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榮:人生修養的四大方向
作者簡介
傅佩榮先生,1950年出生於台灣,漢族,祖籍上海。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師從余英時),專攻宗教哲學。曾任比利時魯汶大學和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台灣大學哲學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長,現任台灣大學哲學系、所教授。曾在央視《百家講壇》主講《孟子的智慧》,鳳凰衛視主講《國學的天空》,東方衛視主講《老莊的智慧》,山東衛視「新杏壇」任首席主講人。
只要保持清明的心,認真看待自己的生命,任何人都不難找到適合自己的修養途徑。「知、愛、業、修」四途其實並非涇渭分明,而是輕重比例的組合關係。
人生需要修養,但是應該從何處入手?往什麼方向努力?孔子在《論語》中說過一句相關的話,值得大家參考。他說「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論語·里仁》)譯為白話,意思是:「人們所犯的過錯,各由其本身的性格類別而來。因此,察看一個人的過錯,就知道他的人生正途何在。」
所謂「性格類別」,就像一個人的星座一樣,總有優點與缺點,若是改正缺點而發揚優點,試問他怎能不成功?可惜的是,大多數人擺脫不掉自己性格所造成的宿命,而未能像孔子所說的「走上人生正途」。西方心理學家榮格深受印度教的啟發,區分四種性格類別——反省型、情緒型、行動型與實驗型。這當然是依重點而論,因為每一個人身上都同時具備這四種潛能,只是輕重比例不同而已。
我們依此可以找到非常豐富的內涵,正好為尋求心靈改善的人提供了具體的指引。以下分別介紹及引申「知、愛、業、修」四大方向。
知的途徑
反省型的人重視理性的運作,習慣於冷靜的思考。他們熱中於學習,先尋求廣博的見聞,再探討這些見聞背後的真相是什麼。一般而言,學校教育在「知」方面最易收效。有一年,耶魯大學的校長在開學典禮的致詞中,勉勵學生做到三件事,就是——學習、理解與品味。學習猶如探險,踏入未知世界,心中充滿驚訝與讚歎,也帶著幾許茫然。理解則須經由認真思索,使內心產生相應的觀念,可以用自己的話重述新知。光靠死背硬記是無法達到理解的。進一步,所謂的品味,是指涵泳於知識中,獲得某種快樂。知識使人擺脫無知的困境,肯定自我的能力,增加內在的信心,然後可以繼續追求更髙深的知識。
如此一路上升,最後可以孕生智慧。所謂智慧,首先就是辨認「真我」不只是表面的自我,也不等於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有形可見的資產與成就。以比喻來說,真我是下棋的人,人生遭遇是棋盤上的得失;不論得失如何,下棋者可以不受影響。我們要做下棋者,還是要做棋子?智慧的表現,就是:一面在說話與行動,一面可以跳脫在外,觀察自己的言行。沒有高度的清醒與覺悟,是無法做到這一步的。能夠如此,將可以免於執著。《論語》有一章說:「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子罕》)意思是:「孔子完全沒有四種毛病,就是,他不憑空猜測,他不堅持己見,他不頑固拘泥,他不自我膨脹。」這種描述正是知的途徑所抵達的智者境界。
愛的途徑
情緒型的人並非不喜歡求知,而是更樂於依循真誠的感受。問題在於:我們一談到情緒,立即想到衝動與任性,好像小孩子不講理的模樣。這當然不是我們所謂的「修養途徑」。既然談到修養,就須由恢復真誠感受著手,要像小孩子般易於感動與同情,引發人我之間的共鳴。
古代聖賢無不珍惜小孩子的純真心態。耶穌說:「讓小孩子到我面前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老子期許人們「復歸於嬰兒」。孟子也說:「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小孩子的童心很容易由愛人推及於愛一切生物,甚至泛愛萬物。因此,愛的途徑對人人開放,成為康庄大道;同時,它又與利己觀念無法相容,需要由摒除私心著手,於是又變成高難度的挑戰了。這時只有訴諸真正的快樂,才能凸顯愛的可行性。《老子》說:「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八十一章)意思是:儘力幫助別人,自己反而更充實;財物捐贈別人,自己反而更富足。何以如此?關鍵在於物質與心靈的互動性。能舍才有得;越能捨棄物質,就越能豐富心靈。或者可以這樣說:能以有限的財物來證明人間的情義,豈非人生一大樂事?只有愛,才能夠化解人間的各種隔閡與藩籬;並且只有愛,才是人類尋求和諧的最後保障。
業的途徑
「業」是印度的專有名詞,指活動與工作而言。行動型的人特別注重日常之所為,但是怎樣才能以「業」為修養的坦途呢?意思是:如何在日常工作中進行心靈的修養?
