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針對華為人的評審限制被解除

針對華為人的評審限制被解除

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所有IEEE會員都可以繼續正常參與IEEE的全部活動,無論他們的僱主是誰。

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剛剛在其中文官網發布「IEEE聲明更新」,稱「IEEE解除對編輯和同行評審活動的限制」。

IEEE中文官網截圖

以下為IEEE官網聲明全文:

IEEE聲明更新:

IEEE解除對編輯和同行評審活動的限制

2019年5月16日星期四,美國商務部對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及其68家子公司實施了出口管制。之後,IEEE發布了合規性的聲明,並表示如果美國政府就出口管制條例在同行評審方面的應用做出進一步說明,IEEE會做出相應更新。

為此,IEEE向美國商務部要求就出口管制條例在IEEE出版活動的適用性做出說明。目前,IEEE已收到相關說明。根據新的信息,華為及其子公司的員工可以參加IEEE出版過程的同行評審和編輯工作。所有IEEE會員都可以繼續正常參與IEEE的全部活動,無論他們的僱主是誰。

我們此前限制性的做法完全是為了保護我們的志願者和會員,規避相關的法律風險。在我們收到相關說明後,法律風險得以解除。我們由衷地感謝來自世界各地的會員和志願者向IEEE提出的問題和意見,同時也感謝大家耐心等待我們處理好這一複雜的法律情況。

一直以來,IEEE致力於向其會員、志願者和整個技術社區提供廣闊的學術活動平台和幫助。其中,IEEE每年在全球舉辦1900餘場專業技術會議,並在IEEE Xplore上提供超過480萬份文獻資料。

IEEE認為科學和技術是全球性的活動。我們為全球的IEEE會員在世界各地開展的工作而感到自豪。IEEE將繼續為推動技術創新與進步貢獻力量,為人類社會謀福祉。

中國10大學會回應IEEE事件:

學術交流的嚴重倒退

6月2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官網發表《關於IEEE限制正常學術交流事件的鄭重聲明》。

包括中國電子學會、中國通信學會、中國人工智慧學會、中國電機工程學會、中國機械工程學會、中國電工技術學會、中國儀器儀錶學會 、中國光學學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在內的10家學會在聲明中稱:

科學無國界。IEEE作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非政治性、非營利組織,其內部少數人將學術交流與政治捆綁的舉動,完全背離其長期秉持的「可信賴、無偏見」的核心價值。這一「審稿門」事件,是對科學家個人和機構的嚴重歧視,是學術交流發展中的嚴重倒退,已成為國際學術界科技界的一場危機。

我們強烈呼籲,世界各國科學家、科技組織和學術共同體關注此次學術界的重大危機,共同捍衛學術交流的國際準則,確保科學研究無政治化,共同採取有效行動,避免事件滑向危害科技健康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的深淵。

據此前媒體報道,5月29日,一則「IEEE下令清理華為系審稿人」的消息在中國網友中引起廣泛關注。消息顯示,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在一封郵件中,禁止華為員工作為旗下期刊雜誌的編輯和審稿人,拿過華為科研經費的也不能作為審稿人。

郵件被曝光之後,立即在學術圈引起軒然大波。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教授張海霞5月29日公開致信IEEE 主席稱,此舉遠超出一個學術人可以接受的底線,「做為IEEE 的會員和期刊編委,我必須表明自己的態度:我申請退出我所在的兩個IEEE 期刊的編委會」。

5月29日,張海霞就此事接受了《環球時報》的專訪對話為華為怒退IEEE的北大教授:他們侮辱全世界科學家!

專訪實錄如下:

環球時報:可否簡單介紹下您所重點研究的領域,當初決定加入IEEE是出於哪些考慮?或者說這家機構哪些特質吸引了您?

張海霞:我重點研究的領域是微電子技術的特定領域,名叫微機電系統,就是研究怎樣給微小的晶元更加快捷便利地供電的問題,屬於「中國芯」領域的一個方向。

我加入IEEE時間比較長,有20年以上了。當時是我在讀電子領域的研究生,周圍所有的老師基本上都是IEEE的會員,他們也很鼓勵學生加入IEEE,因為加入IEEE會給年輕人很多參加學術交流的機會。

IEEE是一個在國際電子相關領域學術界被大家廣泛認可的一個組織,因為它組織很多學術會議,有專門出版物,也有很多針對青年人的活動,對年輕人學術上成長是非常有幫助的。

環球時報:IEEE審稿工作的機制是怎樣的?

張海霞:IEEE編委會經常邀請同行業里比較知名和客觀專家來評審投來的稿件,而且是完全匿名的。

環球時報:匿名的,就好像「閱卷老師」一樣嗎?

