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出門用什麼交通工具?
人類自誕生以來,就有出行的需求,要出行就要藉助交通工具。從「如泥乘橇禹行水」到今天的動車、飛機甚至火箭、飛船,某種程度上說,交通工具的更新換代推動著人類科技文明的發展。
交通工具的升級,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出行,現在不管要去哪兒,通過「單線」或「多式聯運」都能很快實現「點到點」。而古人就沒有這麼便捷了,出一趟遠門,經常都是以月為單位,出行工具也有很大的制約,這也制約了古人的活動範圍。
古代的普通人,一生也就以家為中心,活動區域很難超過100公里,而秀女、官員、將領或士子就不一樣了,他們要進京選美、趕考、述職、開會。要進京,肯定就離不開交通工具,不同目的、身份、時代的出行方式雖不一樣,但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一、遠古文明
「禹乘四載,泥行乘橇——《史記》」
禹是治水英雄,也是夏朝的創始人,他的出行方式代表了當時上層人的出行特點。所謂「四載」,指的是禹出行的四種交通工具,水行乘舟,陸行乘車,山行乘樏,泥行乘橇。
當時的舟只是一個小木筏夥伴渡船,與後來的船不是一個級別;
樏是古代走山路時乘坐的器具,一般有幾個人抬著,俗稱「山轎子」,到晚晴還有人使用此工具;
橇是古代在泥路上行走時所乘的公具。在北極圈內生活的因紐特人,現在仍在使用這種出行方式,幾隻雪橇犬拉著雪橇上的主人在冰面上滑來滑去。
二、馬車
馬車是馬拉著的車子,在先秦時期,它還有作戰的功能(凡馬車堅,甲兵利),不過都是改裝過的戰車。最開始,馬車是一馬拉雙輪,到後來出現四匹馬拉的車和四輪馬車。
起初,馬車的使用還有一定的身份限制,《後漢書》記載:商人不能乘馬車。到後來,隨著馬車的普及,逐漸成了遠行的主流交通方式。
官員進京或者美女選秀,大多是乘坐馬車,竇漪房當初通過初選後,就是乘坐馬車去長安複選。甚至連皇上出行或回京的御駕,也是豪華升級版的馬車。
馬車的使用歷史很久遠,並一直延續到20世紀。淘汰馬車的並不是更快的馬車,而是更先進的火車和汽車的出現。
三、轎子
在古代,能坐轎子的人非富即貴。轎子是靠人抬起,由車演化而來,所以也被稱為「肩輿」、「平肩輿」,曾廣泛流行於東、西方。
轎子是老北京的常見出行方式,兩個人抬的是「二人小轎」,四個人抬的是「四人小轎」;八人以上抬的則稱之為大轎,如「八抬大轎」等等。封建社會,因等級制度的存在,轎子的使用有嚴格規定,《明史》記載:
「弘治七年令,文武官例應乘轎者,以四人舁之。其五府管事,內外鎮守,守備及公、伯、都督等,不問老少,皆不得乘轎,違例乘轎及擅用八人者奏聞。」
由此可見,轎子不是誰都能坐的,有資格坐的人也不能隨意坐,超越規則就會被處罰,應城伯孫文棟曾違例做轎子被人告發而停俸。
四、船
沿河或沿海長途旅行,乘船的出行方式很普遍,尤其順流時,速度比其他出行方式更快,連李白乘船過三峽時都忍不住驚呼: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在古代,隋煬帝開鑿的京杭大運河是南北運輸的大動脈,沿途流經許多省市,連通了北京、洛陽、南京等古都。皇帝游江南或返京,經常都是乘船。
五、馬、牛、毛驢、騾子等牲畜
在神話中,馬是一種很重要的動物,玉帝出行經常還有乘坐天馬,因此天庭才有「弼馬溫」的崗位。
馬是古代騎兵的標配,也是游牧民族賴以生存的根本。憑藉馬的優勢,游牧民族才敢南下而牧馬。在漢武帝時,大漢朝廷甚至為了汗血寶馬與大宛開戰。當然,不管游牧文明還是農耕文明,馬都是恨普遍的出行工具。
在古代,馬可不是一般人坐得起的,劉邦曾為找四匹同色馬而發愁,可見馬的稀缺性。京城附近的普通人想進京,還是實際點,不想步行,就坐牛、毛驢、騾子悠哉游哉地出行吧,畢竟老子也曾騎著青牛過函谷,還洋洋洒洒留下五千言。
※乾隆60歲生日,劉墉送了一桶生薑,為何乾隆立即龍顏大悅?
※從「官缺」來看清代文官的任命形式
TAG:陳秋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