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感受成長的力量

感受成長的力量

編者按

在幼兒園課程遊戲化改革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意識到,幼兒園的所有活動都是課程的一部分,都應該服務於幼兒的成長,「六一」也不例外。因此,近幾年,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幼兒園放棄了傳統的舞台表演式的「六一」活動,轉而開始嘗試一些新的活動形式與活動內容,把關注的焦點從愉悅成人轉向滋養幼兒。本次「六一」特刊從多個角度探討「成長的力量」這一話題,集中呈現一些新穎、有意義、課程化的活動,以期對廣大幼兒教師有所啟發。

一起過「好朋友節」

楊華

華愛華教授在《幼兒遊戲理論》中指出:完善的個體發展離不開同齡夥伴和異齡夥伴的交往。沒有與年長者的交往,將減少知識經驗和技能的學習機會;沒有與年幼者的交往,社會責任心、自主感和組織能力的補償將難以實現。幼兒園裡本來就有三個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因此,我們就利用「六一」的契機開展「好朋友節」活動,讓不同年齡段的幼兒在「大帶小」中都有所收穫。

活動確定之初,我們通過海報向家長發出倡議,爭取他們的支持。各班老師分別將大、中、小三個班級結為組單位,形成固定的「大帶小」結對班級,同時根據孩子們的性格及喜好,幫助他們找到固定的兩個朋友,結成小組。

緊接著,各班舉行了「認識你真好」結對儀式。每個小組的孩子要相互介紹。剛開始,孩子們還有些陌生,但緊接著的遊戲活動,讓他們之間的距離一下拉近了。

老師說:「我們做一個『泡泡糖』遊戲,聽到老師口令,就要把相同的身體部位粘在一起。」孩子們緊張又興奮。「泡泡糖,真荒唐,一不小心粘到小屁股。」話音剛落,孩子們的小屁股就貼在了一起,所有人都開心地笑了。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孩子們經歷了多次和新朋友在一起的活動。每天一到幼兒園,大班孩子就在操場上等候自己的兩個弟弟妹妹,等到後就帶他們一起玩遊戲。他們還設計了各組的標誌和徽章,一起製作賀卡,互相交換禮物。

家長的參與是孩子們之間加深認識的助推劑。家長三人一組,通過微信結成小組群,晚上也會讓孩子們一起聊聊天,雙休日會互相串門,或者相約去公園見面。

「六一」當天為周六,於是我們決定把那天的活動提前。

這天一大早,孩子們三人一組相約見面了。三個人的服裝都是家長參考孩子們的意見準備的,有的是三隻可愛的小鴨造型,有的是三個帶領結的小紳士,有的還裝上了一樣的天使翅膀……

要遊園了,所有的遊戲都要三人齊心協力才能完成。三個人要一起用橡皮筋把牛奶罐送回家,還要闖過難關才能打開寶箱。大家還要思考,一個呼啦圈套在身上怎樣才能不掉下來。

這一天,大班的哥哥姐姐一直緊緊攥著弟弟妹妹們的手,幫助他們,照顧他們。我們發現,有哥哥姐姐在,弟弟妹妹勇敢多了。

「好朋友節」讓不同年齡的孩子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如何讓友誼持續呢?我們還打算開展設計名片、交換名片活動,鼓勵他們繼續保持聯繫。

(作者單位:浙江省溫州市第三幼兒園)

小鬼當家

曹向菊

今年,在聽了孩子們的意見後,我們決定用「小鬼當家」徒步逛超市的社會實踐活動來迎接「六一」,目的在於充分利用社會資源,讓孩子們走進真實的生活,提高他們的社會實踐能力。

活動主題確定後,老師和孩子們共同商討如何開展活動。當一切都變成「我要做」時,孩子們的智慧得到了充分展現。

首先是確定路線。孩子們自發分成三組。周末,三個小組長在爸爸媽媽的陪伴下先考察從幼兒園到超市的路線,並製作路線圖。回到班上,三個小組長分別做線路介紹,經大家投票,最終從三條路線中確定了一條路況相對簡單、人流量不是特別大的路線。

其次是確定購物任務卡。經孩子們討論,任務卡上確定了三項內容(買一種學具、一個送給好朋友的禮物、一種當天要分享的食物,總金額不超過30元)。我們提前勘察場地,和超市工作人員溝通,取得他們的支持。在人員配備上,除了幼兒園老師,各班家委會成員也積极參与,以確保孩子們的安全。

