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收藏!不吹牛,能看一年
清代的皇帝大多勤於政務。今天僅僅台北故宮博物院內,就藏有四十餘萬件清代各種政務奏摺文件。很多都留有皇帝親自寫下的批語。在這種高強度的工作之餘皇帝也需要及時放鬆和休息。這個時候,隨處可見多寶格成為皇帝的最愛。
在紫禁城的早年歲月里,宮殿里並沒有多寶格的身影。它是自從清代才興起,並逐漸流行的傢具品種,在紫禁城的宮殿里多寶閣是最常見的陳設。多寶格在檔案記載中,製作量也是很大的。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多寶格大多為常規尺寸,但也有可以覆蓋一面牆壁的大型多寶格,還有可以擺放在桌案上或懸掛在牆壁上的袖珍型多寶格。
(木雕嵌骨書幾式多寶格)
這些小型多寶格,也可以說是皇帝們的「玩具箱」。
從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活計清檔》來看,收藏在宮廷中的珍玩會被分以等級,頭等收於「多寶格」,次等或更次等則置於「百什件」和「萬寶箱」中。
所以,收藏在多寶格中的件件都是名符其實的珍寶。
多寶格所涵內容之豐富,可謂「上下五千年,東西十萬里」皆在其中。
(吉范流輝)
皇帝對於多寶格興趣濃厚,不僅是因為收藏其中的珍玩價值連城,更重要的是,多寶格的設計將一個「巧」字發揮得淋漓盡致。
這件「竹絲纏枝番蓮多寶閣圓盒」利用機軸原理,將圓筒形盒分成四個扇形。
180°展開可成為一字形小屏風,360°翻轉後可成為一個正方形筒狀。
每個扇形內又分成許多格層,其中圓柱形格層不但再分成數格,而且可以360°旋轉。
全器匠心獨運,極盡設計之能事。
工匠們通過精確計算體積,將每個多寶格格內做出橫豎不等、高低不齊、參差錯落的一個個空間。
打開來看,不同的空間擺放著大小不同的珍玩,嚴絲合縫,不浪費一絲空間;
一些開合的機關被藏在物件的下層,如同遊戲一樣,只有把東西拿起來,才能「破關」。
多寶格關閉時是一件再規矩不過的盒子,而當你打開的時候,它就像一個魔法盒,到處隱藏著令人意想不到的發現和驚喜。
(紫檀多寶閣方匣)
這件小巧的多寶格打開後有對稱整齊又大小不同的抽屜11個,文物共計56件,這常常引發觀者驚嘆。
大部分器物的尺寸都小於10厘米,既有歷朝歷代的玉器、書畫、琺琅器、銅器,也有來自日本和西洋的舶來品。
多寶格具有複雜的組合邏輯,必須耐心摸索,才能一探究竟,常有尋尋覓覓撲朔迷離的趣味。
鎖,夾層,暗屜,隔板,虛虛實實,趣味橫生。
往往一件多寶閣,箱蓋中有盒,盒中有匣,匣中又有屜,隱隱約約,輾轉曲折,有時一個轉鈕,便見門,門之後,另有一番天地。
據說,有些設計巧妙的多寶格,讓人即使看到格中、抽屜里或隔板旁有寶物,也因找不到機關而拿不到。
且每一件器物都有固定的位置,皇帝要一件件拿出來鑒賞,再一一復歸原位,前後都要花費不少時間。
這件「紫檀雲龍紋多寶格方盒」內藏47件珍玩。打開方盒,頂層托盤裝有從春秋戰國到遼、金、明、清時期的玉器。
移開這個托盤,則可見八九個大小不一的盒子,盒子內除了歷朝歷代的瓷碗、玉瓶、書畫等,還有來自日本的蒔繪盒。
值得一提的是,托盤裡選的玉器都是片狀的,托盤底部按照每一個玉器的外部輪廓,分別挖出凹槽。
這樣,玉器可以完好緊密、恰到好處地放進去,大大減少了可能因晃動造成的損傷幾率。
這種保存方式在其他一些多寶格中也可以看到。
乾隆皇帝對多寶格興趣濃厚,一些珍玩匣的設計、擺放過程,他幾乎全程參與。
(《乾隆帝是一是二圖軸》郎世寧 作,表現了乾隆皇帝鑒賞古物的情景)
(戧金描漆龍鳳紋多寶格箱)
他曾要求造辦處每隔五天就要將還沒有完成、正在裝配的多寶格拿給他看。他可以說是中國最大的玩主。
雖然多寶格的誕生之初,只是為了取悅皇帝,但是在乾隆的推行和倡導下,藏品被分門別類,貼註標簽,建立檔案,這何嘗不是開現代博物館的先河。
在台北故宮專家將乾隆皇帝戲稱為「故宮博物院的第一任院長」。
以當代的眼光來看,乾隆擁有多元而豐富的藝術品位,可以說是一位卓而不群的收藏家及鑒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