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南懷瑾老師:經典誦讀是兒童智慧開發的古老方法

南懷瑾老師:經典誦讀是兒童智慧開發的古老方法

南懷瑾老師:經典誦讀是兒童智慧開發的古老方法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經典誦讀是兒童智慧開發的古老方法

本文摘錄自 《南懷瑾談兒童經典教育》

今天我們要講的是關於大家習慣所稱「兒童經典誦讀」的事,「兒童誦讀經典」是大家最近講慣的術語,其實就是兒童讀書。不管稱兒童讀書、兒童誦讀經典,或兒童中西文化導讀也好,在我的看法,這個時代,尤其我們中華民族這個國家,在近七、八十年來這個時代,中國人一聽到「誦讀經典」,就莫名其妙地反感,認為是復古,走倒退的路線,或者認為不合時宜,這都是一個錯誤的觀念。因此,我對大家推廣的這個工作,就改個名稱,叫做「兒童智慧開發——中國與西方文化導讀」。這樣一來,一方面免除各方面的誤解,另一方面也為中華民族建立一個承先啟後的新文化。

其實引用孔子的話,什麼事都要「正名」。什麼叫正名呢?就是對於事情的一個主題,先要弄清楚。實際上,我們提倡的兒童誦讀經典運動,就是一個背書的方法,就是教人家肯讀書、肯背書、肯唱歌,沒有別的東西。就是教剛生下的孩子,從零歲起到十五、六歲之間,就讀書、背書。讀誦的內容,包括中國傳統文化儒家、道家很基本的一些書,甚至包括佛家一小部分也可以,不過在傳統的教育上,是以儒家的書為基礎,佛家的書,要大一點再讀。背書的內容,不僅是中國的基本文化要背,還要背其他各國的文化,如英文、法文、德文等等。過去,西方的教育方法,不管歐洲、美國也和中國一樣都要背書。

大家都會覺得很古怪,認為在這個時代,怎麼還要小孩子背書?一般人不懂,這是中國人已喪失的基本教育方法,也可以說,西方人也忘記了。人類原始的教育方法,只有一個,就是背誦。尤其是讀中國書,更要高聲朗誦。高聲朗誦,有什麼道理呢?這個含意很多,朗讀多了,自然懂得言語與文字的音韻學。換句話,也懂得文字和語言之間拼音的學問。不管中文、外文,高聲朗誦,慢慢悟進去,等長大了,音韻學懂了以後,將來的學問就廣博了,假使學外文,不管英文、法文、德文,統統會悟到音韻的拼法,一學就會。在中國古代,這是個普通的教育法,大家都會的。但是這個世紀中國開始接受西方文化後,對兒童的教育,再不採取朗誦、背誦方法,而著重知識的灌輸與理解。這是因為在十九世紀末期、二十世紀初期,受美國教育家「杜威」思想的影響。後來影響到美國,教育上講「實用主義」,主張教育就是生活,推翻他們所認為古人背誦是讀死書的這種制度。認為念誦、背誦是像打針一樣注入式的,又像餵鴨子硬喂進去,只會把人喂壞了。所以一百年來,東西方學校的教育都採取較放任兒童的方式,不需要背誦。只要求他懂得,來啟發他的腦筋,開發他的智慧。尤其在中國「五四運動」這個階段,受西方文化的影響,徹底推翻了讀中國的古書,接受新的教育,把一些教科書都變了。過去是讀《大學》、《中庸》、《論語》、《孝經》、《三字經》、《千字文》,變成讀的是「小貓叫,小狗叫,開學了,開學了,老師早,老師好」,這是學語言,沒有文化了,一直沿用到現在,這種教育方法所造成的流弊,禍害是非常大的。所以這一代的中國人,變成沒有文化根基。我常說,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亡國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個國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這就會淪為萬劫不復,永遠不會翻身。我們只要看看猶太人就知道。自摩西出「埃及」,到現在二、三千年來,猶太人在世界上,始終是第一等人,在幾千年以後的現在,重新建國,建立了以色列。猶太人幾千年來的教育,自己獨立一個系統,不與外面接觸的,始終保存他的文化精神。可是世界上的人忽視、輕視了這一點,尤其我們中國人更不注意,這個問題是很嚴重的。

「五四運動」這一班人,為了使中國走向現代化,推翻了舊文化,可是新的中國文化是什麼,並沒有建立。所以對中國文化就攔腰砍了一刀。現在國內文化斷層是很嚴重的,這幾十年來,新的權策,新的一些做法,幾乎連根都挖掉了。像我們這個年齡層,七、八十歲的人,快要死光了,將來要想承先啟後、繼往開來,使國家民族文化保存下來,幾乎不可能。因此趁我們還在,極力地提倡注重文化。

