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半噸黃金的國寶,曾被當作煎鍋火上烤,最後以2.1億成交
價值半噸黃金的國寶,曾被當作煎鍋火上烤,最後以2.1億成交 | 文 三隻眼文齋
在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璀璨的文明創造出許多珍貴的重器、國寶,因朝代更替,世事變遷,太多的國寶流失,不知所蹤,讓後人在文獻上讀到有關記載時都望「寶」興嘆,不勝唏噓。而有的國寶不為人識,蒙塵民間,幾經輾轉才重新放射異彩。比如,商代「虢季子白盤」用作喂馬的飼料槽,元代「青花松竹梅八棱罐」曾作為裝鹹鴨蛋的罐子,「瀆山大玉海」惹上滿身的酸菜味,等等,不勝枚舉。今天,小編要說的是另一件國寶,曾被當作煎鍋使用,放在火上烙大餅。
事情的由來是這樣的,元代一個名叫李順甫的官吏,買了一個青銅盤,按現代的計量單位,這個盤的直徑為47厘米盤高11.6厘米,大小如同一個小鐵鍋。李順甫把青銅盤帶回家後,家裡人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煎鍋,平底光滑,重量大小都很適中,但盤底的三支支腳(盤足)有點礙事,於是,家裡人就取來鎚子,把青銅盤下面的三支腳敲掉了。這樣,用起來十分順手,從此,這個青銅盤便開始了日復一日的「火上烤」的生活。
一次偶然的機會,這個烙大餅的青銅盤被人稱「髯公」的元代著名書法家鮮於樞發現,驚為稀世之寶。經過考證,鮮於樞確定這就是宋代出土,被收入宮中,宋亡後不知去向的那個西周時期鑄造的青銅「兮甲盤」。「兮甲盤」成為南宋宮廷藏品後,南宋初年就有多達百種書籍對它進行過論述、研究。直到蒙古鐵騎南下,崖山之戰後,南宋滅國,這隻「兮甲盤」就不知去向,沒想到如此「身份高貴」的西周禮器,竟然因為戰火而受無妄之災,淪落到被當作煎鍋用來烙大餅。
「兮甲盤」 因製作者兮甲而得名,兮甲是距今約2800年前周宣王的重要輔臣,是湖北歷史上著名政治家、哲學家、軍事家。「兮甲盤」內有銘文133字,反映了四點內容: 一,兮甲跟隨周王北伐匈奴獲勝;二,兮甲治理南淮夷,維護了王朝東南邊疆的穩定;三,兮甲監督貢賦,規範商貿,嚴明法律,是治理國家開啟了西周中興的重臣;四,南淮夷向周的進貢主要是絲織品,線路自黃淮到陝西,也就是早期的「絲綢之路」。正如近代著名學者王國維所說:「此種重器,其足羽翼經史,更在毛公諸鼎之上。」
「兮甲盤」在元朝覆滅之後,又歷經數代收藏傳遞,然後又一次不知去向,至清末民初才在保定府被發現,輾轉到了大收藏家陳介棋之手,隨後「兮甲盤」再次不知下落,又消失在人們眼中,上世紀,日本、香港曾先後傳出發現「兮甲盤」的消息,但均被證實為偽造。直到2010年,一位旅居美國的華人在美國一家小型拍賣會上偶然發現了「兮甲盤」,確定為真品後,該華僑籌集重金買下了它,並於2014年送回中國展出,業內專家們這才見到了傳聞中的國寶的「廬山真面目」。
2017年7月15日晚9點,浙江杭州舉行了以「兮甲盤」為主的西泠春季拍賣會——「南宋宮廷舊藏西周重器國寶兮甲盤專拍暨中國青銅器專場」,在該場拍賣會上,「兮甲盤」 以1.2億元人民幣起拍,1.85億元人民幣落槌,加上傭金等,「兮甲盤」最終成交價達2.1億以上,按當時的黃金市價,價值超過半噸黃金,準確地說,可以換到0.6噸黃金。命運多舛的「兮甲盤」濃縮三千年中華文明史,考證有據、流傳有序,銘文記述了西周的,曆法,官制、戰爭、封賞、稅賦、奴隸、貿易管理等諸多細節,它的「回歸」對於研究西周歷史、文化及體制具有重要意義。
TAG:三隻眼文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