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寵」的小豬佩奇與升級中的本土需求
我在最近的一次休假中,被一部叫做《汪汪隊立大功》(PAW Patrol)的動畫片填滿。
沒有小孩的人可能無法體會這種心情,直到我給三歲的侄女做了兩天「保姆」,才感受到一首動畫片主題曲對一個成年人的瘋狂暴擊。
這部加拿大幼兒動畫片的最新一季正在國內視頻網站更新中,它講的是一個10歲男孩和6隻會說話的狗共同解決困難、助人為樂的故事(所以它還有個譯名叫「狗狗巡邏隊」)。
在孩子們的世界裡,小豬佩奇被「拋棄」只是分分鐘的事,儘管在互聯網上這個梗依然被大人們玩得不亦樂乎。
作為一個正穩步奔三的90後,已經很難理解一個學齡前兒童觀看一部早教動畫片收穫的樂趣。我們今天要聊的也不是該如何欣賞這部動畫片。實際上,當開始回憶起自己小時候看的動畫片時,我突然發現竟然很難說出一部符合現在意義的進口早教片。
因此,這篇文章將試圖還原一部關於中國進口早教動畫片的簡史。
越來越多的選擇先撇開早教動畫片這個細類,進口動畫片在中國的歷史本就不長。
1980年被普遍認為是中國開始引進國外動畫片的年份,第一部進口動畫片正是來自我們鄰國日本的《鐵臂阿童木》。這年12月,這部由漫畫家手塚治虫名作改編的動畫片出現在中央電視台上。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就先說說日本進口動畫片。
整個80年代可以說是日本動畫在中國的繁榮期,80年代初,我們就引進了《聰明的一休》、《機器貓》、《花仙子》等經典的日本動畫片;80年代後期則有《阿拉蕾》、《足球小將》、《聖鬥士星矢》、《龍珠》等日本少年漫改動畫。
90年代初的《太空堡壘》想必是許多80後的共同記憶。相比於80年代引進的日本動畫片,進入90年代,孩子們接觸到的日本動畫種類要更加繁雜。
除了《太空堡壘》,這一階段還有像《名偵探柯南》這樣的偵探推理片,有《櫻桃小丸子》、《蠟筆小新》、《忍者亂太郎》這樣的「中二」劇,有《美少女戰士》一類的魔法少女動畫,也有《灌籃高手》這樣的體育題材。《奧特曼》也是在這一時期引進的,不過它嚴格意義上並不能被歸入動畫,是一部特攝片(即:使用特技手法拍攝的電視劇)。
之所以呈現出上述特徵,一定程度也源於90年代幾個值得注意的變化。首先是1995年前後,衛星電視、有線電視以及教育電視台興起,進口動畫片尚未有審核、配額限制,因而有泛濫之勢,質量也參差不齊。
再往後便是VCD、盜版光碟及早期網路的普及,極大地拓展了進口動畫的觀看渠道。
於是新千年後的進口動畫片情況轉為引進和監管並舉。2000年3月廣電總局頒布的《關於加強動畫片引進和播放管理的通知》,第一次限制了進口動畫片在各級電視台的播出佔比;2006年前後,廣電總局又連續兩次下達「禁播令」,各電視台每天晚間黃金時間不見了進口動畫片。
至於網路視頻平台,監管力度也在加強。基於2008年1月起施行的《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2015年3月起文化部將《進擊的巨人》、《東京食屍鬼》等一批日本「暴恐動漫」列入了禁播黑名單,並對優酷、愛奇藝等29家視頻平台進行了處罰,成為當時互聯網的一個熱點事件。
歐美進口動畫片在中國的傳播路徑和日本動畫也大體一致。
第一部歐美進口動畫片通常被認為是1981年央視引進的美國動畫《蟋蟀傑明尼》,不過比起片名,許多人對它動畫形象的記憶要更深刻。
80年代的歐美引進動畫片還有捷克斯洛伐克的《鼴鼠的故事》,美國的《藍精靈》、《米老鼠和唐老鴨》、《變形金剛》、《貓和老鼠》,法國的《巴巴爸爸》等,90年代則有《忍者神龜》、《海底小精靈》、《怪鴨歷險記》、《大力水手》、《芝麻街》等等,可以說都是一代人的記憶。
當然,這一時期由電視台引進的動畫片均屬譯製片。
受到政策和本身文化觀念的影響,相比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進入2000年後中國,引進的歐美動畫片很多都呈現出更加低齡化的特點,比如前十年的《小熊維尼歷險記》、《天線寶寶》、《飛天小女警》、《史努比》、《加菲貓》、《海綿寶寶》、《星際寶貝》、《托馬斯和朋友》,第二個十年里的《小馬寶莉》、《小羊肖恩》、《米奇妙妙屋》、《小豬佩奇》、《汪汪隊立大功》等等。
