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清華最會玩的學生,對出陳寅恪的上聯,被稱為通天教主

他,清華最會玩的學生,對出陳寅恪的上聯,被稱為通天教主

1932年,清華的學生一定對當年的試題記憶猶新。因為他們正巧趕上了對對子。國學大師陳寅恪別出心裁出的考題,三道考題,兩道對對子。第一道,上聯為「孫行者」,第二道,「少小離家老大回」,第三道,「夢遊清華園記」。

上聯「孫行者」,有人對的是祖沖之,有人對的是胡適之,還有一個人親身回憶他自己對的是韓退之。這位學生名叫劉曾復,幸運的是當年他如願考上了清華。不幸的是,在清華,他的學習成績並不突出,甚至回憶自己在清華的四年凈玩了,只知道踢足球。

清華當時有政治課,都是大課堂和現在的大學一樣,甚至一個課堂能達到二百多人。然後,這二百人自動分成十個小組,稱為黨義研究會。後來,很多學生都不願上這一枯燥的課程。每組就派出一人去上課,因為老師要點名。奇葩是,老師點名更本不看下面的學生,點到名字的都由其所在小組前去上課的學生代替答到。老師點完名,就直接念教材,也不會去管。

網上曾經出現過這樣的搞笑視頻,沒想到在當年的清華真有這一幕。因為這些情景當劉曾復都曾親身經歷過。當時的劉曾復差點在清華沒有畢業,這一件事也是陰差陽錯,特別傳奇。學末考試,劉曾復在星期六上午考完一門必修課後,認為下午沒有事了,高興地到城裡玩了一下午。當他一回到家後,忽然想起下午還有一門黨義課要考。此時,即使返回學校,肯定也來不及了。這次如果有一門掛科,他別想順利在清華畢業,更拿不到畢業證。雖然,劉曾復平時玩得很瘋,考試成績不理想,但都能擦邊通過。這次,沒有參加考試,結果可想而知,肯定不會通過了。據劉曾復後來回憶,那一次,他可急壞了。

禮拜一早上,劉曾復一到學校,就去找了黨義課研究組的小組長,先是問他禮拜六考了嗎。組長告訴他考了,頓時他腦子嗡嗡的,覺得完了。但組長卻告訴他,瞧見他沒有來,就替他答了複寫了一份,交上去了。沒想到,最後劉曾復的黨義課也及格了。這種情況在現在的考試中似乎很難出現。後來,劉曾復還是因為踢足球傷了胳臂,休了半年,也只能晚一年畢業。那一年是很特殊的一年——一九三七年。

劉曾復回憶他當年為什麼要考清華,主要因為清華的學費在當時確實不高。清華當時一個學期的學費是十塊錢,四年學費是八十元。如果,你考上清華,向學校提前說好到時不實習,不參觀,可以一分學費不用交。如果,學完之後,時臨時說不實習,不參觀,那學校也可以把錢全部退還。當然,比清華更經濟的就是北師大,人家不僅一分錢學費不需要交,還管飯。

而那些私立的學校像輔仁大學、燕京大學,學費達到一個學期二百元左右,還不算吃飯。這種學校在當時不是一般子弟能上得起的。因為當時,銀行的普通職工一個月才二十元左右,一年不吃不喝,才僅夠學生半年學費的。而那些平民百姓家裡的孩子想到不敢想了。

當年那個在清華學習並不突出的孩子,卻在幾十年後,因為京劇出了名。因為劉曾復天天聽四大鬚生、天天看四大名旦的戲,並得到京劇著名藝術家王榮山的真傳。連梅蘭芳也稱其為行家,後來劉曾復更是被後輩稱為京劇界的「通天教主」「老頑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四點通 的精彩文章:

他,張之洞恩人,慈禧的侍衛,被賞圓明園五千畝地,活了一百多歲
努爾哈赤高人一等,一定要把軍事力量設為八旗,而不是九旗或十旗

TAG:歷史四點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