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個人,擁有這2種心態,早晚能夠成大器

一個人,擁有這2種心態,早晚能夠成大器

列夫·托爾斯泰說:「幸福的家庭有同樣的幸福,而不幸的家庭則各有各的不幸」,同理,成功者身上的素質也是大同小異,但是失敗者的失敗原因卻各不相同!

雖說是成功不可完全複製,但是我們可以從成功者身上總結好的經驗,從失敗者身上總結壞的教訓,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少吃冤枉虧,少走冤枉路,多「事半功倍」,更加接近成功!

縱觀曾國藩的一生,以及結合他所說的話,我們會發現:成大事者,往往都具備這兩種心理特徵。一個人,擁有這兩種心態,早晚能夠成大器。下面我們來一起看一看!

第一:能吃苦

常言道:「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曾國藩也說:「能吃天下第一等苦,乃能做天下第一等人」,而且他也是這麼做的!曾國藩終生處在拂逆之中,歷百千艱阻而不挫屈,克服了一個個人生挫折,終於成為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千古完人。

曾國藩在家書中親口承認吃苦心態的好處,他說:「吾平生長進全在受挫受辱之時,務須明勵志,蓄其氣而長其智,切不可戡恭然自餒也」。他剛去京城當官的時候,同僚都取笑他,但他發憤圖強,勤奮苦學,終得道光皇帝賞識,10年7遷,官至二品。

曾國藩剛創辦湘軍的時候,困難重重,缺人又缺錢,湖南當地的官員甚至聯合起來都排擠他,他都硬著頭皮堅持了下來;後來,湘軍又接連遭受了靖港兵敗和九江兵敗,大家就更加不看好他,但是他依然「堅忍」了下來,打掉牙和血里吞,吃一塹長一智,不斷總結戰鬥經驗,穩紮穩打;經過十幾年的艱苦奮戰,曾國藩帶領湘軍終於打敗了天平軍,立下了絕世奇功,位列晚清中興名臣之首。

苦難和成功是成正比的,吃大苦成大事,不吃苦不成事。我們要辯證看待人生苦難,將挫折當作成功的墊腳石,將苦難當成變得強大的「壯骨粉」;我們吃過的苦和難,都是一生寶貴的精神財富,而且它們還能鍛造我們的高尚品質,正如曾國藩所說:「受不得窮,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孟子云:「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成大事者,如西天取經一般,先要遭受「九九八十一難」,方能修成正果。而且,苦難往往能夠激發一個人的無限潛力,因為「智慧愈苦而愈明」,也如正如曾國藩所講:「世間事有一半是有所激有所逼而成的」!

堅其志,苦其心,勞其力,事無大小,必有所成!能吃苦者,方可成大器!所以說,成大事者,大都具備能吃苦的心理特徵,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艱難困苦,玉汝於成!

第二:心胸豁達

為人處世,太柔則靡,太剛則折,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所以做人不可偏廢,不能過於偏激。同理,一個人心裡如果只有苦,而沒有甜,也早晚會被各種瑣事壓得踹不過氣,積勞成疾,得不償失,正如《菜根譚》中所說:「憂勤是美德,太苦則無以適性怡情;澹泊是高風,太枯則無以濟人利物」。

正因為如此,曾國藩很懂得養心,養得胸中一種恬靜,養活心中一團春意思,而且他還總結說:「自古聖賢豪傑,文人才士,其志事不同,而其豁達光明之胸,大略相同」,他認為成大事者都該有一顆豁達而光明的心胸。

曾國藩養心的方法很多,比如他在工作時盡心儘力,勤勞耐煩,工作之外又能與身邊人形成一種沖融的氣象;他白天好好做事情,晚上又靜下心來反思自己,寫日記,寫家書等等;遇到糟心的事情時候,曾國藩經常用寫字讓自己心情穩定下來等等。

不僅是曾國藩,歷史上還有許多名人都具備豁達的心胸。比如,女皇帝武則天常年用靜坐和練字養心,活了82歲,政啟開元,治宏貞觀 ;一代梟雄曹操對文學、書法、音樂等都有深湛的修養,從他的詩歌中,我們可以讀到了他豁達而光明的胸襟。

曾國藩在《治心經》中說:「蓋暇則靜,靜則明自生;休則通,通則靈機常活」,一個人,閑暇下來才會安靜,安靜就會自然產生聰明,這就是「靜能生慧」;人休息可以讓身體各部位相通,相通就會常有靈機,這就好比機器需要休養、保養一樣。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能淡能靜,加以時日,心胸自然豁達!所以說,成大事者,大都具備豁達的心胸,既往不戀,當下不雜,未來不迎,勞逸結合,一張一弛,相得益彰!

真正能成大事的人,首先心志要苦,能夠吃苦耐勞,然後志趣要甜,能夠心胸開闊,這樣才更能可持續發展,笑到最後。一個人,若能擁有能吃苦和能豁達的這兩種心態,早晚能夠成大器!朋友們,您覺得呢?

【琢磨君】:弘揚傳統文化,傳播國學智慧。每天學習一點,每天進步一點!

今日話題:

您認為成大事者都有哪些特徵呢?

歡迎大家留言互動,發表您的看法!

文中圖片來自網路,版權屬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 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琢磨君 的精彩文章:

人生,做到了這「三淡」,反而會福報多多
老子《道德經》:一個人容易招致禍患的兩種跡象

TAG:琢磨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