據當時《京華時報》報道,2004年《史努比》的引進曾經歷了長達一年的審查,當中涉及「愛情」的部分均被刪節;同時按照廣電總局「境外動畫片最多引進集數是52集」的規定,原版67集的內容也沒有被完全呈現。
其實,以上這些都在某種程度上解釋了為什麼這一代90後乃至80後缺乏關於進口早教動畫片的記憶(想來小時候那些叫得出名字的經典動畫片里基本沒幾個是適合幼兒觀看的),在泥沙俱下的時代我們早已練就了好賴通吃的「本事」。
「本事」固然要加引號。比較起來,現在的兒童是幸福的,他們能夠在更多渠道看到符合自己年齡段的外國動畫片,我們卻還要在背地裡到處找Rick and Morty和BoJack Horseman的資源。
儘管有著監管的影響,外國動畫片的引進規模依然在上升。根據國家統計局編製的《中國統計年鑒》,2008年全年動畫電視進口總額為878萬元,到2017年這一數字已猛增至82254萬元(這還只是電視節目的統計)。
有如此之多動畫片可供選擇,小豬佩奇會「失寵」也就不奇怪了。
進口早教動畫片的「魔力」很多父母選擇給孩子看進口早教動畫片不是沒有理由的。
首先就學齡前兒童本身的成長階段來說,特徵主要有兩點:一是具體形象性,他們認識事物的方式多靠感覺、知覺和表象,尚不具備抽象思維能力;二是不隨意性(註:心理學用語,可理解為身體自發產生的對外界的反應),他們的心理活動很容易受到外部表象影響,不能很好地形成自己的目的和計劃。
這些特點就決定了學齡前兒童對於動畫片這種簡單直接、沒有深層次信息的表現形式的喜愛。另外,從生理上而言,他們在發育階段的視覺識別能力不完全,也使他們更偏好動畫片中的大色塊表現。
當然,孩子看什麼動畫片,還是家長說了算。就父母的角度而言,早教動畫正如它的名字那樣,需要有教育意義。
這包含了學習技能和認識世界的雙重意義。出於一種實用主義的目的,家長通常希望孩子能在看動畫片的過程中「學到點東西」。
比如語言,現在有許多美國進口動畫片都有中英雙語兩個版本,以《汪汪隊立大功》舉例,即便是中文配音版本,當中也會穿插許多英文單詞,反覆出現讓孩子形成記憶點。
除了學習技能,精神層面學習怎麼養成良好品格是家長更加看重的(實際上這也是絕大部分早教動畫片所努力的方向)。這也是為什麼像《可愛巧虎島》這樣的動畫片能夠流行的原因。
這部來自日本的動畫每集都會用不到10分鐘的篇幅講述一些生活中的道理,比如在第2季第88集《答謝的心意》里,為了答謝爺爺奶奶,幼兒園的小夥伴一起幫助巧虎想辦法,既體現了朋友之間要互相幫助,又告訴孩子要懷抱感恩之心。
相比國產動畫,進口早教動畫在其製作水準和產業體系方面也更具優勢。
作為日本最大的教育集團倍樂生株式會社的早教品牌,「巧虎」系列動畫片會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分為貝貝版(1歲入門適用)、寶寶版(1-2歲)、幼幼版(2-3歲)、快樂版(3-4歲)、成長版(4-5歲)、學習版(5-6歲)和彩虹版(6-7歲),既符合孩子的成長規律也更便於家長進行選擇。
而且說起「巧虎」,在很多孩子和家長看來它已經不僅僅是一部動畫片,它的觸角早已從線上延伸到了線下,既有自己的兒童綜藝節目,也有網站、線上電商和實體店面。
相似的例子在美國動畫片中也能夠看到,《汪汪隊立大功》背後的製作方之一尼克羅迪恩動畫工作室(Nickelodeon Animation Studio)自1998年創辦以來,已經發展成為一家擁有成熟經驗且有自己鮮明風格的動畫公司,它出品的知名早教動畫還包括了《海綿寶寶》、《愛探險的朵拉》等等。
正如《汪汪隊立大功》所體現的那樣,主打教育性是尼克羅迪恩動畫工作室所出品動畫片的特點之一。《愛探險的朵拉》同樣是一部語言學習動畫,其雙語版本也頗受中國家長的歡迎。
迪士尼為適應中國本土化的需求,同樣在中國開展了迪士尼英語的業務,並選擇了與中國大陸地區最大的外語教育出版機構——外研社合作。當然這些都已經超越了動畫片本身。
