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吧?醋,一千多年前是「奢侈品」,還可入葯治病
#夏季養生正當時# #每日醫聊#
醋,古稱酢、醯、淳酢、苦酒和「食總管」,在我國已有2000多年的食用和藥用歷史。
南北朝時期曾被視為貴重奢侈品,官員、名士之間宴請,把有無醋作調料引為衡量宴席檔次高低的標準之一,現代「洛陽水席宴」尚有「醋水」之說。
醋,多以米、高粱、玉米或酒、酒糟等為原料,經發酵、釀製而成,也有以食用冰醋加水和著色劑配成的,現在也有用各種水果或蔬菜釀製者。
主含乙酸(即醋酸),以及氨基酸、琥珀酸、乳酸、B族維生素、鈣及鹽類等成分。其種類較多,有米醋、香醋、糖醋、白醋、酒醋、熏醋等。
較為知名的有山西老陳醋、鎮江香醋、福建紅曲米醋、四川寶寧醋等品牌。
以味酸而不澀、香而微甜,搖晃時有一層細小泡沫浮於上面,且持續較長時間者為佳。
中藥著作中為其界定的性味是酸、甘,微溫,主入肝、胃經,功能消腫散瘀、殺蟲、消積、解毒、益血開胃。
可用於產後血暈、癥瘕積聚、食欲不振、咽痛、黃疸、水腫、瘡癰腫毒、蟲積腹痛,以及吐血、便血,解魚肉菜毒。
現代研究證實:具有殺蟲、抗菌、抗病毒以及軟化血管、促進消化、保護肝臟、降脂減肥、嫩膚美容等藥理作用,
可用於以下疾病:
膽道蛔蟲病;
癤、癰、蜂窩組織炎、丹毒、膿腫、腮腺炎、乳腺炎等外科炎症;
急性黃疸型肝炎、婦女急性滴蟲性陰道炎;
癬及神經性皮炎;高血壓等。
還可以醋熏蒸進行空氣消毒,預防流感和上呼吸道感染。
如預防腸炎、痢疾,可用適量大蒜頭去皮、搗碎,放入適量醋液浸漬後服食;
如治口瘡,即可以適量黃柏皮,加適量醋液浸漬後,取浸液含漱;
治瘡瘍腫毒,可以大黃研粉,加醋液調勻後外塗;
治牙痛,可以陳醋4兩,花椒6g,水煎,取液,含漱;
治腮腺炎,可以醋調青黛粉,外塗,其效亦佳。
用於製藥,作為中藥炮製輔料,則可引葯入肝,增強活血疏肝止痛作用,或降低藥物毒性、緩和藥性、矯臭矯味。
如延胡索、三棱、莪術、乳香、沒藥等活血、行氣、止痛的藥物,以及甘遂、大戟、芫花、商陸等峻下逐水的藥物均須用10%~20%的醋液進行炙炒。
用醋作調料烹飪出來的美味菜肴更難盡述,如糖醋魚、糖醋排骨、醋煮花生米、醋泡大蒜、醋煮雞蛋。
吃餃子蘸醋或食用放醋已是許多人的習慣,國內許多麵粉館內均有瓶裝醋與醬油擺放桌上,由食客根據各自的喜愛,自行酌量調味,這就足可說明食醋的用途之廣,確屬一種高品位的葯食兩用,餐廚或餐桌上必備的常用之物。
(編輯Eliza,圖片來源網路,侵刪)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主任醫師 劉紹貴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