根據觀察,許多人在無所事事時,會變得煩躁不安;若是被迫退休,身心很容易老化與退化。真正驅使我們工作的動力,與其說是經濟因素,不如說是心理因素。可惜的是,通常我們會陷於混淆,以為工作的主要目的是賺錢,然後隨著把工作變成手段,自己也淪為工具了。正確的工作態度有三:做好手邊的這一件事,全神貫注,好像另外並無其他更重要的事,如「開車時專心開車」,「上班時認真上班」等。做事時不要只為了自己的利益著想,而應該減少自我中心,在行動中沒有任何偏執。對於工作的結果保持超然的心境,重要的是工作的過程以及其中每一個細節。並且,結果的成敗或好壞,未必是我們可以控制與負責的。《老子》說:「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十章)意思是描寫「道」,生養了萬物而不據為已有,推動了萬物而不自以為盡了力,領導了萬物而不對它們進行宰制。印度的《薄伽梵歌》也說:「做工作的,被責任所支配,一點也不關心工作的果實。他就是瑜伽行者。」凡事儘力而為,但求問心無愧,甚至像孔子一樣「知其不可為而為之」(《論語·憲問》),如此的表現正是《易傳》所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浩然的生命力將能貫通個人與宇宙萬物。
修的途徑
另外有一種實驗型的人,注重親身體驗。譬如,印度著名的瑜伽訓練,要以身體的姿勢與動作來證明自己取得完全的操縱能力。操縱身體,只是第一步,因為人除了有形可見的身軀之外,還有意識層次、潛意識層次,以及生命根源的層次。
這種修行,首先要清除一切干擾,在消極方面要做到「不傷生、不說謊、不偷、不淫、不貪」;在積極方面,則須努力做到「整潔、滿足、自製、勤勉、冥想」。印度教的經文描述了八十四種身體姿勢,都是要由外而內,再深入到潛意識的世界,抵達一種穩定的狀態,甚至「可以不留意同一間房子里的鼓聲」。日本有些官員練習靜坐,使意識回歸清明的原始狀態,如此對於每日繁忙不堪的政務將有得心應手之效。越是承受工作壓力的人,越需要類似的修行工夫。我國的「大學之道」,也特別描述了「定、靜、安、慮、得」這五種步驟。最後的「得」是指心領神會,不僅統合了自我,也把握了自我與一切事物之間的適當關係。如果進而回溯至生命的海洋,就可以享受無得無失、悠遊自在的快樂了
人生修養的綜合反省
只要保持清明的心,認真看待自己的生命,任何人都不難找到適合自己的修養途徑。以上四途其實並非涇渭分明,而是輕重比例的組合關係。譬如,我們受過教育,了解「知」的方法,也渴望領悟智慧;但是,人生的智慧怎能脫離「愛」的寬廣天地呢?我們要留意的,是提醒自己不要變成有知無情的人。
再以「業」與「修」來說,誰能無所事事?問題在於自己對待工作的態度是否視之為苦差事,視之為賺錢謀生的手段,甚至視之為自我炫耀的機會?工作不離修行,而修行並不局限於工作中,因此我們必須建立自己的修行法門,在每日定時作息中包括閱讀經典、體能運動、沉思冥想、品味藝術等。為了考核自己的進展,則參考子夏所云:「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論語·子張》)每天學習與體認自己所不知者,每月再作全面檢討,以免疏忽可貴的心得。凡是人生修養,皆須持之以恆,否則難有成效。這是極其困難的挑戰,特別值得一試。
來源:《智慧與人生》,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5年版。
※王陽明:大雨過後,抬頭看天
※太平宰相晏殊:誠信可贏天下,真實方得始終
TAG:明倫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