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炎難纏?加點溫葯試試
導讀:
咽喉炎是臨床上十分常見的病症,其臨床癥狀主要為咽部不適(異物)感,發作期頻繁咳嗽,因其常見,有即病即愈者,有反覆診治,遷延月余,甚至數月難愈而成慢性者。慢性咽炎病情纏綿,患者長期咽部癥狀明顯,若遇外感或起居不慎、煙酒刺激則病情加重,咽痛咽癢,如鯁在喉,咯吐不出,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現將曾定倫教授治療此病的經驗介紹於下。
喉痹
主編/邱敏 唐軍
中醫病機
慢性咽喉炎屬於中醫學「喉痹」範疇。喉痹的中醫病機,曾老師推崇《素問·陰陽別論》中:「一陰一陽結謂之喉痹。」何謂「一陰一陽結」,歷代中醫注家有不同見解。《黃帝內經素問注》云:「一陰,厥陰肝與心包也;一陽,少陽膽與三焦也。」以王冰為代表的主張:從表裡絡屬看,一陽為少陽膽經及三焦經,一陰即為足厥陰肝及手厥陰心包經;認為喉痹中醫病機為厥陰風木(一陰)和少陽相火(一陽)相互搏結,導致咽喉閉塞不通而成。《證治準繩》云:「十二經脈皆上循咽喉,盡得以病之,然統其所屬者,乃在君相火而已。」王肯堂等則認為:足少陽膽經內蘊「相火」,一陰則應為內蘊「君火」之少陰腎經和心經。從經絡循行看:十二經脈均上循或通過其經別繫於咽喉。《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天氣通於肺,地氣通於嗌。太陰脈布胃中,絡於隘,故腹滿而嗌干。」《素問·奇病論》云:「肝者,中之將也。取決於膽,咽為之使。」正是因於對「一陰一陽」的不同理解,歷代中醫醫家對「喉痹」的中醫病機解釋紛然淆亂,莫衷一是。
曾老師則認為《內經》所云「一陰一陽結謂之喉痹」,不需要糾結於何謂「一陰」,何謂「一陽」,該條文中心意義是說明「喉痹」是一種陰、陽邪氣搏結,導致咽喉閉塞不通,具有複雜病機的疾病。根據其解剖位置,咽喉為中醫學「七沖門」之「吸門(會厭)」部,位於「飛門、戶門」之後,「賁門、幽門」之前,亦位於人身半表半里之處。少陽手足兩經,絡屬膽與三焦。病入少陽,邪客表裡之間,以致肝膽氣鬱,並可影響三焦氣機,上焦不利,津液失於輸布則見「咽干」,夾風邪內擾則見「咽癢」,痰氣交結則見「咽部異物感,咯痰不利」等症,故臨床上曾老師多採用外散風寒、內清里熱的「和解劑祖方」小柴胡湯加減治療該病。
治療以小柴胡湯為基礎方
小柴胡湯是張仲景《傷寒論》中的少陽病主方,功能專主和解少陽經,以解半表半里之邪。方由柴胡、黃芩、人蔘、半夏、炙甘草、生薑及大棗七味藥物組成。主治少陽證,胸脅苦悶,寒熱往來,默默不語。不欲飲食,頻頻作嘔,口苦、咽干、目眩。方中柴胡性平,味苦,入肝膽二經。《神農本草》曰:「主心腑腸胃中氣結,飲食積聚,寒熱邪氣,推陳致新。」其功能為解少陽經之熱,其氣質輕清上升,其苦味最薄,能疏利少陽經氣機,使半表半里之邪從外而解。黃芩苦寒,味苦較重,入肺、大腸、小腸、脾等臟及膽腑,清火除熱,使半表半里之熱從肺與大腸而徹。