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曹魏「五子良將」結局有多慘,4人慘死箭下,1人至今遭嘲諷

曹魏「五子良將」結局有多慘,4人慘死箭下,1人至今遭嘲諷

自古名將如美人,不許英雄見白頭。熟讀歷史我們不難發現,名將的結局大多悲慘,他們要麼在建功立業的過程中戰死沙場,要麼在戰後因功高蓋主遭人陷害至死,真正得以善終的名將是少之又少。

三國作為一個戰亂時期,雖然名將層出不跌,但得以善終的名將也是屈指可數,大家熟悉的萬人敵張飛、關羽,有著「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之稱的呂布等,都慘死他人之手。今天我們來談談,三國中大名鼎鼎的五子良將,他們的結局如何,是否也印證了「不許英雄見白頭」的千古名句?

一、張遼

張遼曾是呂布手下,下邳之戰後,轉投了曹操。跟隨曹操後,張遼屢建戰功。建安二十五年的合肥之戰,張遼創下了八百人大勝十萬人的記錄,那場戰爭中,張遼率眾打到了孫權的主帥旗下,令孫權聞風喪膽,吳軍披靡潰敗。之後,張遼又再次以七千人大勝孫權的十萬大軍,孫權也差點被張遼俘獲。經此一戰,張遼威震華夏,江東有了「張遼止啼」的典故,小孩哭鬧時,大人說張遼的名字,就會嚇著小孩不敢哭泣,可見張遼給江東的震撼。

張遼的威名,是與東吳作戰中建立起來的,同樣他的損落,也是對吳戰爭中完成的。公元221年,劉備打著為關羽報仇的旗號,發動了伐吳之戰,但是次年,在夷陵之戰中慘敗江東。這場戰爭中,江東也是損失慘重,剛上台不久的曹丕,趁江東慘勝之際,出兵三路攻打東吳,但孫權早有準備,曹魏的三路大軍皆以失敗告終,在這場大戰中,曹魏名將張遼被丁奉射中腰部,回師途中病故。

二、徐晃

徐晃也是曹魏的一名將,但也多次做過別人的背景帝,如官渡之戰時,他被顏良二十回合擊敗,成了突出顏良和關羽武力值的悲劇人物。但同時他也有過很多高光時刻,如在樊城之戰時,他率兵擊敗關羽,成了曹魏贏得襄樊之戰的關鍵人物。在曹魏陣營中,徐晃以治軍嚴整著稱,有曹魏周亞夫的美稱。

相對於徐晃傳奇的一生,他的死略顯平庸。諸葛亮北伐時,曾聯合孟達攻打起兵攻打曹魏,得知此消息後,司馬懿決定先除掉孟達,在這個背景下,徐晃跟隨司馬懿一起征討孟達。但在這場戰爭中,徐晃寸功未建,就被孟達射死。「達大驚,急扯起弔橋。徐晃坐下馬收拾不住 ,直來到壕邊,高叫曰:『反賊孟達,早早受降!』達大怒,急開弓射之,正中徐晃頭額,魏將救去。……當然身死,時年五十九歲。」一代名將就這樣陣亡,也讓人嘆息。

三、張郃

在三國早期階段,由於名將雲集,張郃並不出彩,但隨著名將逐漸損落,張郃在三國後期扮演了重要作用,他曾一度成為了,諸葛亮在北伐過程中,最不願面對的曹魏名將,蜀漢陣營中,有不少將領十分忌憚張郃。張郃是一個文武兼備的將才,在曹魏陣營中有著極高的聲望,但是正因為他太過突出,引起了曹魏陣營中另一個大人物的忌憚,這個就是司馬懿,他最終藉助諸葛亮之手殺了張郃。

諸葛亮在進行第四次北伐戰爭時,因為糧草匱乏被迫撤軍,司馬懿命令張郃追擊蜀軍,張郃知道此時追擊蜀軍是不明智之舉,他對司馬懿說:「古人在圍城時,會留出一面,以便城中之人逃跑,敵人撤退時,也不宜追擊。」但司馬懿想借刀殺人,根本不會在乎這樣做會犯兵家大忌,執意讓張郃追擊蜀軍,最終在劍閣道,張郃被蜀軍藉助地形射殺,死狀極慘。

四、于禁

于禁也是一代名將,功勛卓著,但因為一件事,晚節不保,遭人恥笑。樊城之戰時,曹仁遭關羽圍困,危在旦夕,曹操派于禁、龐德率兵救援,但被關羽利用大水淹了曹營,于禁和他的數萬大軍被關羽擒獲。被伏後,于禁因貪生怕死,主動降了關羽,後來關羽兵敗,于禁被解救後送還了曹魏,但此時曹魏已發生了變故,掌舵人由曹操變成了曹丕。曹丕很不待見於禁,還在太廟畫壁畫羞辱于禁,受曹丕的影響,同僚也常在身後恥笑于禁,最終於禁在他人的恥笑和羞辱中,鬱鬱而終。

五、樂進

三國演義中,沒有明確提到樂進死於非命,但從原文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樂進可能死於合肥之戰。合肥之戰中,他和張遼共同率兵抵抗孫權,在這場戰爭中,樂進表現十分出彩。他和東吳大將凌統陣前交戰時,曹魏將領曹休卻乘機用劍射殺凌統,東吳將領將領甘寧也以牙還牙,釋放冷箭射中了樂進面門,樂進當場翻身落馬,雖然書中沒有明確說明樂進是死於甘寧之箭,但在小說中,往往翻身落馬,代表的是戰死的意思,而且這一戰之後,樂進在三國中再沒有出場,由此可以推斷,樂進可能死於此戰。

參考資料:《三國演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七號說三國 的精彩文章:

逼迫武則天退位的「五賊」是誰?他們最後的結局如何
若將諸葛亮帶在身邊,劉備能打贏夷陵之戰嗎?

TAG:七號說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