張海霞:對,都是匿名的。IEEE的主編一般是該領域的「大牛」,他會找在這個領域裡面很有口碑的人來組成編委會,IEEE編委會的組成都是行業里在該領域做得不錯的專家,來自世界各地。

編委會收到稿件,會發給某個領域的編委會成員,比如說我是微電子領域的專家,編委會就會把這文章發給我,我再找領域內的專家去評審稿件。我找的專家必須要是行業里的專家,必須要是專業口碑,不管他來自哪兒,他來自南非也好、來自印度也好,來自海地也好,只要他是這方面專家,他對這個領域有一定的研究,我信任他,就可以去讓他去審,甚至我根本不認識他,我只是看過他相應的論文,那我也可能會請他審,因為論文需要得到客觀的評價。

這是一個信任的過程,大家在學術組織裡面就是靠學術說話,跟其他沒有關係,跟華為沒有關係,跟他的國籍也沒有關係,只要他在學術上能夠公正客觀地來做事兒。如果一位學者的評審的意見,讓我們覺得不夠公正客觀,帶有很大強烈的偏見的話,我們也不會再邀請他評審的,這是一個非常客觀的過程。

環球時報:您說「這遠遠超出了一個學術人可以接受的底線」,您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嗎?是否和其他學術同行交流過?他們的主流態度是怎樣的?

張海霞:對一家企業故意列出某些「黑名單」,我很討厭這件事,這是對我們作為評委的一種嚴重的侮辱,不僅僅是我們,是對全世界的科學家的侮辱,包括美國的同行在內。他們(科學家)為什麼要接受這個?這真的完全背離我們作為學術人的原則,是不可以忍的,全世界的科學家都不能忍。

我發表聲明後,接到了很多國內外學者朋友的郵件和信息,由於晚上在上課,我沒有來得及仔細看,只知道來自亞洲、歐洲、美國的聲音都有,他們大部分都很支持我,也有個別的學者會問我是不是深思熟慮過,那是還不了解我的人。從今天的反饋來看,這麼多的同行都在聲援,我覺得這不是我一個人在戰鬥。

環球時報:退出這個組織需要哪些程序?是否有被駁回的可能?

張海霞:申請退出需要給主編髮郵件,他們再去研究決定,這些郵件我都發過了,我在等他們回復。不過有一位主編已經回復了,他說他也很震驚,現在要去調查,我說這件事不是空穴來風,那些郵件(指IEEE表示不再讓華為僱員參與評審的郵件)都是明的。

環球時報:這件事會對學術界交流帶來哪些負面影響?

張海霞:巨大負面影響,這是挑戰學術界的底線,如果美國真要繼續這麼做的話,我相信全世界的科學家都會退出,我為什麼要做科研?做科研就是能夠通過研究去得到答案,解決客觀問題,而不是主觀的方式,我需要跟我的同行交流,我要跟他們在一起,因為我希望得到更多客觀的評價,而不是主觀的評價。

環球時報:這樣的事情此前發生過嗎?

張海霞:之前還真沒見過類似情況,我覺得這是一個巨大的不可以接受的挑戰,科學問題就是科學問題,客觀就是客觀,你不能拿政治來干擾科技。

環球時報:IEEE選擇在美方的壓力下退縮,作為一家學術機構,是否應該有更好的處理方式?比如有學者提到更換註冊地,這種建議現實嗎?

張海霞:我不是IEEE的主席,我不能確定是否有更好的方式,但是我覺得作為一個學術組織,如果真的公然把這樣的郵件發出來的話,就真會對自己的信譽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組織註冊地在哪不要緊,註冊地並不決定一切,重要的是一個學術組織的核心理念的保持。

環球時報:退出會對您個人的學術研究產生哪些影響?

張海霞:沒有什麼關係,我的學術水平也不是被某一個組織所評價的,所以我覺得對我本人來講,我不認為會有什麼特別的損失。

環球時報:您和華為是否存在過合作關係?您怎麼評價華為的同事在IEEE學術交流中的表現,怎麼評價華人在IEEE中作出的貢獻?

張海霞:我和華為一點關係都沒有,華為僱員在IEEE的表現我真的不清楚,但是華為作為這麼重要的一家參與標準制定的公司,參與這樣的一些學術交流是非常重要的,這是為全人類謀福利。一個標準的認定,要經過真正產品來支撐,大家都覺得你好才行,不是說為某一個小團體在服務,我不認為華為的參與有什麼不對,把華為排除在外才是問題,華為服務了全世界1/3的人,這樣的公司不能說話,學術組織的存在還有什麼意義?

至於華人對IEEE的貢獻,真的太大了。而且在其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非常多華人參與各種學術會議,在雜誌中擔任編委,積極活躍的華人面孔越來越多,我覺得華人學者的聲音是越來越強了。

最後,我呼籲學術一定要跟政治脫鉤,科學家一定是要對科學問題保持嚴謹客觀的態度,科學家有國界,但是科學是無國界的。

5月30日,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在其中文官網發布聲明承認限制華為員工的參與審稿。聲明稱,「相關美國政府的法規限制了華為公司及其員工無法參與IEEE一些通常不向公眾開放的活動,包括一部分的出版物的同行評議和編輯過程,而IEEE需要合規。」聲明還稱,但華為員工可以繼續正常保持IEEE 個人及企業會員資格,並行使投票權。

來源:環球網綜合澎湃新聞、IEEE中國官網、環球時報-環球網、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官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網 的精彩文章:

正式躋身內閣,澳政壇迎來首位「土著內閣部長」
社評:華為是一面鏡子,照出的美國竟這樣

TAG:環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