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盆景造型比例淺談

盆景造型比例淺談

比例是個數學概念,卻又融於美學之中,納人審美範疇,是藝術造型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在藝術造型創作中被廣泛應用,大到雄偉壯觀的建築藝術,小至小巧玲瓏的工藝美術品,莫不如是。盆景藝術自不例外,比例適當和諧,給人以愉悅,從而獲得審美快感;反之,則難以喚起美感共鳴。盆景「縮龍成寸」、「咫尺江山」中的「寸」、「尺」就明郵也告訴我們,其間蘊涵著「比例」的審美因素。鑒此,本文就「比例」在樁景造型中的涵蘊範圍及其應用等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一、比例的涵蘊範圍 對樁景造型而言,比例是個大概念,涵蓋樁景造型創作全過程。

一)比例在時間上貫穿於造型創作的始終。從樁坯的選材(含因意選樁和因樁立意)—樁坯的縱橫、高低、間距、組合、根展面積、嫁托長短的去留截剪—樁坯培植,上下左右枝托的排列定位—修剪施藝—上盆定植—成型養護—配件擺設等等,比例均貫穿於其中的每個環節。這是植物的生長特性與樁景的藝術特質所決定的。

二)比例在空間上制約著樁景規格類型。盆景被譽為「立體的畫」,就在於其佔據一定的空間,而又不同於園林造景。不同的尺度決定了其不同的規格類型,超過一定的尺度,即為庭院樹或園林樹,而非盆景。如以樹冠高度劃分:大型樁景一般為81CM一150CM,中型為41CM一80CM,小型為10CM一40CM,微型為10em以下。

三)比例在形式上作用於樁景造型的不同風格。不同的造型形式對於樹榦的粗細配比,曲度的長短伸縮,枝葉的疏密聚散,空間氣眼的大小等比例的要求是有所差別的。比例關係在一定程度上與其他造型手法相輔相成,影響著作品的形式風格。如:嶺南的蓄枝截干蒼雄偉健,蘇州的雲朵狀清秀古雅,揚州的台式巧雲秀麗壯觀,四川的方拐古雅奇特,上海的剪扎並用自然蒼古,湖北的疏密有致動勢飛揚,台灣的矮壯樹景規整朴茂,福建的古榕盤根瀑流,江、浙的水早樹石情景交融,以及嶺南素仁高飄型的孤傲洒脫都體現其結構、技藝以及章法布局的不同,但恰恰在這些不同的「手法」中,都有與其相互呼應的審美意識本身所要求的「搭檔比例」,互相牽制,彼此聯繫。

四)比例在內容上深化了造型立意的藝術效果。我們常說「玩盆景的人,要胸中有樹」,然胸中之樹能否成為眼前之樹,而眼前之樹是否合乎意象之樹,是野趣疏狂,還是清幽雅潔;是蒼雄剛猛,還是清新自然;是典雅肅穆,還是飄逸瀟洒;是偉岸挺拔,還是秀潤婆要等等,在講究不同造型手法的同時,無不滲透著相互間的比例關係。同樣的樹種、同樣的樹相結構都有可能因比例不到位,而削弱作品的藝術效果,例圖一、圖二。

二、比例的一般規則 由於創作主體審美意念等因素的差別,其理想的樁景比例標準尺度也不同,所謂見仁見智。但如果留心於自然造化的觀察體驗和對傳統的借鑒繼承,加之反覆實踐,分析總結,總該有規律可循,有個普遍的規則。

一)外師造化,感悟比例規律 清初大畫家石濤認為畫山水者應「脫胎于山川」之說同樣適用於樁景作者。我們都知道「自然、古老、矮小」是樁景造型的基本原則。首先暈「自然」,山川之大,樹木萬千,「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由此產生另一個問題,「取」何樹,「用」何枝—「取」那些「老態龍鍾」的古樹,「用」那些遒勁蒼古的枝幹;進而引申第三個問題,自然古樹緣何能植根於盆中被人欣賞呢?這就需要藝術加工,「縮龍成寸」,所謂以小觀大,「矮小」的特性就在於此。中國山水畫的「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亦同樣適用於樁景創作。所以,我們略加留心,就不難在村頭、寺院、崖邊、溪畔、園林等處找到我們胸中樹影,並且可以從中領略那種絕不同於綠化林或一般樹的枝、干比例的一些規律。粗壯而不臃腫,細瘦而不嫩弱,那些古樹或蟲L曲蒼勁,或剛猛險峻,或凝重朴茂,或挺拔偉岸,由此可以得出最基本的枝千比例關係:

1.枝與乾的延伸由粗漸細。

2.枝與乾的粗細比例比較接近。

3.枝與乾的粗細比例隨著樹高逐漸趨同。

4枝托主脈、次脈、橫角的相互間粗細比例,隨著枝托的延伸逐漸同化。

二)學習傳統,借鑒比例規則 樁景創作源於自然,高於自然。從自然到藝術要經過人的創造,為此,諸多前輩曾付出了艱辛的勞作,奉獻了一批批高品味的樁景藝術作品,同時亦積累了很多寶貴的經驗,諸如:

