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面朝大海、隱於沙丘的美術館

面朝大海、隱於沙丘的美術館

在阿那亞安靜美好的海邊,一座富有意趣的美術館面朝大海、隱於沙丘之下。這是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的第一座分館,它把高品質的藝術帶到美麗的海邊,讓藝術融入生活並與之共鳴。2019年4月23日至9月8日,展覽「敢當:當代神石註疏」在此呈現,讓我們一起藉此機會,走入這個神奇的沙下空間。

UCCA沙丘美術館

致敬自然

UCCA沙丘美術館總面積930平方米、擁有7個室內展廳及3個戶外展廳。美術館由OPEN建築事務所李虎、黃文菁主持設計,靈感來源於孩童們在海邊挖沙的遊戲。建築師嘗試在沙丘里「挖掘」創造出形態各異又互相連接的一些「洞穴」——這也是人類最原始的居住形態和最早的藝術創作場所。

於是我們看到,一系列細胞狀的連續空間,構成了UCCA沙丘美術館裡豐富的功能,包括大小各異的展覽空間、活動空間、咖啡廳等。經過入口隧道和圓頂接待廳後,可到達展區。透過館內的各個洞口,可看到四時不同的海景。通往沙丘頂部的螺旋樓梯,則引領觀眾,由洞穴暗處通向視野平台。

海岸沙丘是歷經漫長的時間累積和風沙推移而自然形成的,將美術館選址於沙丘之下,也是設計師李虎與村長馬寅關於人與自然關係的一種觀念上的契合,即對於自然,人類應保有尊重與敬畏。這同時也是對自然的一種保護:因為沙丘美術館的存在,這片沙丘將永遠不會人為「被推平」,從而維護了千百年累積下來但也十分脆弱的沙丘生態系統。

展覽

敢當:當代神石註疏

繼「後自然:UCCA沙丘美術館開館展」於4月7日結束之後,UCCA沙丘美術館迎來了第二個展覽:「敢當:當代神石註疏」於 2019年4月23日至9月8日呈現在此呈現。展覽收錄了10位國內外藝術家的作品。這些作品在形式或材料上均與石頭有所聯繫,也偏向從當代的眼光審視這一沉默的文化質料。

「敢當:當代神石註疏」展覽現場。

藝術家的個體意識借本次展覽的機會降落到廣闊、古老的集體意識之中。本次展覽特依據沙丘美術館的獨特空間而設計,這座由建築事務所李虎和黃文菁主持設計的美術館隱於距北京約300公里的阿那亞黃金海岸社區內的沙丘之下。

「敢當:當代神石註疏」展覽現場。

趙要作品在「敢當:當代神石註疏」展覽現場。

借美術館首次於春夏兩季開放的展覽機會, 沙丘美術館期望藉助其自身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建築特色,向更大範圍的公眾推廣中國及世界範圍內的當代藝術。本次展覽由策展人楊紫策劃。

展覽作品彷彿是「萬物有靈論」的註腳——即便是石,也包含生命、感知和思維能力。王思順的《啟示 1691》為撿拾來的石頭賦予擬人化的視角,三塊矗立著的石頭莊嚴地站在一條直線上,拘謹地互動,彷彿在參加一場緊張的宗教儀式。

謝素梅作品在「敢當:當代神石註疏」展覽現場。

趙要、林穴和米格爾·安赫爾·里奧斯選取普通形狀的石頭,卻通過細節、位置和動勢的經營,讓作品獲得生機:趙要將巨大的紅色瑪尼石置於沙丘美術館前方的開闊海浪沙灘之間,宛如汲取陽光的細胞;林穴將山中撿拾的果核描繪成漂浮的星球,或一個有機的生命系統;米格爾的錄像中從山上傾瀉而下的石球,亦讓人聯想起非洲羚羊才具備的矯健活力。

米格爾·安赫爾·里奧斯作品在「敢當:當代神石註疏」展覽現場。

石頭的「有靈」從側面提出這樣一些疑問:人類是否是世界萬物的唯一尺度?以人的需求衡量一切價值,這種普遍化的理解世界的方式是否失於狹隘?這種狹隘性是否會隨著城市化和現代化進程而形成異化的體制?

「敢當:當代神石註疏」展覽現場。

鄢醒作品在「敢當:當代神石註疏」展覽現場。

因為,只有人才能在資本的世界內消費、生產、創造剩餘價值,在這場遊戲中,自然只能充當被動的質料。鐵木爾·斯琴與謝素梅均試圖想像出與自然本身不同的尺度模型。鐵木爾·斯琴於2019年創作的《刺柏》宛如一塊人類紀之前的廣告牌,宣告著其所在時空的道德觀念。

謝素梅「藏石」讓人聯想起古代中國文人收集奇石以寄託對自然山水的嚮往,不過,她對石的展示更具有存在主義意味:在經過千百年自然界錘鍊的存在物面前,人以自身生命周期衡量時間,是否可能被理解為一種荒誕的行為?李維伊的《石冢》或許以更為幽默的角度述說這種荒誕:觀眾戴上眼鏡,便立刻位於石頭的內部,肉身與它同等堅硬。

李維伊作品在「敢當:當代神石註疏」展覽現場。

憑藉石頭以上神秘、自為的意象,在「敢當:當代神石註疏」中,幾位藝術家構築了更為虛幻的舞台,進一步將它置於「奇談」之中。陸平原在三塊石頭上鐫刻了關於藝術小組「隕石獵人」尋找地表隕石並將它們發射回宇宙中的系列故事;鄢醒還原了自

己寫就的、探討中國民國時期工業設計的小說中,玉石和燈具共處一室、交相輝映的場景。

王曉曲的繪畫試圖停留在拍攝者和藝術家對同一個圖像解讀的分歧上,藝術家賦予從網路下載來的生活照和旅遊照富於想像力的曲解,諸如「摸著石頭過河」之類的標語被奇詭地圖解化了。

展覽以神石的神話與傳說——其中多數誕生於悠遠的中國古代——作為框架,與這些作品形成詮釋上的對應。這種視覺的誤讀,與古老傳說在漫長的口口相傳過程中體現出來的開放性「神似」——正如中國神話學學者袁珂所說,「神話傳說在民間的流轉演變,情況複雜,難以究詰」。

然而,在這次展覽中,基於慣例與流變之間的話語與更具包容性的藝術視覺系統聯結起來,互相呈現為與準確無關、卻具有啟發意義的注釋。展覽試圖以此重新挖掘和召喚在當代藝術語境中不常被提及的文化意蘊。

靈石崇拜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石」這一極為常見的形象因此在民眾集體潛意識中獲得了神奇的光暈。這種光暈與展廳中藝術作品契合地相遇,避免了維特根斯坦描述 置於語言的圖像 時的那種焦慮感。

圖片由UCCA提供

Courtesy UCCA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羅博報告 的精彩文章:

勞力士成就殿堂鼎力支持第四屆「索爾蒂大師班」重回國家大劇院

TAG:羅博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