他老師孔丘等人的全然不同,有深入了解的意義。

(三)子路為什麼不幫忙?

子路「拱而立」,拱手曲身靜候在旁,謙卑而有敬意,現出孔門子弟很好的修養。

但年老者忙於勞作時,年輕者靜立一旁,這種做法妥當嗎?於孔子所宣揚的「禮」上合適嗎?

我的看法,子路之所以只是「恭而立」而沒有下田幫上老人一把,有這幾種可能:

第一,子路本為獵戶,「耘」(除草)這樣的活計非他所長,或者根本不會。

第二,長期跟隨孔子,疏於勞作,忘記還應該給人家搭一把手。

第三,受孔子影響,認為田間勞作於當時社會並無大的裨益。

第四,老人家所除草之地為水田,「植其杖」是「芸」(除草)這個田間勞動程序的輔助。「杖」是除草工具的一部分。

第五,老人並未老得需要拐杖走路,還要下田勞動的。

前三種好理解,可作討論,此處不作展開闡說。第四、五種也許會引起大家稍多的質疑。

引2006年第二期《船山學刊》沈如泉先生《「植其杖而芸」新解》以釋。沈先生通過較為詳實的考證研究,認為「植」應為「扶著」;「杖」應為水田除草工具,「足耘」(以足踩草入泥,破壞雜草的生長,此類草可以不用手除)時人踏扶入水而除草之用;「蓧」是保護腳的,除草時綁在腳上避免腳被雜草硬物所傷。

此說如果符合當時事實,則老人當年所立之田當為水田。

我本人還是傾向於這種說法的,觀察孔子周遊列國路線圖可知,孔子周遊列國是從魯國出發,大致走了衛國、曹國、宋國、齊國、鄭國、晉國、陳國、蔡國、楚國等地,這次出遊地里確實有些地方是種水稻的。

再說老人的年齡。

當晚,老人留子路住在自己家時,曾讓自己的兩個孩子出來拜見客人。

子路後來評說老人不出來做官時,說老子懂得「長幼之節不可廢也」。跟隨孔子周遊列國那些年,子路50歲上下(孔子55歲時開始周遊,《史記》記載子路「少孔子九歲」。也有人考證後撰文稱子路應比孔子小二十九歲,《史記》上為缺漏句),老人這兩孩子相對子路來說為「幼」而非「少」,是否可以推斷老人的孩子應該不會太大,至多三十左右?老人的年齡會多大呢?比子路大不出多少吧?體力應付水田除草這樣的活計應該還是可以的。

老人所立之田為水田,年歲也足以對付田間除草的勞動強度。則子路立於老人身旁而不上前幫忙的做法,就有了較為妥切的依據——孔子弟子子路非不識禮也,實水田不能隨便而入也;沒有專門的水田除草工具,下到田裡也幫不上忙的;就是將那工具要過來,獵戶出身的子路也未必就會立馬學習操作的。

子路「拱而立」,看著老人勞作而自己幫不上忙,恭敬里透著一些羞愧。這看似不完全合「禮」的靜「立」之背後,應該藏著孔子等人不懼途程遙遠甘於櫛風沐雨的艱辛和不改其志的執著精神。

(四)老農全家為何玩消失?

後來天晚,老人「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並「見其二子焉」,讓他的孩子出來拜見子路,給了子路很好的招待,體現了良好的家風和待客之道。

第二天,子路找到了孔子,將昨天的情況一一告訴了老師。

孔子聽罷,認為老人是個有修為的「隱者」,禮尚往來,子路應該回訪一下老人以示感謝,並可藉此讓學生再向老人深入宣揚一下自己的思想主張(子路應與老人有過一定的交流)。

孔子讓子路回訪老人,但子路趕到老人家門前時,老人一家卻你「至」我「則行」,玩消失了。

這怎麼回事?

結合老人此前的言行,我們大致可以猜想,老人有這樣的考慮:我尊重你們的人格,但我不同意你們的抉擇;我改變不了你們,你們也改變不了我;我預料你(孔丘)會看重我的學識而派人或親自前來找我,我不想有人打擾我的清靜,更不想改變我的抉擇,你(們)來,我去,躲你一段時間再說……

(五)老農熱情地款待了子路,子路為什麼還要抨擊他?

沒有再見上老人,子路對老人來了一段頗顯憤激的批評之語:有修為卻不出來做官,是不合道理的。(老人深知)長幼之間的關係都不可廢棄(讓自己的兩個兒子出來拜見來客),君臣之間的大義又怎麼可以廢棄呢(不為人臣而白白浪費才華)?一個人想潔身自好卻搞亂了最重要的倫常關係(君與臣)。君子做官,是為了推行(真正的)道義啊!

不錯,站在擔當社會責任的角度來說,這些話說的的確很有道理。這種觀點也很好地友撐了中國此後兩千多年的發展,未來也必然還會繼續它的作用。

但這些話由孔子說出,或孔子其他弟子說出,倒還說得過去。可這慷慨激昂偏偏從剛剛受人恩惠的子路嘴裡出來。按說子路出於人家留宿之恩,應該對老人一家的莫名消失感到遺憾。

這些話說得不太合乎道義啊!

只有一種解釋:子路的性格。

子路直率勇敢還有點鹵莽,有極強的原則性。

這個從孔子見了南子這個女人,他作為學生竟敢「不悅」,《侍坐》篇里「率爾而對曰」,放火焚燒蒯聵和李悝所登之台等細節可以看出。

跟隨孔子多年,子路深得老師思想真義,認為一個有才德的人,就該及時出來為社會做事,有社會責任心,有擔當,積極於社會進步做出努力。他的話語里語氣上或許不甚恰當,但其不辭辛苦追隨孔子,為社會改革而努力的憂患意識和歷史責任感,卻是毋庸置疑值得尊敬的。

這也正是儒家精神之所以流傳千古的根本所在。

對疑點一一找尋和解讀之後,我們發現,《荷篠丈人》奇怪的敘述背後,其實只是將有些細節作以適當隱藏,這與《論語》語錄體寫作特點有關——極其重要的留下來,不影響人物思想感情的旁枝末節,儘可能地儉省起來。

這種寫法對我們的做人做文都是有裨益的,我們在學習《論語》有關思想的同時,也可就《論語》一書的這種寫法學而習之。

【作者簡介】閆楊虎,文學愛好者,文字里修行,文字里美好,文字里走著芳香的路。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點一下文末「在看」。

歷史文化類投稿郵箱:

小說散文類投稿郵箱:

顧問:朱鷹 、鄒開歧

主編:姚小紅

編輯:洪與、鄒舟、大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閱讀悅讀之寫乎 的精彩文章:

《紅樓夢》里最拿大丫鬟是誰?連薛寶釵和林黛玉都不放在眼裡
他五個月大就進監獄,長大成為皇帝後將漢朝版圖擴大百萬平方公里

TAG:閱讀悅讀之寫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