1.樹榦從根基到頂梢粗細比例自然過渡。

2樹榦曲度從根基到頂梢逐漸變小。

3.枝在幹上的排列間距一般從起托始由疏轉密。 4.枝的起托定位一般在干高的1/3處。

5.枝托的粗細一般為起托粗,往上漸細。

6.枝托延伸,內粗外細,一般為一節比一節細,一節比一節長。

三)創作實踐,領略比例規則 在上述枝幹比例一般規則的基礎上再結合創作實踐,我們將進一步得出樁景造型比例的一般應用規則。

1.樹枝起托定位一般在乾的1/3左右處,可根據樹種、樹態而定。

2.樹千與底托第一節相應的粗細比例一般為5:2以上。

3.樹榦與中部枝托第一節相應的粗細比例一般為2:1以上〕

4.樹榦頂梢與枝托相應的粗細比例幾乎為1:I或干較枝略粗些。

5.主托第一節與樹榦粗細比例一般為2:1左右。

6.主托一般粗於次托,長於次托。

7.枝托第一節應短,一般在2一4cm。

8.枝托一節比一節細,其比例一般可根據枝形為7:5:3:1 .5……

9.對於枝的延仲一節比一節長,這只是一般規則,實踐中應有所破,有收有放才顯力度,同時避免單調,所以可在3、6節短縮,或根據樹勢造型需要作適當調整,類似拳師,收拳是為了更有力度的進擊;又如書家纖毫所到之處無往而不收,抑揚頓挫。此間當然還有枝托的上下左右迴旋延伸的方向問題,尾節一般是大幅度的延伸並略上揚。

但是,對過粗的樹榦,枝托的培植受時間的制約,其比例無法達「標『,的則另當別論。

三、從特徵情調上把握比例的應用 比例在樁景造型中雖然帶有一定的(一般的)規定性,但在實際應用中決不可亦不應生搬硬套。

其原因有四:

1.從自然界而言,樹木種類繁多,千差萬別,姿態萬千,變化無窮;

2.從樁景造型來講,因人而別,形態各異;

3.從藝術角度而論,藝術並非科學,況其規則本身亦非科學,而只能作為一種時代的審美趨向的基點;

4.從辯證觀點看,既然存在一般(共性),那麼一定具有特殊,否則,難以體現藝術個性。

所以,在創作實踐中,應在一般比例規則或者說規律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總體構思、表現形式,結合樹相特徵、審美情趣,推敲尋覓、靈活把握最佳的比例尺度,把「比例」用活。

一)從樹相枝幹特徵考察:

1.叢林型—著重把握林的縱、深感。根據透視原理,強調樹叢相互間的粗細、高低、問距的比例,並適當削弱枝、干之間一般比例的飽和度,也即適當拉大幹粗枝細(細不等於弱)的比例關係,以便更有效地體現「林」的縱深感。例圖三

2.古榕型—除展根外,著重點應放在樹相外廓傘狀的橫向擴張上。注重枝、乾的粗壯飽滿,拉近二者問的比例關係,不然何以撐住托起一片「天」。例圖四

3.高飄型—著重領略孤高、飄逸、淡雅的「文人樹」的詩一般境界。打破樹榦1/3起托和枝托排列定位的一般規則,往往是「疏影橫斜三兩枝」,以少勝多,簡括、明凈,布設一個透徹、蕭散、淡泊、閑雅的氛圍。例圖五

4.假山型—著眼于山的分量,樹置山頂,把握中、遠景的感覺。扣住樹小才顯山大的特點,儘可能拉開二者比例尺度,否則樹高無以顯山之氣勢,或者在比例上山、樹倒置,則無以體現「山」之高壯。例圖六、圖三

二)從樹相審美情調揣摩:

1.清新自然—其枝形一般為鹿角枝。枝與乾的夾角小,節與節間主、次脈及橫角的粗細比例接近,且節偏長,枝態自然隨意,給人感覺熱烈奔放、從容瀟洒、氣清意爽,萌發春之氣息。

2.蒼雄奇偉—其枝形一般為雞爪枝。,干粗、枝壯、節短、蟲L曲、節與節間主、次脈及橫角的粗細比例梯級明顯,枝幹夾角大,樹相渾厚蒼雄,給人感覺老氣橫秋、飽經滄桑,頗具大將風度。

3.冷雋規整—其無論採用何枝型,主、次脈以及橫角線條的聯綴、轉折、跌宕、起伏、迴旋的比例都是以一種比較規範漢法度出現,使我們進人一個簡潔精練的「世界」,體味其中蘊含著的深遠的韻致。

4.突兀險絕—其枝幹或橫空出世,或驀然回首,或懸舞龍蛇.上下左右旋轉延伸時在比例上都帶有某種誇張的意味,給人感到突兀之時達到「險」境。

5.神奇怪誕,一般屬怪樁類,富有戲劇效果。其樹態一方面違反一般自然植物的生長規律;另一方面往往與一般樁景造型的比例規則相悖。對這類樹樁.關鍵在於因材施藝,順其自然,以反常規的比例手法進行創作,發揮樹樁天然優勢,化腐朽為神奇,達到天人合一、鬼斧神工的藝術境界。

此外,樁景造型中為了突出大飄枝和主與托、干與枝的粗細,往往突破一般5:2的比例關係,此間大有值得揣摩之處。

總之,「法無定法,無法中有法」,比例是樁景造型的手段而非目的,關鍵是如何把握應用。除應掌握比例的一般規則外,更要不斷提高文化藝術修養.提高審美能力,根據具體的樁景對象,尋求適於自己表現形式和藝術構思的最佳比例關係。

深度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盆景藝術 的精彩文章:

盆土消毒有技巧

TAG:盆景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