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還說英語,為何中國人卻不說滿語?學者回復一針見血
英國入侵印度之後,提出了一個殖民統治手段,即推廣英語。當時,英國殖民官員麥考利有過這麼一段經典的總結:
要在印度國內培養一批精英,他們有著印度人的血統和膚色,頭腦里裝的卻是英國人的品位、思想、道德和才智。
儘管起初英語被印度人看成地道的外語,但在1835之後,英國在印度強制規定使用英語教育,和以英語為教學語言,此後英語成為印度第一語言。印度獨立之後,英語地位有所下降,但依然是行政和司法用語,等同於官方語言,如今至少是「副官方語言」。
其實,英國不僅在印度,在全球各地的殖民地,都成功的推廣了英語,甚至部分殖民地在獨立之後,依然將英語列為了唯一或第一官方用語。即便在中國,英國的英語推廣,也有一定的成效,最典型的是香港,影響至今猶在!
總而言之,在殖民時代,英國的英語推廣比較成功,至今讓英國受益無窮!然而,清軍入關掌握了中國大權之後,曾經大力推行滿語,為何最終卻失敗了?
如今滿族人超過千萬,是全國第二大少數民族,但仍在使用滿語的,卻極為稀少,僅是東北農村個別村莊的少數老人。網上一些不知真假的傳聞,稱全國能說滿語的大約100多個,其中多數是能說不會寫。
總之,清朝滿語推廣極其失敗,不僅沒能讓漢人學習,而且連滿族人都不學了,如今成為亟待保護的語種了。曾經被大力推廣的滿語,為何卻沒能推廣開來?學者回復一針見血!
《滿洲實錄》中記載,1599年努爾哈赤創立滿文,就是把蒙古文字母改為無圈點滿文。客觀的評價,這是一種移花接木的速成語言,語言不構成體系,辭彙不夠豐富,語法不夠完善,甚至缺少足夠音節等。隨後,努爾哈赤、皇太極等就一直非常重視滿文推廣應用。
鮮為人知的是,清宮劇中,皇帝阿哥等人一口流利的漢語,文書布告之類,幾乎全是使用漢文,其實真實歷史上遠不是這樣,清朝曾經大力推廣滿文、滿語。原因很簡單,滿語是清朝的「國語」,漢語才是清朝的「土著語言」。
從官方文件中可見,在清朝前中期,朝廷大多用滿文發布詔、誥等,成為奏報、公文、教學、翻譯和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主要文字。
皇太極時期,要求所有文書只能使用滿文。順治時期,清廷基本上都是使用滿文奏摺。康熙雍正時期,滿漢合璧類奏摺居多,就是先滿文,後面相當於是翻譯成漢文,單獨的滿文或漢文奏章比較少。乾隆中前期,滿文奏摺非常多,遠超過了單獨的漢文奏摺。
除了官方文件的要求之外,清朝在滿語文教育、科舉取士及官職升遷、漢文典籍翻譯等方面,還做了很多推廣努力。
初命禮部,考取通滿洲、蒙古、漢書文義者為舉人。取中滿洲習滿書者剛林、敦多惠……漢人習滿書者宜成格……共十六人,俱賜為舉人。
順治對漢人進士下旨,「學習滿書, 可備將來大用」,甚至對漢人官員是擇 「通滿洲文義者」 晉陞官級,「不能成文」 者降級調用。康雍時期多次舉行滿文翻譯考試, 考中者多任職筆帖式。一度,滿語水平高低,甚至成了官員升遷或者貶謫的標準。
至於滿語教育,清廷就更加重視了,「國語」是滿族學校的必修課,「分習清漢書」一直是核心的教學內容。當然,當時滿語教育,主要針對滿族、蒙古、漢軍旗子弟。
另外,還鼓勵漢文典籍翻譯成滿文,甚至「漢人正史之外, 野史所載」也要翻譯,涉及的範圍及其廣泛。
總而言之,清軍入關之後,順治、康熙、雍正、乾隆等,採取了大力推廣滿語滿文政策,涉及範圍很廣,力度很大,甚至超出後人的想像。
然而在1766,乾隆年間的《清語易言》中記載,「旗人在京與漢人雜居年久,從幼即先習漢語」,嘉慶年間「不能翻譯, 甚至清語(滿語)生疏, 不識清字(滿文)」,顯然早在乾隆年間,別說漢人了,就是很多滿人都把漢語當成了母語,到了嘉慶年間更是「清語生疏」。如此大力推廣之下,為何滿語不像英語一樣佔據主導地位,反而會逐漸消亡?
對此,有學者一針見血的指出,先進文明可能會被落後文明暫時征服,但最終落後文明又會被先進文明的魅力征服,包括語言文字,這一過程難以逆轉,滿文滿語無法承載浩如煙海的華夏文明;而英國推廣英語,卻是先進文明對落後文明,自然更容易被印度等殖民地接受。
其實,滿文滿語所承載的文明實在有限,在面對璀璨的華夏文明時,只能被同化(漢語也吸納融合了滿語的一部分)。在這一過程中,本就存在諸多缺陷的滿語,消亡也在情理之中。相比之下,英語面對一些落後文明時,卻具有文明的優勢。
※乾隆:古之肅慎,即為滿族!滿族有三千多年的歷史?
※清朝四庫全書,究竟是不是文化毀滅?魯迅這麼評價!
TAG:百家雜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