提倡以後,推廣些什麼?現在回到原來的本題,也就是我們讓孩子們背書、朗誦的方法,不須告訴理由。不管四書五經,或是古書,任何一段,像唱歌一樣,很輕鬆愉快地背誦,不給他講解,偶爾稍稍講解一點。這樣背下去以後,一輩子都有用,一輩子都忘不掉。不但中國文化要背,外文也要背。

我們需要認識背誦,重點在哪裡,也許大家可能還不知道。中國五千年文化,以及西方文化,希伯來文也是靠背誦流傳下來的。中國唐朝、歐洲十二世紀以前,還沒有發明印刷術,也沒有紙張,人類文化保存,是靠每個人背下來,口口相傳。譬如,大家都知道秦始皇燒書,在那個時候已經發明毛筆了,有些是用毛筆寫在牛皮、羊皮上,或用刀刻在竹片上,然後一卷卷捲起來,所以讀書是一卷一卷的,所以叫開卷有益。自秦始皇燒書,到漢武帝開始重新恢復文化,距離七、八十年之間,中國文化,《四書》、《五經》、《老子》、《莊子》,都靠老先生親口背出來,口口相傳。你以為是像現代靠印刷術、電腦聯網出來?不是的,都是背出來的。他們這些讀書人、大學問家,怎樣讀書呢?都背來的。比如過去背了的《大學》、《中庸》,隨時想起就背一背,從小背到老,中國文化是這樣背下來的。即使到了宋朝以後,發明了印刷術,還要背啊!因為那時印書不是很普及,也是很困難的。甚至到滿清末年民國初年,在我小的時候,有些書還是借來抄,親手抄,然後背。當時印刷業並不像現在這樣發達,一本書、一篇文章親筆抄寫三遍,還要背給老師聽。像林則徐、林則徐的好朋友龔定庵這些人,都是背書的,而且背得很熟啊!背誦的方法,不但不妨礙社會的發展,反而使社會文化發展更發達、更精詳。可是現在人不懂,以為背書是背死書。至於背書的理論基礎,這就牽涉到修養的科學,以現在來講,牽涉到腦的科學。背書非專一、安定不能背起來。小孩子背東西是不痛苦,是很快樂的。因為專一唱歌、專一背書,腦筋就更寧定,思想行為都要變的。這個就要講到腦波的問題,譬如大家講修養就是使腦神經專一思維,專一思維,就寧定,使身體生理機能改變,健康起來。腦子變健康,那麼思想行為也變健康了。背書有很多很多好處的,現在一般醫學,尤其腦科醫學,還沒有作詳細研究。關於腦科醫學這點,我也不是專家,只是大概提一下,背誦的作用可增加一個人的智力,記憶力,思考能力,使頭腦更細膩、更精詳。

我們現在提倡兒童智慧的開發,習慣也叫誦讀經典,就是那麼一種古老的方法,那麼簡單一條路線。這個工作每個家庭都可以開始,拿本古書就可以背。

南懷瑾老師:經典誦讀是兒童智慧開發的古老方法

我提倡兒童智慧開發教育的目的

本文摘錄自 《南懷瑾講演錄》

這幾年,我在提倡兒童智慧開發的教育,大概諸位還不知道。一般人都認為我在提倡兒童讀經運動,其實不是讀經。因為我從小到現在,感覺到中國文化是個大問題,尤其是現在,文化沒有根了,所以我提倡重新讀書。在我的觀念裡頭,現在三四十歲左右的人都沒有希望了,文化要靠新的一代才行。如何建立中國文化跟人類的文化,(還不是世界的文化)兩個合流,開展人類未來的前途,這是極為重要的事。在我的觀念里,中國未來的前途關係人類的前途。

因為我自己是讀古書出身的,對教育有個觀感。我從小讀古書是在家裡讀的,以前在家裡讀書叫私塾,請的老師都是滿清的遺老,有的是秀才、舉人,甚至還有進士、榜眼。那個時候,這些老先生一邊教書,一邊感嘆,感嘆世風日下,人心不古,我們聽了就討厭。等自己到了三十幾歲的時候,自己也在感嘆,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到了五十歲以後,感嘆更重了。到了六十歲,突然改變了,覺得大概千古以來大家都是這樣感嘆的。其實沒有關係,我就告訴老前輩們,你不要擔心,你我死了,明天太陽照樣從東邊上來,時代會演變得更好,不過觀念不同,價值不同而已。

