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代嫁妝研究(一)

清代嫁妝研究(一)

作者毛利平

總 序

19世紀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十分特殊的時期,中華民族的發展處於亘古未有的大變局中。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各個領域風雷激蕩、色彩紛呈。整體上的中國社會發生著或隱或顯的嬗蛻。

嬗蛻,不僅反映了中國社會發展的固有道路,而且展現出中國社會發展的多種可能性方向。因此,在中華民族的發展同樣處於亘古未有大變局的今天,在中國社會的發展同樣展現出多種可能性方向的今天,對於19世紀中國社會歷史的研究,成了國內外史學工作者關注的熱點。

以往對於19世紀中國社會歷史的研究,多具有「前後割裂」、「上下脫節」的缺憾。

「前後割裂」,是指以鴉片戰爭作為分水嶺,將中國社會歷史割裂為兩個不同時段進行研究。事實上,鴉片戰爭的「衝擊」,並沒有使中國傳統的社會經濟結構崩潰。鴉片戰爭前後到甲午戰爭後的數十年間,中國經濟仍然基本沿著固有的道路前進;鴉片戰爭前後到太平天國爆發的數十年間,中國社會仍然保持著國家政權與基層社會組織雙重統治的格局。以鴉片戰爭作為中國「古代」、「近代」的分期,似乎是受了「西方中心論」的影響。長期以來,「前後」研究割裂,後段的「近代史」學者不了解前段的「古代史」;「前段」的「古代史」學者不了解「後段」的「近代史」。「前段」、「後段」均難於立足中國歷史的實際,從整體上全面研究和把握中國特有的國情及發展道路。

「上下脫節」,是指對上層政權以及處於表層的「突發事變」、政治事件和人物的研究,與對基層社會以及處於中層、下層的人口、物價、生產、生態、社會組織、思想傳統等研究脫節。中國歷史研究歷來的熱點,在上層政權和與上層直接密切相關的政治、軍事、經濟、人物等。近十幾年研究熱點開始下移,轉向基層社會和與下層直接密切相關的社會、群體、生活、民俗等。從「頭重腳輕」到「上下並重」,應該說,反映了歷史研究的重大進步。但或許是剛剛起步的原因,目前諸多研究仍停留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上下研究脫節的階段。

儘管存在著這樣那樣的缺憾,人們仍對19世紀中國社會歷史的研究孜孜以求。這正符合近年來中外形成的社會史研究潮流。社會史研究潮流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學術背景與社會背景——同歐洲中心史觀受到空前挑戰、同各個國家民族試圖探索適合本國國情的不同發展道路等均有密切關係。而中國,隨著經濟轉軌和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各種社會矛盾和社會問題不斷湧現,更加迫切需要從歷史淵源上理清它們的發展脈絡,更加迫切需要從歷史淵源上揭示基於中國國情的發展方向和發展道路。

2000年9月,本課題作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的重大項目,獲教育部正式批准立項,項目名稱為「19世紀中國社會研究」。2003年初,本課題納入211工程中國人民大學清史子項目。

本課題研究旨在從理論上深化對中國傳統國情和特有發展道路的認識;從實踐上提高人們在社會轉型期間應有的歷史素養;從學術上將19世紀中國社會的研究在研究視角、研究內容、史料發掘、結論論述等各個方面均推進到新的水平。

本課題研究將立足於中國社會歷史的實際,把19世紀作為一個整體的歷史單元,以更寬闊的視野,全面研究和把握中國特有的國情及發展道路。本課題研究將以基層社會研究為重點,同時有意識地注意避免西方新史學忽視上層政治和人的主觀能動性、摒斥對歷史規律進行必要總結、研究趨於細碎化的傾向,將下層研究與上層研究、微觀研究與宏觀研究、個案研究與整體研究、地方研究與全國研究結合起來;將中國社會放在世界歷史的大背景中進行深入對比,以期得出較為合乎歷史實際的結論。