整個活動過程中,孩子們拿著購物清單,穿梭在日常用品區、食品區、果蔬區,尋找要買的東西。找到後,他們會先查看價格。整數的價格,孩子們都能算清楚,但遇到非整數的價格,大部分孩子出現了看不懂的問題。於是,他們主動請教售貨員,詢問自己用了多少錢,還剩多少錢,在收銀台付款時還記得要小票。這個過程中,我們看到一些孩子生活經驗豐富,語言表達及社會交往能力都很強,另一些孩子能力就相對較弱,這提醒我們以後多多關注他們。

教育來自生活,教育的最終目的也是為了讓孩子們擁有更好的生活能力。把「六一」活動融入社會實踐,對於幼兒園來說,是一次很好的課程探索,對於孩子們來說,也是一次有意義的體驗。

(作者單位: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卓樂幼稚園)

今夜不回家

鄧傍弟

孩子們長大了,該上小學了。可怎樣才算長大呢?在晨談時,有的孩子說,自己洗澡,自己洗頭髮;有的說,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有的說,自己睡覺。為了讓畢業班的孩子在幼兒園過好最後一個有意義的「六一」,我們與孩子們共同設計了「成長之夜」活動。要求孩子們離開家長,自己在幼兒園住一晚,在挑戰中感受成長。

活動開始前,我們集體討論在幼兒園住一晚可能會遇到的困難,共同探討應對辦法。第一次團體討論是孩子們自己製作準備物品的清單,並開始準備。第二次團體討論是統計帳篷數量。在分配帳篷時,問題出現了。有些孩子一定要跟固定的好朋友睡。於是,孩子們又開始協商解決如何分配帳篷,以便讓大家都滿意。第三次團體討論是確定「成長之夜」要開展哪些活動。

活動當天晚上,我們安排了三個環節。第一環節:探險尋寶。孩子們通過猜謎語,找到活動的地方。到了目的地後,孩子們開始尋寶——回憶盒,裡面裝的都是記錄他們三年來活動的照片。滿滿的回憶向孩子們湧來:「這是我們進幼兒園後第一次玩沙。」「這是我們第一次摘荔枝、吃荔枝的地方。」孩子們被深深感動了。

第二環節:觀看影片《再見了,我們的幼兒園》。電影講述了幾個將要從幼兒園畢業的孩子去看望因生病不能參加畢業典禮的同伴的故事,十分感人。在漆黑的夜晚,大班孩子集中在一起安靜地看電影。離別之情與主人公面對困難的勇敢讓孩子們感動。有的孩子甚至說:「我要上六年幼兒園。」

第三環節:入住帳篷說悄悄話。看完電影后,孩子們開始洗漱、鋪床,準備睡覺。孩子們相互說著悄悄話。有的說在幼兒園三年中最難忘的事;有的說畢業了準備在哪裡上小學;有的說畢業以後要常聯繫……

「成長之夜」給了孩子們一次有意義的成長體驗,他們將帶著難忘的記憶迎接即將到來的小學的挑戰。

(作者單位:廣東省東莞市東城中心幼兒園)

課程元素豐富節日活動內涵

田倩

所謂節日活動,就是幼兒園除正常教學活動之外在節日開展的主題活動。而節日活動的開展形式與內容,決定著節日活動的效果。節日活動在形式選擇上,最根本的原則就是讓兒童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獲得快樂,在此基礎上可以附加教育功能、文化功能等。這次呈現的活動,不但形式新穎、內容豐富,更重要的是,教師們已主動將它們變成了課程的一部分。這是近些年來學前教育改革的成果。

節日活動是幼兒園重要的課程資源,對教師的課程建構能力是個不小的考驗。一是要利用常規的集體教育活動及區角活動、生活活動讓幼兒認識與了解節日的意義;二是利用節日慶祝的形式,讓幼兒體驗節日活動;三是圍繞節日內涵及幼兒需求,生成活動內容;四是注重潛在教育因素浸潤,創新主題活動實施形式。

幼兒教師要明確,節日活動首先應以每名幼兒有興趣參與作為第一要素;其次不應打亂幼兒的正常生活;除此之外,還應注重幼兒自身的優勢,努力讓每名幼兒都能在活動中展現自我。因此,除了傳統的文藝演出,親子活動、人際交往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等,都是很好的節日活動形式,值得嘗試。

(作者單位:江蘇省泰州市高港區教師發展中心)

《中國教育報》2019年06月02日第3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致敬青春的最好方式
「三步走」學會整本書閱讀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