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姜子牙討伐崇侯虎,竟藏元始天尊一個秘密任務?劍指封神最大反派

姜子牙討伐崇侯虎,竟藏元始天尊一個秘密任務?劍指封神最大反派

文:白馬晉一

名著《封神演義》,話說姬昌蒙冤七年,費盡周折終於回歸故國。歸國伊始,姬昌隱然有一雪前恥的打算,一面安民促耕,一面厲兵秣馬,還大張旗鼓請來了渭水垂釣的異人姜子牙,頗有一番大展拳腳的架勢。

恰恰此時,紂王又在狐妖蘇妲己蒙蔽之下,元氣漸損,昏招迭出,下不利民,上不敬天。一眾前朝元老,不是直陳朝弊遭到迫害,便是心灰意冷,淡出權力中樞。朝堂漸由費仲、尤渾等溜須拍馬之人把持。

西岐方,姬昌密切關注著商湯帝國的時局異動。

一日,有探子回報,「紂王荒淫酒色,寵任奸佞,又反了東海平靈王,聞太師前去征。」又一日,又見報:「崇侯虎蠱惑聖聰,廣興土本,陷害大臣,荼毒萬姓(臭名昭著的摘星樓,便是由崇侯虎負責監造);潛通費、尤,內外交結,把持朝政,朋比為奸,肆行不道,鉗制諫官。」

之於商湯眾生,這無疑是壞事連連,但對於勵精圖治的西岐政權而言,可是一樁樁好事。顯然,地緣局勢彼此消長。但這姬昌聞訊,眉頭緊鎖起來,心中猶豫不定,衡量同紂王攤牌的最佳時機。姜子牙見姬昌心事重重,便知其中一二,又想起昆崙山上師父元始天尊交待的封神任務,尋思此事可怠慢不得,便有了推他一把的想法。

一日議政,姜子牙上前一步道,「臣愚不敢請,似(北伯侯崇侯虎)這等大惡,假虎張威,毒痛四海,助紂為虐,使居天子左右,將來不知何以結局?今百性如在水火之中,大主以仁義廣施,若依臣愚見;先伐此亂臣賊子,剪此亂政者,則天子左右無讒佞之人,庶幾天子有悔過遷善之機,則主公亦不枉天子假以節鉞之意。」

不得不說,姜子牙此言很有水平,處理方式也很巧妙。

如果直接叫板紂王,勝算未可預料,況且還要背負忤君的道德壓力。

相反,以「清君側」為名,冒「假節鉞」之意,藉機討伐紂王身邊的奸人,一來可以立一立威,秀一下肌肉,二來可以翦斷紂王羽翼,三來可以摸一摸紂王的態度,四來可以觀望一下周遭輿論反應。

可謂一石四鳥!

但姬昌似乎未置可否!

姬昌這個人,表面上看,格局很大,有著君臨天下的野望,可在性格上,卻又總是投鼠忌器,遇事猶猶豫豫。沉吟半晌,姬昌道,「卿言雖是,奈孤與崇侯虎一樣爵位,豈有擅自征伐之理?」

姜子牙聞言,心裡直罵娘,你既當不良人,也何必立牌坊。但面上卻帶著微笑,慷慨陳詞道,「天下利病,許諸臣直諫無隱。況主公受天子白旄黃鉞,得專征伐,原為禁暴除奸。似這等權奸蠱國,內外成黨,殘虐生命,以白作黑,屠戮忠賢,為國家大愚。大王今發仁政之心,救民於水火,倘天子改惡從善,而效法堯舜之主,大王此功,萬年不朽矣。」

姜子牙此言又是甚妙,點解姬昌心中之結。姬昌之舉,看似擅起兵戈,實為利君利民,不是以下犯上,而是替君分憂。顯然,這可是做了件天大的好事啊。

姬昌聞子牙一言,大喜過望,心中暗道,還是丞相厲害,「勸紂王為堯舜」,這個由頭實在大妙。如是,卸下了道德包袱的姬昌,自然大筆一揮,簽下了出徵令。

當然,要拿下崇侯虎都城崇城,對於在昆崙山修鍊了四十年的姜子牙而言,絕非一件難事。難的是,崇城最後的主權歸屬。預備方案無非以下三種。

其一,直接西岐派兵駐紮。

但這無疑是下策。這樣做,既會同紂王公然決裂,也會讓眾諸侯心存憂慮,疑心西岐有吞併天下之心,反倒會將他們推向紂王一邊。

其二,掃蕩式攻伐,打完便撤。

這顯然也不是一個好主意。拔掉崇侯虎這顆釘子,紂王依然會空降官員進行全面管制,到頭來,崇城勢力依然在商湯掌控,反而更加激化崇城同西岐勢力的矛盾。這無疑是做無用功。

其三,尋個代理人接管崇城。

這個方法,可以在商湯、西周對立之間做一個親周的緩衝政權。無疑是個上策。

但問題在於,這個合適代理人是誰?此人一定在北地要有名望,並且同原城主存在血緣關係。只有這樣,他接管崇城才能名正言順,既不會讓宗主國國主紂王抓住把柄,也不會使當地軍民產生逆反。

姜子牙左思右想,終於想到了一個人。何人?崇侯虎之弟,虎踞曹州的崇黑虎。崇黑虎這個人,一向看不慣兄長助紂為虐的行為,聽著姜子牙交好的訊息,心下暗喜,便以協助兄長守城為名,領兵潛入崇城。崇侯虎父子,對待百姓素有殘酷之名,但對親族,並不過多提防。崇黑虎版的「特洛伊木馬計」,沒有遇到任何阻力。且見姜子牙城外一聲號令,裡應外合,崇侯虎父子尚未明曉前因後果,便集體束手就擒,陣前問斬。

姬昌擅自發動戰爭,崇黑虎接管崇城的文書,正如姜子牙所預料,傳到了紂王的手裡。

且來看朝歌廷議的反應。

「紂王看本怒曰,侯虎屢建大功,一旦被叛臣誅戮,情殊痛恨。傳旨命,點兵將,先伐西岐,拿曹侯崇黑虎等,以正不臣之罪。」

這顯然是個正常人的反應。換做誰,得知屬臣以下犯上,第一反應一定是暴怒。看來,西方將要掀起一番腥風血雨。

但朝堂之中,早有明理人,上前建言道,「侯虎雖死,如疥癬一般,天下東南,試為重務,願陛下裁之。」

紂王是個明白人,這個道理怎麼會不懂。姬昌這分明是在挑釁。紂王即位之後,一直主張集權,並借故斬殺了東伯侯、南伯侯,目的便是製造事端,趁機將兩侯國勢力實質性納於麾下。如今東、南兩面,戰火仍未平息,姬昌卻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試圖挑起西方事端。三面作戰,之於走下坡路的商湯帝國而言,無疑將陷入更大的戰爭泥潭。因此,姬昌擅殺外臣這事,只能先擱置爭議,進行冷處理。

作為《封神演義》著力描寫的最大反派,紂王來回看了幾遍文書,仰天大笑,連喊了三聲好。群臣從紂王的笑聲里,分明聽出了蒼涼和無奈,誠如原著里名臣微子的心理活動,「憂黑虎獨佔崇城,終非良善,西伯擅專征伐,必欲剪商」。

看來,商湯帝國這間存續了六百年的「老店」,終究要面臨風雨飄搖的命運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白馬晉一 的精彩文章:

水滸四大道門高手?公孫勝師父非最強,神秘人曾鎮壓一百零八魔星

TAG:白馬晉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