本課題研究分社會控制(《19世紀中期中國雙重統治格局的演變》)、社會風尚(《晚清社會風尚研究》)、社會結構(《19世紀中期中國家庭的社會經濟透視》)、社會保障(《救災與濟貧——中國封建時代的社會救助活動(1750—1911)》)、社會弊病(《晚清的陋規》)、秘密社會(《清末民初秘密社會的蛻變》)六個子課題。本課題研究的最終成果,便是上述各個子課題研究專著組成的「19世紀中國社會研究」叢書。本課題納入211工程中國人民大學清史子項目後,又將補充拓展部分研究成果:《清代嫁妝研究》、《晚清財政支出政策研究》、《咸同年間的社會變動與朝野政局——以「捻」與「剿捻」為中心》、《19世紀晚期中國民間知識分子的思想——以上海格致書院為例》。這些分批出版的專著,分開來,是對19世紀中國社會某一個方面的深刻透視,不乏新視角、新史料、新觀點、新體系;合起來,是對19世紀中國社會的高層次的面面觀,具有重要的理論、學術和實踐意義。

作為課題主持人,我希望這套叢書不但能夠填補19世紀中國社會整體研究領域的空白,以理論突破、學術創新面向有關專業讀者;而且能夠在當代中國社會的變革中發揮重要的參照作用,以具有借鑒意義、實用價值面向更為廣泛的讀者。

作為課題主持人,我謹在此向我的同事和良師益友秦寶琦教授、郭成康教授、陳樺教授、孫燕京副教授,向參與課題研究的青年學者董建中博士、牛貫傑博士、毛立平博士、劉宗志博士、申學鋒博士表示由衷的敬意;謹向領導和支持這一重大課題研究的教育部有關部門及領導,中國人民大學科研處及領導,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清史研究所總顧問戴逸教授、李文海教授,基地主任成崇德教授,向精心策劃和組織本課題最終成果出版的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社領導賀耀敏先生、王學敏女士、周蔚華先生、孟超先生,向賜教或即將賜教的各位方家學者,向關心這一研究的所有同行和朋友表示由衷的感謝。

歷史在發展,社會在前進,研究在深入。

在從必然到自由的艱難歷程中,我們將一如既往地跋涉和攀登。

張 研

2002年3月

謹識於北京知春里

目  錄

總 序

導 言

一、關於嫁妝

二、嫁妝對女性的影響

三、清代嫁妝的差異與變化

第一章 清代嫁妝的整體描述

第一節 清代嫁妝的種類與規模

一、嫁妝的種類

二、嫁妝的規模

三、各具特色的清代嫁妝

第二節 嫁妝的提供者與陪送方式

一、嫁妝的提供者

二、嫁妝的籌備與發送

第二章 清代滿洲貴族的嫁妝

第一節 皇族之嫁妝

一、皇后妝奩

二、妃嬪的妝奩

三、福晉、公主的妝奩

第二節 滿洲貴族的嫁妝

第三章 嫁妝與清代婦女的財產繼承權

第一節 婦女對母家財產的繼承權利

一、由嫁妝的構成看婦女的財產繼承權利

二、從嫁妝與聘禮的關係看婦女的財產繼承權利

三、嫁妝與分家

第二節 奩田——特殊的財產繼承

一、奩田與「鬻產嫁女」

二、奩田的權屬問題

第四章 婦女嫁妝之支配權的考察

第一節 獨立存放的「私財」

第二節 婦女對嫁妝的支配

一、補貼生活,孝養舅姑

二、為家庭成員婚娶

三、資助丈夫入仕或經商

四、解決家庭債務、虧空等經濟問題

五、留傳子孫的財產

第三節 嫁妝支配與婦女的家庭地位

一、「無私貨」與有「私財」

二、「無外事」與涉「外事」

三、「無才」與有才

第五章 嫁妝對清代婚姻的影響及其引發的社會問題

第一節 嫁妝對婚姻的促進和維護作用

一、嫁妝對婚姻締結的促進

二、嫁妝對於婚姻的維護作用

第二節 嫁妝對婚姻的負面影響

一、由嫁妝導致的婚嫁愆期

二、由嫁妝導致的家庭不睦

三、士人對於厚奩的排斥

第三節 由嫁妝引發的社會問題

一、嫁妝與奢靡僭越之風

二、嫁妝與溺女嬰

三、嫁妝與童養媳

四、嫁妝與搶婚

附錄1 同治帝大婚中皇后妝奩清單

附錄2 同治帝大婚中貴妃、嬪妝奩清單

附錄3 光緒帝大婚中皇后妝奩清單

參考書目

索  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富察春兵 的精彩文章:

《略說大清》皇太極二征朝鮮 反間計閹人中槍
古代漢人與滿洲人的主食有什麼不同?

TAG:富察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