到了近一二十年又不對了,感到我們自己的文化沒有根了。要說接受西方文化,也沒有好好接受,也不懂。事實上,我常常感到,國家亡掉了不怕,還可以復國,要是國家的文化亡掉了,就永遠不會翻身了。因此,我這幾年提倡小孩子們要讀書,要背書。小孩子不背書沒有用,當然不是背現在的書,現在的書背了沒有用。現在的教育演變很有趣,小學讀的書,到了中學沒有多少用了;中學的書,到了大學沒多少用了;大學的書,留學又沒有多少用處了,不曉得讀的什麼東西。

以我的經驗,我今天還能和大家吹牛,人家說我有學問,我就笑,我這個還叫有學問啊?實際上一輩子在外面賣弄的,就是十三歲以前的東西。比如《資治通鑒》,十三歲以前,我已經圈點過三次了。古書沒有標點,我一邊讀一邊圈點,每一遍用不同顏色的筆圈點,不懂的地方拿給老師看,這樣就會背來。以前我們讀書叫讀書,現在讀書叫看書。以前我們讀書,像現在朗誦白話詩一樣,朗聲念出來,唱的。這樣讀下來,也圈點過了,就會記得住。到了現在,比如《資治通鑒》,提到哪一段,心裡就會現出那個影像,甚至在哪一頁,哪一段,都還記得。

我現在發現,幾十年教育的演變,不但讀的書沒有用,還浪費了孩子們的腦筋,把孩子們的身體都搞壞了。因此,我也感覺到有個重點的問題,這樣的教育下去,很多小孩子會變成精神病,我看這很嚴重。所以我常說,我在書上寫的也有,幾十年前就講了,十九世紀、二十世紀初期威脅人類最大的是肺病,二十世紀威脅人類最大的是癌症,二十一世紀威脅人類最大的是精神病。現在是精神病開始的時代了,我發現很多年輕的孩子們精神都有問題了,歸結起來是教育的問題,一個國家、社會的興衰成敗,重點在文化,在教育。

對目前的教育,我的感慨非常大。如果在座的有哪一位學者研究教育的,把推翻清朝以後的教科書找出來,對比研究,會發現這個時代的變化太大了。今天編的教科書,在我看來,講句不好聽的話,不屑一看。這個教育怎麼辦?尤其看到現在的小孩子們,書包背得很重,大家的目的,都是為了考試。

在中國文化里教育的目的,《論語》有句話:「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古代讀書人為自己讀書,為什麼為自己讀書?為自己的興趣。我當年讀書,的確是為自己的興趣讀書。現在讀書不同了,為別人讀書,為家庭讀書,為父母讀書,為社會讀書,為求職業而讀書;這個差得很遠了。

四十年前在台灣,我的一位老學生,女的,輔仁大學畢業的,同劉少奇先生的夫人還是同學呢。她告訴我,當年她跟爸爸媽媽怎麼吵的,她把書本一丟,說:「你們再逼我,我就不給你們讀書了!」心裡覺得讀書是為他們讀的,自己真不想讀。一般認為,好像家裡的孩子不讀到大學就不光榮。

現在讀書更不同了。不曉得你們高級班的各位,讀書是為了什麼,好像是為了社會的榮譽,為了一個文憑,為了找一個地方休息一下腦筋來讀書。那也是「今之學者為人」,是為別人讀書,不是為自己讀書。而且現在的讀書不是讀書,而是來玩的,來求一個知識。那還不如讀那個手機里的信息好,什麼黃的、藍的、紅的都有。

我發現這樣下去不得了,因此,為了後代,我就提倡讀書,編書出來給孩子們讀。取了個名字,叫做「中國文化斷層重整工作」。由我在台灣的老古出版社總經理郭小姐編出來,像四書五經,乃至英文傳統經典文章,都編出來。怎麼提倡呢?我不搞組織的,一搞組織,利害關係等等什麼都來了。我說我這裡啊,像世界運動會的點火台,火把一點起來,就交給別人,一路跑下去。到現在為止,已經提倡了很多年。大陸受影響的,據說有一兩千個小學了。好像教育部也受點影響,都在編書了。可是我告訴教育部,你們編的書沒有用,編的大多是唐詩宋詞給孩子們讀,這又搞錯了。我提倡孩子們讀經,是為了未來中國多出一些大思想家、大科學家、偉大的政治家。如果只多出一些李白、杜甫有什麼用呢?多些詩人、唱歌的沒有用,所以說你們又編錯了。要編書,七十歲以下的不行,因為不曉得古文化的重點。現在我們把編的書,送到邊遠地區,最落後最苦的地方,小孩子們讀不起書的地區。把書送去,再找人教他們,讓他們自己念。這樣影響得很廣,影響了小孩子和他們的父母,還影響老一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趙孟頫六體《千字文》
養生文化:吃補品增長氣血是迷途,素食減食便是進補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