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敗於土木堡後亡於清軍:是什麼原因讓明軍戰力如此之低?
網友提出疑問:是什麼原因讓明朝軍事力量衰落的這麼快?舉例來說,明軍洪武朝戰力強,似乎到了永樂時期就不行了,邱福10萬精騎北伐,被人數遠少於自己的蒙古兵打得全軍覆沒,自己幾次北伐都是好幾十萬人但是戰國都很有限,最大的戰績就是以50萬大軍擊敗3萬瓦剌騎兵,而且還是殺傷相當,最終不得不撤退,無法追擊。正統皇帝更是以50萬大軍敗於2萬瓦剌騎兵,自己也被俘。後來韃靼小王子也先等也不過以區區數萬之眾差點拿下首都,到了中期,似乎只要蒙古兵滿萬,明軍再多人也無能力了。後期更是被兵力遠少於自己的後金打壓著打。
但這一觀點有的網友並不認同。
固然,明軍戰鬥力受到明初的衛所制影響,其實與魏晉世兵制一脈相承,別立軍籍,與民籍區分,世代當兵,這是世界上最爛的軍制,純粹是為了用最低廉的成本保證軍隊數量的產物。編入軍籍的人地位低下,不準遷徙離籍,不得經營他務,實際是國家農奴。士兵社會地位低下從而導致士氣低下,難怪西班牙傳教士看了後認為五千西班牙人就可以征服中國了。
但是,《明史》里謬誤是很多的,尤其關於明軍傷亡的記載,有些甚至是故意誇大。
永樂五征漠北的時候,瓦剌、韃靼遠遁沙漠,都不敢照個面,明軍弱嗎?英宗帶的兵連20萬也沒有,哪來的50萬?明朝人也沒那麼說,是編《明史》那幫人以訛傳訛了。李賢記:二十萬人中傷居半,死者三之一,騾馬亦二十餘萬,衣甲兵器盡為胡人所得。朝鮮實錄的記載跟這差不多。至於也先,帶了多少兵,到現在也搞不清。明朝的疆域之大,在漢人政權里是最接近漢唐的了。
明朝在北部邊防線設置軍事重鎮「九邊」,大部分邊軍是分鎮、堡駐軍,兵力分散,而且在弘治廢開中後,九邊的糧食價格飛漲,明軍更無力在草原進行大規模作戰。所以正統以後沒有大規模出塞的戰役。但是,這不能說明軍戰力差,內地的衛所兵在宣德以後,確實逐漸不行了,但是,九邊的戰力還是有保證的。並且小規模的出擊不斷,應州之戰,就是由於正德親臨前線,把軍隊集中了起來,和蒙古軍正面PK,擊走了蒙軍,從此我沒有在正德年間看到蒙古軍攻擾九邊的記載。(這是對照實錄、年鑒對比出來的)
而蒙古人可以集中兵力進行攻擊。所以明代中期以後,九邊被攻擾成災。但是,蒙古人的目地是劫掠,在俺答以前,很少能夠深入內地。一般是在河套、延綏、寧夏、甘肅、大同等邊地襲擾。俺答在位之時,蒙古最盛,特別是在嘉靖年間連年攻擾九邊,還多次深入京畿、山西等內地劫掠。這期間的明軍確實是不行,原因主要是:經濟上廢了開中的惡果顯現,導致軍事上邊軍衛所兵更加虛弱。另一方面,蒙古又形成了一個比較緊密的部落聯盟也是重要因素。
到了嘉靖末年、隆慶、萬曆年間,明軍戰力得到了部分恢復,以戚、俞、譚、劉、湯等為代表的南方抗倭將領部分革新了明軍的兵源(用募兵為中堅力量)、戰法、軍事技術,在南方打出成績後,把精力放到了九邊,在名相張局正主持、幫助之下,明軍從各個方面都得到了提高。這種提高在萬曆三大征中,表現的最為突出。九邊一直就是防禦,所以大家才覺得明軍不能打。因為九邊的作用是防禦作戰和拱衛京師。至於土木堡,那完全是決策失誤,兵力也沒有50萬,文人向來就是如此。反證就是應州之戰的記載。
邱福那次是帶了一兩千先鋒過去,被端了。但很不幸的是,大部分將領都在這一兩千人里。後面幾萬人就沒跟著過來。當然,因為將領在前面陣亡了,部隊緊接著就潰散了,也有一部分人被追砍,但大部分跑掉了。所謂十萬人全軍覆滅是不可信的。
