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這個字形成一種左右錯落的對稱感
一、「帶」字精講
(一)「帶」字的整體印象
「帶」字基本是左右對稱的,但是,王羲之在寫這個字的時候,卻沒有處理成左右完全對稱的結構,而是有所調整,形成一種左右錯落的對稱感。
(二)「帶」字的上半部分
王羲之在安排「帶」字上半部分四個短豎的位置時,並不是以橫畫的中點為中心左右平均分布的,而是讓第二個豎畫與橫畫的交叉點,位於橫畫的中點上。
這樣,就加大了橫畫左半部分的留白,並將豎畫更多地集中在橫畫的右半部分,從而形成了左疏右密的視覺效果。
與此同時,「帶」字的上半部分就形成了不平衡的感覺。為了中和這種不平衡感,王羲之行筆時,將長橫略向右上方傾斜,並將第一豎寫得比較粗重、正直,從而彌補並鎮得住左半部分大片的留白。
同時,王羲之還將第二豎寫成向右突出的弧形,並使這一豎極力向左迴旋,使它彷彿「身在曹營心在漢」的關羽一般,不斷強化它對左邊的留戀。類似的處理,還有第四個豎畫。
另外,王羲之還壓縮右邊三豎之間的空間距離,進一步弱化它們的力量。
經過以上處理後,我們再看「帶」字的上半部分時,彷彿看到了一個蹺蹺板,雖然左邊只坐著一個壯漢,但他卻在與右邊三個弱女子的博弈中佔據上風,輕輕鬆鬆地讓蹺蹺板倒向左邊。
(三)禿寶蓋和「巾」字
1.禿寶蓋和「巾」字的位置
由於上半部分中左邊的「壯漢」太強壯了,王羲之為了幫一下右邊的三個「弱女子」,只好將下面的禿寶蓋和「巾」字,從長橫的中線上略向右邊錯了一點兒,從而中和了上半部分的左墜之勢。
2.一個平行錯落關係
禿寶蓋的寬度,與上半部分中長橫的長度,基本相等,但禿寶蓋略向右移動,二者形成了一種平行錯落的關係。它們的邊線相連,可以組成一個等腰平行四邊形。
3.禿寶蓋與「巾」字的呼應
禿寶蓋與「巾」字的呼應關係,體現在禿寶蓋的兩個蓋左垂右縮,「巾」字的豎和豎鉤左輕右重,從而使這兩部分形成一種上下、左右交相呼應的緊密聯繫。
4.筆畫交叉點和一個三點一線
另外,「帶」字中有關筆畫交叉點的佔比,以1/2為主,我們還可以通過一個三點一線來基本確定長豎的長度。
這些內容比較簡單,如圖所示,不再贅述。
二、「左」「右」精講
(一)「左」字精講
「左」字的字形比較簡單,我們只要掌握筆畫的行筆角度,以及某些筆畫的長度和交叉點,就能輕鬆寫好這個字。
1.「左」字的第一橫向右上方大約30度左右行筆,撇畫向左下方大約30度左右行筆。
二者的交叉點,位於橫畫的大約1/2處,撇畫的長度,至少超過橫畫長度的2倍。
2.「工」字與撇畫的交叉點,大約位於撇畫的1/2處。
「工」字中的兩橫基本等長,均向左上方大約15度左右行筆。其中,第二橫微向右錯。
不過,由於這兩個橫都是左尖橫,左細右粗,於是,從筆畫的下半部分(實際行筆角度)看,是向右上方15度行筆,但從筆畫的上半部分看,彷彿是向右上方30度左右行筆,從而造成了「左」字中三個橫畫平行的錯覺。
「工」字中豎的長度基本與兩個短橫等長,這三個筆畫的交叉點,分別位於第一個短橫的1/2處,第二個短橫的左邊1/3處,我們可以由此判定短豎的行筆角度。
(二)「右」字精講
「右」字的寫法更簡單,我們只要注意以下三點就可以了。
1.橫、撇的交叉點,位於橫畫的大約1/2處。
2.撇畫與「口」字左肩的交叉點,位於撇畫1/2略偏下的地方。
3.「口」字不能超出橫畫的覆蓋範圍,字形接近正方形,我們可以由此確定「口」字的大小。
三、章法精講
「映帶左右」四個字的軸線基本是平行的,但略有變化。
其中,「映」字的軸線基本是垂直的。
「帶」字的軸線是基本垂直但略向右傾斜的,這是因為「帶」字並不是處於「映」字的正下方而是左下方,因此,「帶」字軸線略向右傾斜,可以與「映」字形成更好的呼應,保證行氣連貫。
「左」「右」二字的軸線,是基本垂直但略向左傾斜的。這是為了將偏向左邊的「帶」字再引導到中間來。
TAG:書畫相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