擁有完整全面的早教體系,也是家長們樂於給孩子看進口早教動畫片的原因——儘管在買買買這件事上一般家長常常要和孩子做一番博弈,不過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我們需要怎樣的早教片「童年是文藝復興的偉大發明,而非天然的存在。」
這是美國作家兼教育家尼爾·波茲曼(Neil Postman)在他的著作《童年的消逝》中提出的一句話,道出了物質條件和文明水平對於一個社會中兒童成長的影響作用。
由此我們也可以一窺國產動畫片的現狀。技術、人才、故事常被認為是國內動畫產業所匱乏的重要因素。而一部不曾經過嚴格設計創作的動畫,甚至可能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災難性影響。
以下幾個例子雖然是個例,但同樣有警醒作用。
2013年4月,連雲港市東海縣石榴街道的3名男孩模仿《喜羊羊與灰太狼》中的劇情,有兩人被綁到樹上做「綁架烤羊」遊戲,導致兩人被嚴重燒傷;2016年2月15日,陝西一名10歲的姐姐在與妹妹玩耍時,模仿《熊出沒》中的情節,用電鋸將5歲妹妹的鼻子和右臉鋸傷。
曾有人統計過,《喜羊羊與灰太狼》中,灰太狼一共被紅太狼的平底鍋砸過9544次,被電擊過1755次;《熊出沒》在10多分鐘的時間裡出現了20多個不文明用語,不少家長表示,孩子在看過這部動畫片後養成了說髒話和亂打鬧的壞習慣。
實際上,誰又曾估計過去年一度病毒式傳播的惡搞版小豬佩奇對兒童造成的影響呢?
2014年華中師範大學心理學院發表的一篇名為《動畫與真人暴力形象對兒童攻擊性影響的比較研究》論文表明,動畫較之真人視頻,能夠導致被試者的外顯攻擊性顯著增加。
也有學者指出,在中國內地尤其是城市兒童和青少年的犯罪事件中,大多數人將其歸結為孩子學業上的壓力,社會治安環境的惡化和兒童交往對象的不當,但極少有人注意到媒介暴力與兒童越軌行為間的關係。
在許多國家,針對動畫已經有了明確的分級制度。比如在美國,電視節目分級制度於1997年1月實施,其中詳細規定了動畫分級的細則。美國將電視節目分為了五級:
TV-Y(所有兒童適宜)
TV-G(普遍觀眾可看)
TV-Y7(7歲以上兒童適宜)
TV-PG(建議家長陪同)
TV-14(家長必須陪同,14歲以下不得獨自觀看)
美國電影則分為:
G級(大眾級)
PG級(兒童建議在父母的陪伴下觀看)
PG-13級(13歲以下兒童尤其要有父母陪同觀看)
R級(限制級,17歲以下必須由父母或者監護陪伴才能觀看)
NC-17級(17歲以下觀眾禁止觀看)
日本「映畫倫理管理委員」(註:日本針對所有國內公開放映的電影進行內容審查及分級的機構,由日本電影業者自主組成)則將動畫電影分為四級:
G級(適合普遍觀眾觀看)
PG12(12歲以下由監護人陪同觀看)
R15+(15歲以下禁止觀看)
R18+(18歲以下禁止觀看)
其實,即便是進口早教動畫,當中也依然會被指存在諸多思想缺陷。譬如在《汪汪隊立大功》里,有家長會問為什麼大家有了困難和危險不第一個找警察解決而是先找汪汪隊,一個無能的女性擔任市長存在歧視女性色彩等等——雖然這不免過於謹小慎微了,因為畢竟一千個兒童觀眾心裡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在中國尚無法實現影視分級制度的當下,父母能夠為孩子做的,至少還有指導與陪伴。當然也別忘了,孩子首先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參考資料:
[1] 日本動漫「入侵」中國30餘年,緣何「相愛又相殺」?
[2] 童年時光的美好記憶 回顧40部歐美系譯制動畫片
[3] 早教動畫會成為下一個風口嗎?
[4] 動畫與真人暴力形象對兒童攻擊性影響的比較研究
[5] 學齡前兒童動畫片理論研究與應用
※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禁止華為的同事擔任審稿人或編輯
※AI推動行業數字化轉型
TAG:PingWest品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