「本雅失里殺使臣郭驥,帝大怒,發兵討之。命福佩征虜大將軍印,充總兵官。武城侯王聰、同安侯火真為左、右副將,靖安侯王忠、安平侯李遠為左、右參將,以十萬騎行。帝慮福輕敵,諭以:「兵事須慎重。逢開平以北,即不見寇。宜時時如對敵,相機進止,不可執一,一舉未捷,俟再舉。」已行,又連賜敕,謂軍中有言敵易取者,慎勿信之。福出塞帥千餘人先至臚朐河南。遇游騎,擊敗之,遂渡河。獲其尚書一人,飲之酒,問本雅失里所在。尚書言:「聞大兵來,惶恐北走,去此可三十里。」福大喜曰:「當疾馳擒之。」諸將請俟諸軍集,偵虛實而後進。福不從。以尚書為鄉導,直薄敵營。戰二日,每戰,敵輒佯敗引去,福銳意乘之。李遠諫曰:「將軍輕信敵閑,懸軍轉斗。敵示弱誘深入,進必不利,退則懼為所乘,獨可結營自固。晝揚旗伐鼓,出奇兵與挑戰;夜多烯炬鳴炮,張軍勢,使逢莫測。俟我軍畢至,并力攻之,必捷。否,亦可全師而還。始上與將軍言何如,而遂忘之乎?」王聰亦力言不可。福皆不聽,厲聲曰:「違命者斬!」即先馳,麾士卒隨行。控馬者皆泣下。諸將不得已與俱。俄而敵大至,圍至數重。聰戰死,福及諸將皆被執遇害,年六十七,一軍皆沒。敗聞,帝震怒。以諸將無足任者,決計親征。奪福世爵,徙其家海南。」
引用李新峰先生的觀點:「至修《明史》時仍粗匯實錄與各家之說,對明顯可疑的說法也沒有作出解釋,甚至專取敘述明軍失敗情況最嚴重的記載,不但貽誤後人,且難免誇大失實之譏。謝國楨《史料學概論》第五章第三節指出:「清朝統治者諱言明朝驅逐蒙古於漠北的事迹,猶如諱言建州女真曾臣服於明朝一樣。」所以《明史》「對於明初的事實記載多不詳實。」看來這種諱言建州以致諱言蒙古的傾向,還導致了《明史》在記錄明代中期明軍失敗時隨意渲染敗狀。總之,關於明前中期史實,不但明後期諸史家及清人記載特別是《明史》難以盡實,即連《實錄》也未可遽信,在當時人的文集、筆記中反而能找到差近事實的記錄。」
謝國楨評論《明史》缺失,也列了五點,除「毀滅不利清廷之史實」外,其他四點是:一是於明初事實記載不翔實。因清廷諱言明朝驅逐蒙古於漠北,亦猶如諱言建州女真於東北臣於明。又因史官為明末降清人士,對明初統治集團內部矛盾,盡略而不願詳記。二是記建文之事,諱言建文出亡,主張焚於火,以示亡國之君無生之理。此亦出清廷之需。三是除李自成、張獻忠起義外,其餘農民起義,均只見於有關官員列傳之中,且極盡歪曲之能事。四是《明史》出於東南文人之手,於江浙文人尤其是東林黨人多立佳傳。自明嘉靖以後,內閣柄政大臣,多為東南縉紳所操持,一脈相承,當時謂之「傳衣缽」。《明史》對黨籍中人,言之刺刺不休,與其他方面人物相比,記述不均,因之是非亦難得其平。
對於明代帝王的執政能力,古人已經概括:「明有天下,傳世十六,太祖、成祖而外,可稱者仁宗、宣宗、孝宗而已。」一個封建王朝不可能從前到後個個都是英明君主,都革除弊政,勵精圖治吧?那也不會改朝換代了。
至此,依據部分史料來看,網上流傳的許多關於明軍戰鬥力低下的論點並非完全可信,至少應結合當時的歷史環境背景來客觀看待這一問題。
註:本文由青海長雲暗雪山、忠義重情楊金水、faerieisland、正義必勝、陳王鉞、越騎校尉、espncspn10、大老虎、明月照長安、句章居士、asdjfd等北朝網友的精彩發言總結而成。
本文所有圖片均來源於網路。
本文是看北朝發布內容。主編原廓,作者北朝網友,歡迎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轉載,轉載同時需註明出處,若有未註明者取消轉載資格。
TAG:看北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