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唐代以後的傳國玉璽都是假的?這是怎麼回事?又長見識了!

唐代以後的傳國玉璽都是假的?這是怎麼回事?又長見識了!

1987年2月的一天,正是早鶯明暖、春草出芽的時節,一篇由新華社公開發布的電訊稿,猶如一股強勁的東風,傳遍了全世界:中國地質學家歷30年心血的考察,證實華夏稀世珍寶「和氏璧」原產于山幽林密的湖北大巴山區神農架,具體地點就在南漳西部沮水之源的板倉坪、陰峪河一帶。

消息一經傳開便轟動了全世界,歷史、考古等各界學者專家也相繼發表了談話,對這項重要學術成果給予了一致的高度評價,譽為「一個千古之謎的真正解開!」但是信息之際又讓人倍感遺憾的是,這件為歷代帝王必爭的寶貝,其產地這個秘密是解開了,但是有關它本身的傳承與下落,卻依然埋藏在煙雨迷濛的蒼茫疑海中,仍然是一件千古懸案!

歷史記載中,「和氏璧」又叫「傳國玉璽」,期間有一個從「荊山之璞」到「天下共寶」的演變過程,距今26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這塊埋藏在荒無人煙的古荊山中的玉石,首先被一個叫做和氏的楚國人開採出來,由此引出一段寫進《韓非子》的獻璞刖足的血淚故事。300多年後,這塊已被琢成玉璧的珍寶又伴隨著一起始終沒能洗雪的冤案,從楚國流入趙國,並引起秦昭襄王的垂涎,從而釀出藺相如「完璧歸趙」的歷史佳話。公元前222年,新一代秦王嬴政在先人用15座城池換壁未果的遺憾後,依仗強大的軍事力量,血洗長平,攻破邯鄲,終於得到了這塊令幾代秦王夢寐以求的稀世之寶。等他自稱「始皇帝」以後,為了凸顯前無古人的至尊偉大,特別製作了一系列的專用器物。而這些器物中,就包含了這塊「傳國玉璽」。

這塊玉璽所使用的材料,就是玉中之王「和氏璧」,價值連城的玉質,巧奪天工的雕刻,蓋世無雙的書法,這三者的結合,使得這塊玉璽最終成為了精美絕倫的珍寶,但是在秦始皇心目中,藝術價值的最高體現,就是對它至尊至貴的地位和絕對專制的權利的裝飾。也是他發號施令馭使臣民的憑證,更是他的大秦帝國傳子傳孫,萬世不替的象徵。

但是轟轟烈烈的大秦帝國,僅僅存在了15年就滅亡了,玉璽由秦始皇的孫子親手獻給了劉邦,成了劉邦的大漢帝國的「傳國玉璽」。不過,這塊玉璽被秦始皇所賦予的作用還是被繼承了下來,只要得到它,就是「天命在朕躬」的正宗皇帝。

坐定天下以後,這顆玉璽就像是掛在賈寶玉脖子上的那塊」頑石「,國家和個人的性命都系在了這塊玉璽上面,藏之彌足珍貴,奉之如若神靈。自稱皇帝卻沒有這塊玉璽在手,便說明他是個冒牌貨,至多也不過是」白板天子「。」傳國玉璽「的輾轉流傳、易手換主,居然成了封建社會改朝換代的標誌。

令人心怵久遠的事情終於發生了:一向線索清晰的,有關「傳國玉璽」歸屬和去向的記錄,突然消失在唐末五代,烽火遍野的兵荒馬亂之中,從此往後,宋、元、明、清,作為一個具體形象的實物,它曾奇蹟般的多次重現人世,或在九重帝闕,或在深山老林,或者巍峨廟堂、或在大漠草原,而且不止一個,幻麗奇生、真假難辨!

由此引出了無數次陰謀詭計,誘發了無數次的血腥廝殺,演繹了無數次狂歡與巨痛、驚險與神秘的傳奇。在那由一連串亦喜亦悲的鬧劇連綴起來的「二十四史」中,它乍沉乍浮,時隱時現,同時各種記載和鑒定的相互抵牾,眾說紛紜,從而釀成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國寶流失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卞氏拍賣 的精彩文章:

收藏汝窯瓷器可以了解這幾處
收藏雞血石印章要看這幾處

TAG:北京卞氏拍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