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那次泄題事件 有可能就沒有後來的王陽明
李大嘴 大嘴讀史
「兒子聖人,老爸狀元」說的是明朝的王陽明和他爸王華。
王陽明不用多介紹,著名的陽明先生,「陽明心學」創立人,集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於一身。
聖人他爸王華也很厲害,成化辛丑科(1481年)進士第一名,也就是俗稱的狀元,後來一直做到禮部左侍郎、南京吏部尚書,高品大員。
兒子登峰造極,老子也不差。
不過,王華這個狀元來得有些戲劇化,雖然不至於說名不副實,至少也算是陰差陽錯,是一次泄題事件的受惠者。
據明代郎鍈《七修類稿》記載,「成化辛丑科,閣老山東劉珝,西席乃餘姚王珣也。一日,使其子送柬於王,曰:三宗七制十一事,亦可出乎?王答曰:但刻本常有之。他日,西席鄉里王華來訪,見案間此柬,意或為殿試之舉乎,回即操筆。過日,果問此也,遂為首選。」
成化辛丑年間,朝廷開科取士,山東官員劉珝擔任主考官。這天,劉珝派兒子送一封信,給家裡的西席先生王珣,問關於「三宗七制十一事」,可以作為考題嗎?王珣回答說,不少刻本上都有這方面的闡述。
三宗是夏、商、周三個朝代的第一位帝王的合稱,七制是說漢朝出色的七位皇帝,這方面的考題主要是讓考生對治國理念進行闡述。
事實上,這是主考官劉珝通過隱晦的方式在向家裡的客卿王珣透露考題。
王珣是浙江餘姚人,同期的考生有個叫王華的,也就是王陽明的爸爸,也是浙江餘姚人。
有一天,王華來拜訪王珣,無意間看見書桌上劉珝的信件,福至心靈,覺得這有可能是殿試的考題,就回家事先準備了一下,寫了一篇策論。
幾天後,殿試開始,王華拿到考題,果然是這道題,於是,洋洋洒洒,筆走龍蛇,狀元到手。
「三宗七制十一事」是一個範圍很廣的考題,考生當然不至於無話可說,但是有理有據有針對性就不那麼容易了。
也就是說,王華要不是去老鄉那裡一次,要是沒有事先準備,這個狀元能不能到手還真說不定。
有趣的事情來了。
大嘴順手查了成化辛丑科的最終殿試名次,王華是狀元,第二名是一個叫黃珣的人。
再查黃珣的資料,黃珣比王華小一歲,也是浙江餘姚人。
《七修類稿》有很大可能記載錯誤,黃珣和王珣,其實是同一個人。
黃珣歷事三朝,最後當到了南京吏部尚書,和王華一樣。
還有更有趣的事情。
王華和黃珣都是浙江餘姚人,同一年的考生,在浙江鄉試中,王華第一,黃珣第二,但是在答謝考官的環節中,王華穿了一件白衣服,被考官認為不成體統,不尊重人,最後把王華和黃珣的名次掉了個個。
沒想到的是,在最後的殿試中,前兩名還是這兩個餘姚人,兩個人其實都對考題有了準備,不過,還是王華技高一籌。
看來還是王華的實力更強,不管是鄉試還是殿試,不管知不知道考題,始終穩穩壓黃珣一頭。
王華在鄉試中從第一變成第二,也許是老天爺都覺得不公平,你既然吃虧了,我就給你找補回來,還你個含金量最高的殿試第一。
順便說一下,查找資料的時候,找到一篇論文《論明代會試簡況及特點——「三色卷」取士》,文中也提到了這次泄題事件。
不過,論文的作者把王珣也理解成考官,劉珝的兒子才是當期的考生,這個就有些問題了。
一則,考生明目張胆拜訪考官,實在是不合情理。二則,劉珝適齡的三個兒子,要麼是參加部門考試,要麼只是舉人,要麼是蔭官,都沒有參加辛丑科的考試。
論文寫錯了,同時,也從另一側面證明,黃珣和王珣基本上就是同一個人。
問題是,黃珣既然知道這是考題,自己準備也就是了,為什麼堂而皇之地放在書桌上呢?難道不應該閱後即焚?保密意識太差了!
因為一次泄題事件,王華的人生軌跡發生了變化,同樣也會影響到王陽明的成長之路,那一年,王陽明十歲。
是不是可以說,如果沒有這次泄題,就沒有後來的王陽明呢?
挺有趣的。
TAG:大嘴讀史 |