故柴胡、黃芩合用,苦寒清熱,解半表半里之邪,疏暢少陽氣機,使三焦通利,表裡相和,上下相協。生薑性溫,味辛,入肺臟、脾臟、胃腑,其功能是溫中止嘔、溫肺化飲;半夏性溫,味辛,入脾臟、胃腑,其功能是利咽化痰、和胃降逆、消痞止嘔。此二味合用,為仲景「小半夏湯」,辛行開散,和胃降逆止嘔,化痰利咽。此外,姜、夏既能佐柴胡、黃芩逐邪之力,又能行甘、棗之泥滯,故降逆止嘔之中,又見泄滿行滯之功。人蔘、甘草、大棗三者合用,益氣補脾、扶正祛邪,使邪從外而解。
曾老師認為,仲景於解表劑中用參、甘、棗三味,一意,以保元氣。因病入少陽,陽氣有衰,故以甘補藥物,益中氣,和營衛,助正抗邪,使正勝邪卻,在內不留邪,而外邪又不能復入。二意,以防邪入內。因少陽為「陰陽之樞」,正虛之時,外邪易入三陰,故遵「見肝之病,知肝傳脾」之旨,應以「防」字為先。故用參、棗、甘草等甘而微溫之品以補其正,使里氣和,外邪不得入內。三意,甘溫之品可抑制柴胡、黃芩之苦寒,以防傷害脾胃運化之氣。
經驗總結
辛涼復辛溫法,反對涼遏,主張辛散
對於咽喉疾病的病機,中醫素有「口腔咽喉諸病皆為火」論,治療多以清熱利咽、化痰止咳為主,且歷代《本草》中具有「清利咽喉」功效的中藥大多為辛涼或寒涼之物,如射干、馬勃、牛蒡子、薄荷、黃芩、板藍根之屬,曾師在治療咽喉疾病所致咳嗽時,也常採用該類藥物。但曾師認為,對於初感外邪,邪犯衛表,咽喉不利者,其中醫病機主要為「痰氣交阻」,治療當辛散表邪,以宣暢衛氣為主,應避免早用或過用寒涼,阻遏衛氣,致衛郁更甚,痰凝不化,痰氣交阻,病情纏綿難愈。對於「咽部異物感、咽癢、咽痛」癥狀明顯者,曾老師認為其病機當宗《素問·舉痛論》:「寒氣入經而稽遲,泣而不行,客於脈外則血少,客於脈中則氣不通,故卒然而痛。」寒性凝滯,其主收引,寒邪客於人身之肌表、血脈、臟腑,導致血脈、經絡拘攣,氣滯血少,故而疼痛發生。所以曾老師臨床上治療咽喉疼痛患者,在清熱利咽、化痰散結藥物中常加入辛溫散寒、疏透宣散、開郁達邪、通竅止痛之細辛、白芷、羌活等藥物。
對於外感後表證已罷,反覆「咽乾咽痛,咽癢則咳,乾咳少痰,咽部異物感」的患者,曾師認為,此病之所以反覆發作、遷延難愈,主要在於「痰氣交結,寒熱錯雜」之複雜病機。曾師據其病機立「辛溫復辛涼」法,臨床上採用能外除表寒、內徹鬱熱的小柴胡湯,加用利咽化痰之射干、馬勃、牛蒡子、薄荷之屬,利咽喉,化痰濁,散結痹;同時依據《內經》「火郁發之」之理,加入疏透宣散、開郁達邪、通竅止痛之細辛、白芷等藥物,正如張景岳所說:「凡火郁之病,為陽為熱之屬也,其臟應心、小腸、三焦。其主在脈絡,其傷在陰分。凡火所居,其有結聚斂伏者,不宜蔽遏,故當因其勢而解之、散之、升之、揚之,如開其窗,如揭其被,皆謂之發,非獨止於汗也。」現代藥理學研究也顯示:細辛、白芷、羌活等辛溫藥物內含的揮髮油成分具有改善微循環、抗炎鎮痛作用。
養生正道
版權聲明
※根治小兒哮喘,三程療法用藥清晰
※李士懋經驗:五苓散治癒頸椎病頭暈醫案一則
TAG:養生正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